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今天,支援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中醫醫療隊深圳分隊勝利完成各項任務,將踏上返深路程。至此,深圳五支援鄂醫療隊伍全員歸隊。


戰疫期間,深圳醫療隊77名隊員,充分發揮“深圳速度”,星夜馳援武漢、荊州,快速補充湖北戰疫的各個崗位;以精湛的醫療技術,不斷探索工作創新;以拓荒牛的踏實工作態度,高質量完成救治任務;以深圳大愛的溫度,溫暖病人的心靈;以親人般的關懷,呵護病人團結隊友,在援鄂一線展現出深圳力量和擔當。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五支醫療隊先後奔赴一線


2月9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吹響援鄂號角之時,深圳第一支援鄂醫療隊隊長孟新科,正在參加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召開的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會議,他曾經參加抗擊“非典”,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士。聽聞號角,孟新科立即結束手頭工作,帶領來自5家醫院的13名醫療隊員,趕赴武漢一線。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2月14日,由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管、護“三位一體”17人組成的深圳第二支援鄂醫療隊,在該院醫務部主任、醫療隊隊長易黎的帶領下,冒雪抵達荊州市監利縣參加救援。


時隔3日,深圳派出第三支援鄂醫療隊,這是一支中醫醫療隊,也是深圳第一支國家醫療隊隊伍,25名隊員來自深圳市中醫院以及福田、羅湖、寶安、龍崗等四家中醫院,由醫療隊隊長劉禹翔率隊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又隔3日,深圳派出第四支增援醫療隊伍,並按照廣東省支援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指示,盧濤隊長帶領由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醫院17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直接進駐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並擔任重症救援。


為了給武漢一線醫生、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深圳市組建心理醫療隊趕赴一線,這是深圳第五支援鄂醫療隊。隊長李學武說,醫療隊由康寧醫院有豐富心理治療經驗的4名副高職稱以上精神科醫師、1名精神科主治醫師組成。


每一次出發,深圳市領導均前往為隊員授旗並送行,將深圳的責任和義務託付到隊員身上,並以強大的後援力量支持隊員在一線戰疫,形成前後一心、全員合力的戰疫力量。“那一刻讓我們深受鼓舞、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並牢記使命:‘抗擊疫情,全力以赴!深圳出征,使命必達!’”易黎隊長這樣講述出發前的場景。


“承載著責任和義務,承載著希望和光明,我們鬥志昂揚,信心堅定。”第三支醫療隊隊長劉禹翔說,作為深圳的第一支國家醫療隊伍,榮光和責任並重,醫療隊以責任為動力,全力以赴投入戰場。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在近兩個月裡,深圳各支醫療隊奮戰在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線,充分展現了“深圳力量”。圖為3月28日,深圳醫療隊隊員與一名即將出院老人交談。深圳特區報特派武漢記者 何龍 唐光明 攝


快速就緒入戰場


2月9日晚11時抵達武漢駐地,孟新科一邊配合廣東醫療隊整合隊伍分配任務,一邊組織隊員學習培訓。“第一步保護好自己,第二步保護沒有被感染的市民,第三步治療患病市民。”孟新科說,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發揮戰鬥力,戰勝疫情,打敗病毒。深圳第一支隊伍整建制快速進駐方艙醫院。


“醫療隊全員進駐方艙醫院C區,採用深圳的工作方法、手段,創新管理模式,取得戰疫的初步進展。”孟新科說,隊員劉培首先提出微信管理模式,得到醫生護士患者的認同,並在全院和武漢地區推行,收效奇佳。


第二支醫療隊進駐監利縣時,突降大雪。醫療隊員冒雪進駐監利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時,病區已有確診病人251名。隨後,又協調兄弟醫療隊接管監利縣中醫院ICU的日常醫療、護理工作。醫療隊隊長易黎說,深圳的特點就是精細化治療和護理,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診療和護理,讓病人身心都得到改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監利縣5個定點診治醫院確診患者數量逐步減少。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2月18日早晨,第三支醫療隊隊長劉禹翔帶領隊員來到雷神山醫院時發現,接管的病區病房設備物資仍未到位。“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堅信團隊的力量。”劉禹翔說,黨員衝在一線,一面搬運物資建設病區,一面開展院感培訓。醫療隊員兩天時間完成了整個過程,並將病區收滿病人,留下了雷神山上的“深圳速度”。


