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祕


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秘

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秘

這場別開生面的線上“雲鑑”,道出清香白酒哪些獨特魅力?

文 | 雲酒團隊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在熱愛白酒的隊伍中,會出現笑起來眼睛彎彎、聲音如銀鈴一樣清脆,“甜煞人”的姑娘。

在她的世界裡,熱愛白酒的酒友都是“小夥伴”;白酒品起來,也會有水果香,蜂蜜味;而且白酒的飲用姿勢,也不只是“感情深一口悶”,而是也可以像品嚐葡萄酒一樣,手持鬱金香杯,優雅又迷人……

3月30日,雲酒夜話第26期特邀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國家白酒、果露酒評委,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質量檢測中心主任王鳳仙;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中心總監、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馮聲寶;國家白酒、果露酒評委,國家高級品酒師、釀酒師,江小白酒業副總工程師伍燚,從專業品鑑角度,深入淺出,與鏡頭前的近7萬多名愛酒人士,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雲鑑”,展現清香白酒的獨特魅力。


清香型白酒,有多“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清香型白酒。

據王鳳仙介紹,在不久前發佈的白酒工業術語徵求意見中提出,清香型白酒是以糧谷為主要釀造原料,大麴、小曲、麩曲以及酵母為糖化發酵劑,經過地缸、水泥池等容器,進行發酵、蒸餾、陳釀、勾調而成的白酒。

史料記載,清香型白酒是中國所有香型的源頭,被稱為“母體香”。到如今,其產地仍然覆蓋河北、北京、湖北、雲南、重慶、青海、包括臺灣金門等十幾個省市和地區。清香型白酒的風格突出,具備清香、柔和、輕鬆、雅緻、舒適的特點,在國際上被譽為“東方品格”“地球味道”。

這其中,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鼻祖,其採用的釀造工藝是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態分離發酵。酒醅的原料(高粱和輔料)進行清蒸處理,將蒸煮後的高粱拌曲(低溫大麴)後放入陶瓷缸,缸埋入土中,發酵28天,取出蒸餾。蒸餾後的酒醅不再配入新料,只加曲進行第二次發酵,仍發酵28天,取出蒸第二次酒,其醅蒸後為扔糟。兩次蒸餾的酒,經儲存勾調成汾酒。

在汾酒“清蒸二次清”的基礎上,天佑德青稞酒根據其釀造原料和環境的不同,發展為“清蒸四次清”工藝,即四次發酵、四次蒸酒。除此之外,青稞酒運用的窖池也不同於汾酒的地缸,而是花崗岩製成的條石窖壁池,用松木鋪底,窖面松木蓋板。

不同於汾酒、青青稞酒的大麴清香,江小白則是小曲清香型白酒,獨立研發“單純釀造法”工藝——採用當地富硒土壤種植的紅皮糯高粱為單一原料,以白沙古鎮傳承古法蒸餾、除雜、提香,經時間老熟,最終釀得入口順滑、口感綿甜的40度江小白。

區別於汾酒的地缸和青稞酒的花崗岩窖池,江小白的發酵窖池則採用整塊青石板作為建造原料,保證酒體的潔淨和清爽。

不難看出,無論各地區傳承的清香型白酒工藝如何“因地制宜”,最終都是在一個“清”字上下功夫,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生”“一清到底”,不應有濃香或醬香及其他異香和邪雜氣味。


更純淨的清香型白酒更健康?

因為“固態地缸分離發酵”的獨特釀造技藝和“清字當頭,一清到底”的操作堅持,汾酒的純淨早已有目共睹。

1965年,白酒泰斗秦含章在參加全國人代會時,向分在一個討論小組的鄧穎超推薦說“如果總理一定要喝酒的話,建議還是喝點汾酒吧”,只因“汾酒純淨”。

“曲為酒之骨,糧為酒之肉,水為酒之血”。在“純淨”的工藝基礎上,汾酒對於水源、糧食等釀造原料的品質堅守,也是成就其“最乾淨、最純正、最健康”特質的重要原因。

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秘

據王鳳仙介紹,汾酒水源採用深入地下達840米的深井水,也叫岩溶水。通過檢測化驗,這種水可以直接飲用,是天然的礦泉水,純淨、清甜,無需經過特殊處理。

原糧方面,汾酒為保其品質,從山丹軍馬場、甘肅永登縣,到東北三省;從內蒙古農場,到河北壩上草原,都有汾酒的綠色原糧基地,大約20萬畝土地,囊括了中國最好的釀酒原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機械化逐漸普及的今天,汾酒仍然堅持採用人工裝甑,工作量極大,酒醅要一簸箕一簸箕均勻地、一層一層地鋪灑到蒸鍋裡,大概需要600-800簸箕才能裝滿。

對此,據王鳳仙介紹,經過幾代微生物專家研究發現,清香型是一個非常嬌貴特殊的香型,尤其喜歡一種“特有的微生物菌群環境”,非常怕異菌感染,怕生硬碰撞、怕機油、怕磁場波線等,怕一切冰冷的接觸,這導致了關鍵環節中“機器環境”與“清香環境”的難以融合。

也因此,汾酒的各項理化指標都遠低於國家標準:每升酒甲醇含量國家規定不得超過0.4克,汾酒卻只有0.064克;鉛含量國家規定不得超過0.001克,汾酒卻只有0.000043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酒中有益物質總脂含量,國家標準中每升含量不得少於2克,而汾酒達到4.4克。

天佑德青稞酒作為唯一使用青稞釀造的中國白酒,是採用純淨、無汙染的冰川雪水,加入精心培養並儲存三個月以上的青稞大麴,經過“清蒸清燒四次清”工藝的精細加工,在封閉的花崗岩窖池中經80天自然發酵,在陶罐中珍藏老熟一年而成。

