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音 形式多 行動實 平安把“政策禮包”送到千家萬戶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最近,海東市平安區每個村落每天都會響起這樣一種聲音——“村民們,注意了,現在向大家宣傳如下惠農政策知識……”

自“鼓幹勁、穩脫貧、迎小康、控疫情”活動開展以來,平安區深入推進一號文件宣講,融線上線下同步學習為一體,創新打造多元場景的學習模式,讓政策禮包更快捷、更廣泛地送到“宅在家”的群眾手中,使宣講活動有聲有色、家喻戶曉。

有声音 形式多 行动实 平安把“政策礼包”送到千家万户

宣講中瞭解困難

有声音 形式多 行动实 平安把“政策礼包”送到千家万户

田間地頭宣講忙

把政策送到田間地頭

3月9日,是平安區沙溝回族鄉四方頂村勞務公司復產復工的第一天。該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鄧麗娟帶著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宣傳冊和記滿重點的筆記本早早來到了務工現場。

今年,為保證下鄉宣講和服務工作有成效,平安區抽調精幹力量,選派368名領導幹部當好政策的宣傳員、講解員,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方式,把集中宣講改成跑田頭、進農戶、入棚圈,及時開展一號文件宣講。

“聽說你去年在勞務公司務工賺了4萬元,今年中央和省上又出臺了一些好政策,只要大家勤勞肯幹,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鄧麗娟對在勞務公司務工的村民韓進錄說。

四方頂村勞務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村民在勞務公司一天平均收入150元,工資是當天付清,勞務公司的成立解決了村民們找不到活幹的困境。2019年,四方頂村勞務公司帶動全村務工人員達11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8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3戶建檔立卡戶入股分紅,分紅比例達到10%。

當天的宣講現場,除了務工人員,還有不少主動來聽宣講的村民,脫貧戶馬福海就在其中。“黨的政策真是越來越好了,為我們提供了政策保障,我們發展的信心也很足。”近年來,依靠黨的惠農政策,馬福海家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2019年,這個3口之家就有6萬餘元的收入,去年還在城區買了樓房。

“打竹板,響連天,文藝隊伍走向前,一號文件說些啥,聽我給你來宣傳,中央政策暖人心,億萬農民笑開顏……”為使黨的聲音深入人心,平安鎮平安路社區的草根宣講員自編自寫快板,用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的方式開展一號文件惠民政策的宣講,社區居民都說這些“定心丸”很有含金量。

平安區各村(社區)充分利用微信群、“學習強國”“平安黨建”等“掌中寶”,宣傳惠農惠民政策、法律法規、文化科普等內容,通過語音宣講的新形式,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瞭解政策,做到了宣傳“有聲音”。

有声音 形式多 行动实 平安把“政策礼包”送到千家万户

春播物資實解決

有声音 形式多 行动实 平安把“政策礼包”送到千家万户

藥材種子早提供

用政策破解發展難題

“到江蘇無錫務工,主要是在電子企業從事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包吃包住,月工資在4500元以上,幹夠3個月還有補貼。”四方頂村村委會主任將就業的最新信息帶給了村民。“政策我在微信群裡都看到了,但我怕去之後沒有技術不會幹。”村民馬明雄擔心地說。

“到無錫後有崗前培訓,這次外出務工由政府部門出面,工資待遇、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保障,避免上當受騙,可以安心掙錢,好好幹一年可以賺六七萬塊錢。”“政府有這麼好的政策,原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報名參加去無錫務工!”聽了宣講,對即將開始的無錫務工生活,馬明雄滿心期待。

在“鼓幹勁、穩脫貧、迎小康、控疫情”活動中,平安區宣講工作隊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全面摸排全村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脫貧戶勞動力返鄉、就業意願等情況,瞭解和掌握群眾的所需所想所盼,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充分整合資源,積極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李得錄是古城鄉木場村一名脫貧光榮戶,他家發展生豬養殖,因為產業發展好、思想上進,鄉政府給他免費提供了飼料,區上扶持扶貧專項資金1.08萬元,今年他計劃在去年養殖的基礎上再加大規模。木場村駐村工作隊員賀貴忠瞭解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上門給他宣講今年的一號文件精神,並詢問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忙解決。

目前,古城鄉下鄉幹部共為5個村的群眾解決馬鈴薯、大豆類種子1010袋;海東市平安區就業局聯合區扶貧局聯繫無錫市的多家公司,幫助各鄉鎮的建檔立卡戶52人赴無錫市務工。

在政策宣講的同時,各宣講隊緊扣民生問題,著眼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群眾解決發展難題,把政策禮包更快捷、更廣泛地送到了群眾手中。

有声音 形式多 行动实 平安把“政策礼包”送到千家万户

村民地頭聽宣講

有声音 形式多 行动实 平安把“政策礼包”送到千家万户

幹部下鄉上門問需

讓政策惠及民生

“現在黨的政策好得很,只要多學農業科技知識,我們就可以發揮土地的最大效益,掙到更多的錢。”在巴藏溝回族鄉巴家村建檔立卡戶巴長祿家院外,駐村“第一書記”祁有軍正興致勃勃地給群眾宣講。

為切實開展好一號文件宣講活動,巴藏溝鄉組成督查組對各村宣講情況進行隨機督促檢查。剛經過巴長祿家的大門,督查組就遇到了村裡的防疫員祁富平,他正要到巴長祿家的豬圈給豬注射疫苗。

近年來,巴長祿一家利用小額信貸發展生豬養殖後,家庭收入逐年增長,目前存欄生豬40餘頭。在詢問了春季防疫工作進展後,督查組成員、副鄉長馬曉雲說:“中央的一號文件中提到‘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大家要積極配合畜牧站的防疫工作,確保動物防疫工作有序開展。”

今春動物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巴藏溝鄉加大防疫宣傳力度,從強化思想源頭認識入手,向群眾廣泛深入宣傳動物防疫的重要意義,對全鄉各大小規模養殖場和散養養殖的牛、羊、生豬、雞等畜禽進行拉網式疫苗注射並依照操作規程進行疫病預防。截至目前,除8頭待產的母豬外,已對現存欄的149頭豬、730只雞全部完成免疫注射,下一步待省上防疫藥品到位後,將全面完成牛、羊及新入欄的畜禽防疫注射工作,保證畜禽春季免疫工作全覆蓋、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對於發展養殖產業的建檔立卡戶來說,畜禽防疫工作尤為重要,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決不能出現因疫病導致返貧或產業受損的問題……”督查組對畜牧站的工作人員提出了要求。

同樣,上郭爾村“第一書記”趙國雲和工作隊隊員馬永春也沒閒著,為了讓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通俗易懂、方便群眾學習,他們專門蒐集製做了文件精神圖解。針對不同作物、不同地塊,面對面現場講解、現場示範,讓村民們一學就懂、一看就會,讓養了一輩子牛羊的村民大開眼界,同時也明確了村裡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的思路。

春意在田野鄉村萌動,暖意在百姓心間流淌。平安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的政策舉措原原本本宣傳到了各村社,加深了群眾對各項“三農”新政策的理解,激發出了建設富裕文明家庭和家鄉的內生動力,做到宣講工作與當前各項工作兩手抓、齊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