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興集團去年淨利下跌逾10%,港式茶餐廳怎麼了?

太興餐廳越來越不叫座了。

3月26日晚間,太興集團(06811.HK)發佈了上市以來首份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太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5.52億港元,同比增長4.0%;股東應占淨利潤7686.4萬港元,同比下滑74.78%;經調整股東應占淨利潤1.35億港元,同比下滑11.9%。

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太興集團的整體發展似乎不被看好。

2019年6月13日,正值香港動盪時期,太興“流血”上市,定價3港元,上市首日即破發。

此後股價一路波動下跌,截至3月27日收盤,報0.90港元,跌幅達到70.00%。

在財報中,太興集團針對淨利潤大幅下跌分析稱主要是因為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對租賃餐廳及其它場所開支的影響;非流動資產出售的一次性收益減少;以及受2019年下半年度市場氣氛疲弱影響。

人們不僅在問,一向表現良好的太興餐廳到底乍發了?是最差的運氣還是遇到瓶頸?


1
太興餐廳怎麼了?


太興集團前身為“太興燒味”,1989年在香港西灣河太安樓創立,2008年開始實行多品牌策略,旗下有“太興”、“茶木”、“靠得住”、“敏華冰廳”、“錦麗”、“東京築地食堂”、“漁牧”、“飯規”以及“夫妻肺片”等11個品牌。

太興集團去年淨利下跌逾10%,港式茶餐廳怎麼了?

2019年,太興集團新開門店33家,截至去年年底,在全國範圍內擁有205間餐廳,其中太興餐廳103家,茶木32家,分別位於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及內地。

餐廳經營是太興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太興集團來自餐廳經營的收入為31.86億港元,佔總營收的89.70%,較2018年同期的30.62億港元,同比上漲4.05%。

不過,太興集團的主打品牌——太興餐廳卻遇到了困難。

2019年太興餐廳首次錄得營收下滑,19.32億港元較2018年的20.23億港元同比下滑4.50%,而2017年、2018年則分別保持1.77%、6.42%的增速。

3月27日,太興集團公關部說,這主要是因為集團為內地及香港部份面積較大的太興餐廳分店進行裝修提升工程而停業,因而影響此品牌2019年的收益。

梳理其往年財報瞭解到,2017年、2018年,太興餐廳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0.7%、4.6%,而到了2019年下半年,其同店銷售增長率又下滑至0.5%,增長乏力。

與此同時,作為太興集團第二收入來源的臺式餐廳茶木也有所下滑。其營收由2018年的5.55億港元下滑5.95%至5.22億港元,低於2017年的5.36億港元。

不過,也還是有亮點,西式小吃快餐敏華冰廳的快速增長

2019年,僅有24家門店的“敏華冰廳”貢獻了3億港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48.6%,同店銷售增長率3.2%,翻座率達到15次/天。

敏華冰廳的成功因其清晰明確的“傳統冰室”市場定位,受中國內地特別是中國南部及大灣區消費者的歡迎,口味與中國香港較為相近,因此未來將積極為大灣區及國內其他城市增設新店,以保持其增長勢頭。

不得不說,餐飲也是一種文化

香港學者馬家輝曾多次強調:香港文化就是茶餐廳文化。可見茶餐廳在香港飲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正如茶餐廳的興起受益於香港文化的興起一樣,其衰落的背後,

亦是香港文化的衰落。


2

更加依賴香港澳門市場


太興集團的主要市場在香港、澳門,2004年,太興集團在深圳開業內地首家門店,儘管早就踏入內地市場,但仍然依賴香港、澳門市場。

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太興集團來自香港澳門的收入分別為18.34億港元、21.02億港元、24.28億港元,分別佔總營收的比例為73.0%、75.9%、77.7%。

2019年太興集團在臺灣開下首家餐廳,同年其來自港澳臺的收入比例上升至79.4%,達到25.81億港元。

太興集團去年淨利下跌逾10%,港式茶餐廳怎麼了?