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秘

據馮聲寶介紹,青稞是唯一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生存並大規模種植以供養人類的糧食,因其比其它冷涼作物具有更強的環境適應性與抗逆性,是青藏高原地區少數民族賴以繁衍、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糧食,被稱為“英雄的青稞”。

因為海拔高、日照時間長、生長週期短,青稞不僅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還富含十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鐵、鉀、鋅等礦物質。

也因此,天佑德青稞酒不僅在環境、工藝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色,更因為獨一無二的青稞原料,相較於濃香、醬香等香型的白酒,是萜烯類化合物含量最為豐富的酒品。萜烯類化合物是一種天然化合物,是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其具有抗菌活性、抗病毒活性、抗氧化活性、鎮痛活性、助消化活性、抗癌活性等功效。

“走進葡萄酒莊,會看到成片的葡萄,而走進江記酒莊,看到的會是成片的高粱”,伍燚如此介紹江小白的生產基地江記酒莊。

據瞭解,在江記酒莊內,擁有一片面積5000畝的高粱產業園,無論是種植規模還是整體種植水平,都在西南地區位列前三。而且作為本地改良品種,該產業園的紅皮糯高粱釀酒品質優異,總澱粉含量75%,支鏈澱粉含量接近100%,單寧含量1.8%,釀酒出酒率高、酒質好。


為什麼說清香是最國際化的香型?

在雲酒夜話的固定環節“雲喝酒”,王鳳仙捧起一杯以汾酒為基酒調製的雞尾酒,和屏幕前的酒友們共飲。正是清香型最國際化的一大例證。

在“2019年IBA年會暨第68屆世界盃國際調酒師大賽”新聞發佈會之時,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員就曾介紹,“白酒雞尾酒並不是我們首創,而是國際友人給我們出的點子”。

據王鳳仙介紹,此前在13個城市舉辦的6場雞尾酒大賽,均是以選擇汾酒作為基酒調製的雞尾酒奪冠。2018白酒新生代酒品超級調酒大賽,汾酒集團的選手以一杯青花汾酒為基酒調製的自創雞尾酒“竹”,摘得最高獎;2017中國白酒雞尾酒大賽暨2018世界調酒錦標賽中國選拔賽便是以白汾為基酒調製的名為“豐收”和“傲慢的女士”兩款雞尾酒分別榮獲花式和英式雙料冠軍。

不僅汾酒,江小白也是雞尾酒大賽的大贏家。在第六十八屆世界盃國際調酒師大賽(World Cocktail Championships)上,來自拉脫維亞的調酒師Andris Reizenbergs憑藉自創雞尾酒”You Look Wonderful Tonight”摘得桂冠,而此款雞尾酒的基酒正是江小白酒業旗下的黑標手工精釀。

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秘

在此基礎上,伍燚介紹,江小白創立之初,便大膽地著眼於全國乃至全球的趨勢,將低度利口作為發展方向,做世界上最乾淨的中國白酒。直播過程中,伍燚帶領網友“雲品鑑”的江小白國民小酒、黑標江小白、三五摯友等三款產品,均是以此為標準,追求口感更順,減少辛辣刺激的感覺。

天佑德青稞酒早已是白酒國際化的先行者,並曾針對海外市場推出金標、銀標和出口型等天佑德出口型系列產品,自上市以來,不僅備受好評,還多次在行業大會上獲得大獎。其中,金標曾榮獲香港國際烈酒大賽金獎,銀標榮獲2019舊金山國際烈酒大賽銀獎,出口型和天佑德小黑榮獲2019香港國際葡萄酒烈酒大賽金獎。

另外,在王鳳仙看來,清香型酒的國際化優勢還在於更國際化的酒精度與品飲方式。汾酒取消高低酒度,統一折合45度,冰飲或者溫飲口味均是上佳。


如何品鑑清香型白酒?

首先是調整心態,靜下心來,與美酒交流。

眼觀色。用眼睛正視和俯視,輕輕搖動酒杯進行觀察。清香型白酒的顏色以無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為最佳。

觀看的時候,可以輕輕搖動酒杯,觀察掛杯現象,如果是陳年老酒,掛杯會非常明顯。另外,如果搖晃、震動酒杯之時,呈現出的酒花越均勻越細膩,則意味著酒體品質越好。

鼻聞香。將酒杯置於鼻下,頭略低,杯與鼻保持1至3釐米距離,對酒吸氣,注意不能對酒呼氣,吸氣量要一致,不要忽大忽小,吸氣要平穩,酒與酒之間聞香要隔一段時間。

香氣識別是品酒的關鍵步驟,通過聞香可以鑑定酒細膩度和多樣性。氣味以使得身心愉悅為最佳,上好的清香型白酒香氣清正,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的清雅協調的香氣,不應該有濃香、醬香以及其他雜味。

口嘗味。清香型白酒口感柔和、自然協調、口味柔順,入口時也不應該有其他的雜味。酒液入口後,可以使酒液接觸舌尖、舌邊,並平鋪於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觸味蕾,仔細品評酒的味道。2至3秒鐘後,可將酒嚥下,然後使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檢查酒氣是否刺鼻及香氣的濃淡,判斷酒的回味。酒以入口柔、吞嚥順為最佳,好的清香型白酒酒體自然協調,飲後有餘香,具備爽淨綿甜的特點。

跟著大師“雲鑑”,你怎麼看清香型白酒的未來?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清香白酒有多“清”?三位大師獨家“雲鑑”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