“2月20日,我率隊抵達荊州,當晚進行院感培訓;次日進駐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4小時見縫插針地投入工作。”第四支醫療隊隊長盧濤說,隊員們一邊熟悉醫院軟硬件情況、各對口領導,一邊熟悉診療流程,參加視頻會;白天戰鬥、晚上總結。全體隊員精神抖擻,為落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新建一個50張床位重症患者救治中心,將停留在輕症病區的13名危重病人全部收進重病區集中管理治療,把“深圳速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深圳第五支援鄂醫療隊進駐武漢市優撫醫院後,隊長李學武將隊員工作進行劃分:一名隊員對接一支醫療隊,分別應對內蒙古、甘肅、廣西、山西、雲南等5支援鄂醫療隊500餘名隊員。同時,還負責新冠肺炎患者,駐地酒店提供安保、後勤以及志願者們的心理健康。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高效救治新冠病人


“以後到深圳我一定會去看你,別忘了武漢還有我這樣一個朋友。”3月1日,方艙醫院康復患者佩佩出院時,拉著深圳醫療隊員鄭明謎的手說,“感謝你的盡心呵護,沒有你的護理照顧,我不可能這麼快出院,心情也不會這麼好。”也就是這一天,方艙醫院C區病人清零,深圳醫療隊整體並於B區繼續戰鬥。


在方艙醫院C區之內,深圳第一支醫療隊隊員除了醫療、護理病人之外,還照顧病人的生活,疏導病人心裡鬱結。患者李女士說,深圳醫療隊親人般的關懷,讓她恢復了生活的信心,有了戰勝病毒的決心,不再壓抑,不再彷徨。


同一天,監利縣中醫院最後一名重症患者從重症病房順利出院,全縣實現重症病例清零。事實上,2月23日,監利縣及管轄下的衛生院發熱門診已經實現留觀病人清零,成為荊州地區首個清零縣區;27日,監利縣危重症新冠病人也實現了清零。接二連三的清零,展現了深圳醫療隊救援工作的高效率、高質量。


也是3月1日,雷神山醫院六病區病人經過醫護人員針藥並施,第一批8位病人康復出院。3月11日,首批重症病人清零。國家中醫專家組副組長張忠德稱讚深圳分隊說,在雷神山醫院,“深圳速度”人人讚譽,“深圳質量”更叫人刮目相看,危重症病人在深圳醫療隊的高質量護理下,很快康復出院。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事實上,醫療隊隊長劉禹翔每天進入隔離病房查房,為患者把脈、查看舌像,獲取第一手“四診”資料,為患者制定精細且具有深圳特色的中醫治療方案,推動了深圳救援工作的高效進行。“一分治療九分護理,就是深圳中醫特色。”劉禹翔介紹,正是因為這樣的治療方案,深圳分隊護理組在護理中的精心護理顯得至關重要,多名危重症病人生活都得到了護理組幫助。


在荊州人民醫院ICU重症室裡,深圳第四支醫療隊施行ICU和重症病房分組排班制度,固定床位,責任到人。醫療隊長盧濤作為總協調,負責輕病區的病情研判工作,及時發現可能轉為重症的患者,並加以干預,對重點病人成立救治專班,醫療、護理全面參與,千方百計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及時安排出院,讓病人有序流動起來,充分體現抗擊疫情的效果。


李學武作為深圳第五支醫療隊隊長,他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制定了詳細的心理救援工作方案:醫療隊隊員一對一加入所支援的5支醫療隊的工作群,掌握各支醫療隊收治病患等動態;通過線上、線下開展精神心理聯絡會診、心理查房、心理支持及團體輔導等;開設針對醫護人員的心理諮詢門診,針對醫護人員的心理諮詢服務;同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安心講堂,對醫護人員進行睡眠、壓力、應激、運動、醫患關係等心理技術指導,提高醫護人員抗壓能力等。


“深圳醫療隊全方位,多角度無死角援助,體現了深圳擔當。”廣東援鄂總指揮餘德文這樣評價深圳醫療隊的工作。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精湛醫術救助生命


