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階段讓孩子學英語好嗎?以後學拼音的時候會不會搞混呢?

你給我安靜點兒


根據專家的建議,寶寶在6歲之前也就是學齡前,是寶寶學習英語最好的年齡。

1、在6歲之前,兒童的大腦發育尚未完成側向化。因此在這個時間段,寶寶學習英語是用整個大腦來學習的。而在寶寶長大之後,學習英語則是用部分大腦去進行學習,所以在6歲前,兒童學習英語會更加的快速和熟練。

2、寶寶受由於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擁有一種“先天語言獲得機制”,當寶寶大腦接收到語言信號時,這種先天機制就會辨識那些進入的信號,然後進行記憶保存。在0-6歲時候,寶寶的“先天語言獲得機制”是非常活躍的,之後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弱。

3、對於寶寶來說,學習漢字、英文都是一種對寶寶進行信息刺激的活動。寶寶在學習這些東西的時候,能夠像記玩具、糖果一樣記住這些形象的字形,比大人記起來輕鬆有趣並且容易的多。

學齡前學外語的好處是什麼?

1、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大量的遊戲時間。對於孩子英語的學習,家長們也可以通過遊戲化的方式進行。這樣就在無形當中,增加了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而當孩子進入學校,開始進行系統正規的學習,各學科的作業,以及各種興趣班,勢必會大塊佔用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

2、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口腔肌肉還沒有定型,在發音方面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當然,雖然說青春期之前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相比較起來,學齡前的孩子發音能力更容易塑造。除此之外,學齡前的孩子也比較敢說,敢於表達,這種說英語習慣一旦形成,對孩子日後的外語表達能力都非常有好處。

所以呢,建議媽媽們在6歲前就對孩子進行英語方面的學習。在寶寶3-5歲的時候可以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比如說家長可以陪孩子做英語遊戲,聽聽英語歌等等。


千千媽媽育兒


我閨女三歲半,認識26個字母,單獨拿出來某個都會念。由於她說話還不太清楚,想著教她拼音abcdefg這個,結果長相差不多的拼音都會念成英文,比如c吧,我告訴她念ci,她就說媽媽錯了是sei。

還有大寫小寫啊聲母韻母這些的,都很容易弄混,還跟孩子解釋不清,明明長的一樣為啥唸的不一樣?孩子會質疑自己,不知道哪個是對哪個是錯。之後我就索性不教她拼音了。

孩子比較小,腦容量有限,我覺得五六歲再接觸拼音也不晚。很多幼兒園也都是大班才學拼音。

當然不排除有的孩子更聰明學習能力強,在你教她的過程中其實很快就能發現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孩子能接受能明白能聽懂那就教吧,如果跟我家孩子似的完全懵逼了那就沒必要強行灌輸新知識了。


沐伊媽咪


我們常說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專家,尤其是在學齡前階段,早一些學習英語能夠開發孩子的語言系統。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是一塊海綿,你給孩子多少語言知識,孩子都能吸收。尤其是培養好語感,不光是學習英語了,有條件的家庭,讓孩子同時進行兩種外語的學習,孩子也都能區分,並且掌握得不錯。學齡前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就好比我們在家可以和孩子說方言,孩子在學校說普通話,家長常常要從方言轉到普通話,還要憋半天,而我們的孩子可以自由切換語言。家長不用擔心孩子過早學習英語,導致會與拼音裝車混淆。因為兩種字母屬於不同語言,並且也通常不會在同一時段學習。建議早學英語,幫助孩子更好培養語感,豐富他們的語言系統。


西元媽媽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作為工具使用的,要看兒童是否有使用英語的語境,語言的習得更多也是依靠日常中的自然對話,如果變成報個班背背單詞,這樣學習英語的意義不大。

我身邊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基本家長本身都是英語老師,能在家裡做到和孩子維持一個用英語溝通對話的日常環境,甚至動畫,繪本都是全英的版本,這對家長自身要求就比較高了,要結合自身的情況。