3月25日,凌雁諮詢管理首席分析師林嶽指出,太興的確比較依賴香港市場,一方面港式茶餐廳模式在港人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大陸很多餐飲新模式並沒有大肆進軍香港市場,太興在港的競爭對手不多。

比起香港、澳門,內地消費者對太興餐廳反應相對冷淡。

僅從翻檯率、每日平均顧客數量、同店銷售增長率比較,兩地差異明顯。2018年,太興集團在香港及澳門的整體翻檯率為7.8次/天,而內地的整體翻檯率僅為2.5次/天;

香港及澳門每日每間餐廳平均顧客數為792人,而內地僅為414人;香港及澳門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4.2%,內地僅為2.1%。而2019年的數據,太興集團目前暫未更新。

不過,在內地市場遇冷的不止太興,港式餐飲翠華餐廳、港式快餐大家樂、大快活都遇到同樣的問題。

翠華年中報顯示來自內地的收入為2.92億港元,同比下滑10.2%,佔總營收的34.84%,而香港地區的收入則為5.37億港元,佔比64.08%。詳見: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港式餐飲的好日子過去了

同樣的,大家樂在華東市場水土不服,自2017年起將業務收縮至華南地區,大快活北上拓展戰績不佳,逐漸關閉門店,退出華北市場,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大快活在內地門店僅有12家,佔比7.74%;大家樂在內地門店55家,佔比29.89%。

內地市場在變,消費者的口味也在變。

與以前相比,消費者越來越愛吃辣等重口味了。火鍋店大行其道,以麻辣著稱的川湘菜更是在國內外攻城略地。


在劇烈變動的外部市場面前,茶餐廳的反應有點慢。

香港茶餐廳進入內地之初,在運營、口味上頗具特色。時尚的裝修、開放式吧檯、卡座、暖色調燈光……香港茶餐廳總能使人眼前一亮,由此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太興集團去年淨利下跌逾10%,港式茶餐廳怎麼了?

太興招牌“鐵板蜜汁叉燒”

但是,這種新鮮感的保質期很短。特別是內地消費者日益“重口味”,“糖水”風的港式餐飲有點“不合胃口”,還固守著菠蘿包、幹炒河粉、絲襪奶茶等產品,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杭州唯一一家翠華城西銀泰店正式停止營業,此前就有食客抱怨:

價格不低,產品單一,千年不變,基本都是主食,也不怎麼營銷。100元左右的人均消費,放到上海自然不貴,但是在杭州還有點小貴。

簡單一句話,香港茶餐廳沒有跟上內地的消費趨勢。


3

發力新品、本土化挑戰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太興餐廳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

太興集團在財報中指出,由於社會事件及中美貿易關係的不明朗因素,過去一個財年極具挑戰,新冠病毒爆發加上中國整體經濟增長放緩,2020年將持續對中國香港及內地經濟產生不同程度影響,餐飲業的表現預計會進一步轉差。

3月27日,太興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永安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為應對疫情影響的措施,包括:

集團董事局高層管理自2月自願減薪兩成,為期三個月,以控制成本;

積極與業主商量減租,與供應商需求最優惠的條款;

在內地和香港加強外賣業務,大力發展線上業務。

“面對目前艱難的環境,集團將採取審慎管理,暫緩開店部分,專注做好財務管理,在疫情穩定後,穩定擴展餐廳的網絡,發展潛力較大的子品牌,謀求海外發展。”

陳永安透露,太興集團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推出6款全新罐裝食品,包括梅菜扣肉、咖喱牛腩等,除了在餐廳分店銷售,也將在電商平臺推出。

不過食品銷售對於太興集團的貢獻只是微乎其微,但未來可期。

2019年,太興集團的食品銷售收入為6577.9萬港元,較上一年同期的6438.3萬港元上漲2.17%,佔總營收的比例僅為1.85%。

總結眾多港式茶餐廳在內地發展受阻,其原因主要有幾點:

一、食品品類無創新。菠蘿包、絲襪奶茶等傳統港式茶點在所有茶餐廳基本雷同。在內地餐飲種類日益豐富的前提下,茶餐廳的菜譜容易讓客人失去新鮮感;

二、千篇一律裝修風格。傳統卡座、水吧等佈置固然可以凸顯茶餐廳的地方特色,但若果所有茶餐廳均是如此,將如何能塑造自己特別的品牌形象及內核?

三、食品工業化犧牲口感。在快速擴張的標準化生產過程中,茶餐廳的食品因為中央廚房標準化生產導致口感難以維繫“過去的味道”;

最後,便是情懷的淡化。現在的香港已經不是過去的香港。當地方文化的影響力不再,其文化的載體茶餐廳吸引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香港茶餐廳要想重獲新生,必須研究、適應內地消費者的用餐習慣。

全球範圍內,肯德基被麥當勞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獨獨在中國內地狠壓麥當勞一頭,獲勝的秘密就是“本土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