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米袋子”豐富“菜籃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保障城鄉居民吃上新鮮的水果蔬菜?如何讓糧食及各種生活日用品不斷檔?曾經,無數供銷人用肩膀挑起了城鄉百姓的美好生活,如今,在這個戴口罩的春天,山西供銷人堅守“扁擔精神”,用“鐵肩膀”擔當著保障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品供給的神聖使命。

在抗疫情、保供應中,省供銷合作社將保障春耕備耕農資供應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扛起來,經住了實打實的檢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移動超市”進社區

無論是鄉村村民還是城市居民,保證家家戶戶正常生活,做好日常生活消費品的供應一天也不能耽誤。各級供銷社因地制宜想出多種措施,保障市場供給。

在晉城市,供銷社酷果冷鏈有限公司把“移動超市”開進了社區。該公司和公交公司聯手,打造“移動超市”,將一車車裝滿蔬菜、水果的公交車變身為“移動超市”,把物資每天源源不斷送進轄區範圍內社區供應點,讓居民足不出院就可採購到新鮮蔬菜、水果等生活日用品,有效避免人員聚集。

晉城市供銷社毋永晉告訴記者,晉城市酷果冷鏈有限公司作為全省供銷系統和當地農產品龍頭企業,一直承擔著當地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的重任。疫情發生後,公司又積極購進260噸、價值100萬元的蔬菜投入保供穩價中。公司員工們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每天晚上加班加點,對菜品進行分揀、過稱、包裝,確保第二天車來就可直接裝載,確保市場供應。

在運城,鹽湖區供銷社運城購物中心推出“線上下單、無接觸配送”服務,通過組建微信群、商戶群,為社區居民免費送貨。顧客微信裡下單,購物中心超市免費送貨進社區,充分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太原,山西供銷物流產業集團開辦的“供銷雲便利”,在疫情期間服務社區居民也頗有心得。他們發現社區居民買菜要跑很遠才能到大超市買到新鮮蔬菜,就主動到清徐等地走訪蔬菜種植戶和合作社,尋找新鮮蔬菜的供貨渠道。目前,已經在晉祠路店和大王路店推出放心菜、平價菜,服務周邊社區居民。“原來‘供銷雲便利’只有米麵油和生活日用品,現在新鮮蔬菜也有了,真方便,我就不用往大超市跑了,給他們打電話還能送貨上門,服務真周到。”家住棉麻小區的李女士對這項服務頗感滿足。

太原市供銷社對果品北部、南部市場迅速安排部署,嚴格入場商品來源、合格證明等登記備案。對市場固定經營戶和消費者進行體溫測查,對市場和進出車輛進行嚴格消毒,認真做好各類商品的檢測檢疫工作,積極主動對接各路貨源,保證水果、蔬菜等商品安全、貨源充足、價格穩定。

食鹽供應不脫銷不斷檔不漲價

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食鹽。如何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做好全省食鹽市場充足供給,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鹽,成為一項最為基礎的民生工作。

目前,省鹽業集團營銷中心與各直屬單位已經建立了購、銷、存“日報告”制度,確保時時掌握全省食鹽市場供應情況。“全面啟動食鹽供應應急預案和食鹽質量安全應急預案以來,我們緊盯全省各地食鹽市場供需變化,全力抓好食鹽調運、分銷、儲備等工作,確保食鹽供應和質量安全。為了保障充足的食鹽供應,又購入近400噸,現有食鹽庫存2萬噸,可保證我省居民連續使用。”省鹽業集團董事長王建文說。

疫情防控以來,大同鹽業分公司每日對食鹽存放庫房,全市食鹽配送車輛進行消毒,嚴格要求配送人員戴好口罩、手套,在食鹽配送期間做好各項防護工作,並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經理穆玉彬說:“這段時間我們緊急成立食鹽供應應急突擊隊,只要接到各大超市、便利店補充食鹽供應的電話,就第一時間從庫房調運配送,大家不怕風險,不計報酬,及時給超市和便利店配送補充食鹽,確保全市食鹽不脫銷、不斷檔、不漲價,讓全市人民吃上放心鹽。”

在沁源,縣供銷社統一安排,確保全縣食鹽市場供應充足,主動協調省鹽業集團和長治市鹽業分公司,調入食用鹽、畜牧鹽和工業鹽等鹽產品共130多噸,確保全縣各種用鹽需求得到充足供給。為了能夠把各類鹽產品及時高效配送到全縣村鎮銷售網點,工作人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提前返回工作崗位,籌措資金積極調集配送車輛。一線業務人員持續走訪超市、批發市場、鄉鎮配送點,密切關注市場價格及供應情況,主動幫助客戶補足庫存,送貨上門。目前食鹽儲備量為全縣正常消費量的2個月左右,工業鹽和畜牧鹽儲備量分別達到消費量的3個月和5個月。

鄉村綜合服務社送貨到家

“這些米麵油、洗衣粉、水果、蔬菜都是綜合服務社給我們送來的,有了他們配送日常生活用品,我們的生活就有保障了。”陽城縣支溝村村民老李高興地說。

“村幹部把每家每戶每天的需求,列一個清單,傳給我們。我們根據這個清單,為每家每戶配貨,免費送到各村,村委會由專人負責組織發放,避免出現人員聚集。”陽城縣次營供銷社主任、黨支部書記燕錦社介紹。

在安澤縣,供銷社樂農電商公司派出運輸車輛,為各村的綜合服務社保障及時配送米麵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方便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日常所需的各種食品和日用品。良馬鄉良馬村村民宋蘭蘭拎著剛買的豬肉和一瓶白酒笑容滿面,“現在村裡綜合服務社的東西最全,啥都有。家裡缺啥就來這裡買,沒有的也能在這定上,供銷社的車每天給這裡送貨,有了供銷社的綜合服務社,買東西不愁。”她說。

除了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春天裡農業生產也不能耽誤。“老李,你好!20斤液體提苗肥,5袋二胺,2卷地膜,5袋種子,我們下午送到柳杜鄉成子村大棚裡。”山西農資集團清徐分公司的白繼平,一邊接著電話,一邊記錄著訂單。白繼平告訴記者,為了有效防控疫情,同時做好農資配送,會通過網上、電話、微信下單,線上為果農、菜農提供農資訂購、農技指導,保障果農、菜農及時用上放心農資。

省供銷合作社經過5年多的綜合改革,建起了全新的為農服務體系,大大提升了為農服務功能,打造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全省為農服務的骨幹力量。

本報記者張婷 本報通訊員郎衛國 劉宇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