首先告捷的是方艙醫院的深圳第一支醫療隊,3月1日清空C區病艙之時,累計收治病人572名,治癒出院184人,篩查轉出潛在危重症病人170人;護士監測生命體徵24446人次,監測氧飽和度10039人次,監測血糖592人次,給病人吸氧621人次,咽拭子檢查1236人次,發藥4878人次,發放新研發肺炎湯藥5214人次,醫囑處理4324人次,生活照顧病人13990人次,發放生活用品3305人次,發餐17991份,指導脫防護服2427次。


“我們醫護人員每個班差不多要步行2萬多步。”孟新科介紹,3月1日後,深圳醫療隊轉戰方艙醫院B區,協助B區醫護人員治癒出院173人,轉出到定點醫院112人;到3月9日方艙醫院正式休艙,深圳醫療隊員零感染、病人零病亡,安全生產零事故、治癒人員零復發、病人零投訴。


深圳第二支醫療隊進駐監利縣之後,病人治癒率從原來的5.4%提高至98%,出院人數從原來的24人提高至255人。監利縣累計病亡率1.99%,全荊州地區最低,深圳醫療隊進駐監利縣後,實現了零病亡率,率先成為湖北省級疫情風險等級評估報告中低風險區域。


深圳第三支醫療隊進駐雷神山醫院後,累計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齡最大的87歲,平均年齡63歲,中醫藥參與治療率100%,純中醫治療病例34名,純中醫治療率73.9%,3月23日病區重症清零,28日病區病人清零,實現零病亡率,沒有輕症向重症轉化病例。期間使用中藥湯劑:960劑,普通針刺:170人次,耳穴壓豆:610人次,八段錦:1980人次,穴位貼敷:480人次,開天門:24人次,刮痧:18人次,熱奄包:98人次,皮內針:90人次,中藥沐足316人次。


“針藥並用效果顯著,很多病人感謝信中都提到我們的中藥和針灸的神奇功效。”劉禹翔說,針藥並用後,患者供氧與耗氧達到動態平衡,呼吸平順了,脈搏也有力了。


深圳第四支醫療隊不甘人後,全員進駐荊州第一人民醫院ICU和重症病區時,153名患者中,ICU和重症病區有33名患者。醫療隊到達以後,至歸隊之時,ICU和重症病區累計收治危重患者57人,ICU患者轉為重症17人,重症病區轉普通病區23人。


“病人康復,疏導心裡鬱結是一個重要環節。”不論是在醫護人群中,還是患者人群中,記者聽到最多的是心理健康的話題。深圳第五支醫療隊就是這樣的專業隊伍。在近1個月的心理援助過程中,醫療隊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對新冠肺炎患者開展精神聯絡會診、心理巡查及心理救援等共計176人次,其中進入病區開展心理服務共27人次,通過聯絡會診發現有心理行為問題人數共23例,分別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支持、藥物干預等處理;同時,對800餘名醫護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對321名醫護人員提供了心理支持、疏導、干預。


深圳醫療隊援鄂戰疫紀實:逆行英雄 使命必達


前方後方齊心戰疫


“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在深圳第三支醫療隊總結中,劉禹翔這樣描述前後方的協同作戰:從2月16日接到任務,到抵達雷神山開展工作,醫院發動行政科室同事及護士長們積極籌備各種攜帶防護物資,細緻到個人私用物品。從購買、分類、裝箱、打包等,一直忙碌到下半夜。“注意安全,不逞強、不逞能、不退縮、敢擔當。”


醫療隊員在一線奮戰,後方人員積極做好保障,對醫療隊的物資需求、工作困難、隊員的家庭困難一一給予解決:醫院為大家建立一對一對接人員,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市婦聯、市衛健委為隊員家人送物資、送菜、送溫暖,並建立一對一的幫扶。


“讓家人給隊員寫信,鼓勵我們安心抗疫,安心音頻為大家緩解思念之情,傳遞溫暖。”孟新科說,後方前方時刻聯繫,不僅是疫情,還有隊員的生活、身體以及心理狀況,總是一句話: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及時反映,及時解決。每天一通電話,就是連接前後方戰疫暢通無阻的橋樑。


易黎、盧濤以及李學武告訴記者,在一線戰疫,除了每個隊員性命相托,救助生命,更有背後深圳的強力支持,鼓舞他們砥礪前行,迎難而上。而今勝利迴歸,心裡猶記3月3日,市領導連線援鄂的5支醫療隊,鼓勵和感謝大家的話:“等到春暖花開,山河無恙,我們在深圳迎接你們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