拼音和英語字母在字形和發音相有相似的地方。和拼音混淆主要有又兩種情況,一是孩子的母語系統還沒有建立,多語言的學習很容易混淆,二是一些機械的學習方法,比如背單詞,孩子缺乏對語言的理解,就容易混淆。

確實能理解家長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心情,但是摸著心口說一句:和學英語相比較老說,建立孩子良好的表達習慣(清晰表意,聆聽,溝通)要重要的多,我們上學都學過英語,真正日常生活中用的不多,能說會道可能就更少了


讀小童


幼兒園階段讓孩子學英語好嗎?以後學拼音時會不會搞混?

幼兒園時期可以讓孩子學習第二語言,因為這個年齡階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這個時期學英語的孩子,你會發現他的思維跟我們到小學到初中才學英語的人思維是不一樣的。當他們看見圖片,比如:雪人,孩子反映出來的直接就是snowman。他不會像我們這樣圖片,腦子裡反應出雪人,再snowman。孩子學起來也會更容易,就像我們學說話一樣簡單。

學拼音會不會搞混?我沒有遇到過學拼音和英語搞混的孩子。因為他們知道在不同的環境中,這個是英語的就讀英語的英語,那個是拼音的就讀拼音的音,所以這個不必要擔心。

抓住孩子學習語言的敏感期,讓英語學習更輕鬆,更簡單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以上是我對提問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生活蘊教育


親身經歷告訴你,絕對沒有問題,不過一定要有方法,學習語言聽說讀寫的順序不要搞錯,必須聽力先行,讓她大量的聽,也不需要太在意她有沒有聽懂意思,只要她願意聽,堅持聽下去


木木ou


幼兒的英語啟蒙是從出生就可以開始的,小的時候用小語種和英語磨耳朵對大腦發育也好。而且2-12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不要錯過這學外語的最佳時機。


加油嘉佑媽咪


想想我是初一才接觸英語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呢?

給我感觸最大的就是:

1,啞巴英語。學了十幾二十年,一和老外對話就聽不懂,緊張!而我一直在外企,讀寫方面還是勉強過關的。

2,對英語沒什麼興趣!

鑑於自己的血淚史,我給我家閨女的英語啟蒙是從胎教開始的。

重點就是“培養孩子一雙英文的耳朵”。

1,胎教讀英文故事,放英文歌。

2,孩子幼兒期,喜歡聽故事,就循環給她放英文兒歌,英文故事!磨耳朵。讓她感覺英語是隨時可以接觸到的語言。真正學習時候不會抗拒。

3,在孩子大一些,比如幼兒園階段,開始給她看英語動畫。比如佩奇英文版。多聽正宗地道的英文發音。

4,在孩子跟唱英文兒歌時候,

不要去糾正語法單詞。多讓她表達!想怎麼說怎麼說。她聽多了自然會知道怎樣的發音是對的。千萬不要總是糾正,破壞孩子的英文興趣。

5,孩子大一些,和孩子角色扮演讀繪本,或用簡單的英文交流。我女兒8歲,最喜歡跟我重複那些簡單的英文句子,情景模擬我們是陌生朋友剛見面。這時候家長的鼓勵很重要,多誇多配合!

6,孩子大一些,比如小學開始,可以給孩子報英文班和外教交流。不用擔心孩子聽不懂。她的接受能力遠比我們想象中好。

總之,儘早培養孩子的英文興趣。給孩子磨耳朵,讓孩子有機會多說多練。不用擔心和拼音會不會搞混。想想看,有些多語言家庭,孩子從小接觸各種語言,但是她還是可以都熟練掌握,自由切換。

龍應臺女士在《孩子,你慢慢來》中有提到安德烈,就是在多語言環境中長大,一點不影響安德烈的多語言交流。


小可的向日葵地


在學拼音前,一定要把英文字母學會,然後間隔半年再學拼音,這樣會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