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快速學好英語語法?

芝士就是力量


每個人對於英語語法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其實就是遣詞造句的一套規則和體系,英語的語法是我們日後學好英語的好幫手,不是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這點大家千萬注意了,有些同學學完語法之後,倒是放不開手腳了,倒是不太好了!

下面談談我自己學習英語語法的一些辦法吧?僅供參考吧

我曾編寫了一本關於雅思的語法的教學講義,非常簡單而且非常實用。言簡意賅的,把整個雅思寫作所涉及的語法做了一個整理,也非常受烤鴨的歡迎的!

內容包括

01 英語的時態

02 英語的從句,包括主語從句,表語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等吧,基本是按照雅思寫作的語法的要求編寫。

03 非謂語從句

04虛擬語氣

05倒裝等特殊結構。

比如我舉兩個例子:

Nowhere will you fail to catch sight of the different advertisements in the street.

這就是一個雙否定,表示肯定的用法!

在來一句:

Only in this way ,can it rem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 nation!這就是倒裝的結構

方法呢:

大家這樣去做,就是先了解好架構,然後呢,一定寫出自己的句子來,慢慢你的語法就會提高了!

作文也就改善了!記住:一個好句子,一天優質的語法項目!


和大成老師學英文


完全掌握語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語法是消失了?或是轉化了?研究語法多年後,我分享一下:

網上有網友問“學好語法,就是要忘記語法” ,同時給出的解釋就像“打五筆輸入法,熟練掌握後做的手隨心動打字”;照著田字格寫漢字書法,最終做的胸有成竹地書寫;但是英文語法的完全掌握要複雜一些;因為以上的練習都有固定的成分;例如字根,田字格等,這些成分變化很小;而英語語法雖然也有固定成分,但是變化多如牛毛,更可怕的是你可以一個人獨自練習“五筆輸入法、自己寫書法”;而英語作為語言你必須大量使用,通過交流才能熟悉各種語法的應用規律。

英文語法到底有多少個?負責地說“一種句子;兩套語法”, 就像數學一樣,無論多麼複雜的公式計算,其實都是“加減”兩種邏輯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通過“一句話精通語法”,各種網絡上分析語法的大神們最終都會得出這個結論。但是知道了語法體系的簡單性與邏輯性並不能保證你完全掌握語法。因為缺少大量的實際使用,阻礙了掌握語法的過程;就像不應用於生活,再簡單的數學公式也會忘。通過分析別人的文章對於掌握語法作用很小。

就算您掌握了語法體系的簡單性與邏輯性,而且也有大量的使用英文的機會,距離完全掌握語法還差一步:一個句子,兩個語法,組合在一起就會形成三種可能性。最終的這三種可能性是控制我們語感的決定因素。語法最終沒有消失,它們只是轉了,我丟了十元錢,“丟”字是減法的轉化。


一句話精通語法


我是高校英語老師,給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上課時,看到他們寫的作文,語法上有很多錯誤,就想讓他們再系統地學一遍語法。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看法。

我們知道,初中和高中就把所有的語法學完了。我記得我上大學時,老師就說,語法知識在高中就學完了,自己沒掌握好的,自己下去看書查資料。大二時我們開了《語法》這門課,具體學了什麼也忘記了。

如果說,在英語裡,詞彙是珍珠,句子是串好的珍珠項鍊,那麼,這串項鍊是否穿得順利,穿得漂亮,那就是語法在起作用了。



我在高中時最喜歡做的題是詞彙語法的選擇題,到後來積累多了,看到一個題,就知道這句話的考點在哪裡;再後來做了老師,看到一個句子,就想到如果自己出題這個題會怎麼去考學生。

英語專業出身的人,可能都有個強迫症,看到一個句子,不管是語法還是拼寫錯了,就恨不得要改正過來。特別是在公共場合看到一些菜譜、廣告牌、告示貼、景點介紹等等,有的英文版本簡直是讓人啼笑皆非。一看就知道是機器翻譯或外行人翻譯的,也沒有人去嚴謹地核查一下就印出來了。

好,現在來說說如何掌握語法。我給出三個建議:

1、買一本語法書。

語法書是系統地學習語法知識,市面上有很多的語法書,薄冰,張道真,等等。不用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這樣會覺得枯燥。

建議先把關於詞性的內容大致翻一遍,知道詞語的分類,這是基礎。然後把自己比較薄弱的語法點反覆地去看,如主謂一致,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等等。先看規則,然後是例句,再做習題。

語法書的好處是,可以隨時翻閱,翻得多了,就記住了。



2、多做專項訓練。

如果是在學生時期,就多找某一個語法點的題來做。找一個本子,專門記錄做錯的題,隔一段時間再看一下。後面再看到類似的題時,會有頓悟的感覺。

3、多輸入地道的英文句子。

嘗試著去讀英文原版書。一開始,看不懂很正常,看得多了,慢慢就理解意思了。這時就不用去在意語法點了,就像看中文小說時,我們不會再去看某個句子文法對不對,而是融入到情節裡去了。

讀得多了,就會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感覺。寫作文就不會出現語法錯誤了。



以上三點,為個人觀點。

歡迎更多不同見解,留言探討。


英語老師Minnie


1982年英語專業畢業以來,加上之前學習英語的時間,滿打滿算已經有40多年了,期間從未停止過與英語有關的工作,最最重要的體會是:一方面,語法是語言組織的規則,它是語言學家從大量語言現象中總結出來的規則。沒有規則,語言就不能正確地傳達信息!所以,學好語法是掌握任何語言的必須!

過去在大學,每當考試之前,都要把張道真的語法書像看小說一樣看一遍,那時,感覺自己就是個語法“專家”!但畢業後,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問題並不是語法問題,而是應用問題!所以,語法並不是萬能的!

過去和現在,我們的英語語言教育相當脫離實際,語法講得太多,應用講得太少了!

必須要糾正當下英語初學者的誤解是,我們學習語法不是為了應試,而是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語言本身!因此,對初學者而言,英語語法學習最好最快的方法是:以一本篇幅在100頁以內的初中級語法大綱為藍本定期定時反覆閱讀,以便在短期內在腦子裡快速建立一個完整的英語語法體系和英語思維的基礎。當你的英語超過中級水平後,再去閱讀牛津或郎曼現代英語語法,那時,你會如夢初醒!注意,不要去研究,僅僅是快速閱讀而已!

任何語言都離不開語法,但語言本身千變萬化,並不是語法可以完全解釋的,這一定與語言本身以及你自己的其它文化背景相關!


Rudolf936


我是Mr.An,宸霄老師,在此分享下關於語法的學習經驗。

語法學習應該弱化概念,而加強理解。為什麼語法難學,因為概念太多,把學生搞的暈頭轉向。我們來聽聽這些概念,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單看字面意思,你絕對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幹嘛的,更不用說非謂語,動名詞,不定式和三大從句。還有一些動詞變形等等,說真的,大部分學習英語的人,最後都變成背概念,南轅北轍。

我來用我的經驗,為你梳理出一條路徑。作為初學者,先把以上的複雜概念放下,認清最核心結構:SVO,主動賓。看完這篇文章即便你什麼都沒記住,也至少明白主動賓。

什麼是主動賓呢?舉例來說,你的家裡來了朋友,你一定會給對方端茶倒水,和對方寒暄。主人是你,朋友是客人,端茶倒水是動作。這個過程就是一次完整的主動賓SVO,任何主動賓的發生都有一個地點或者環境,那就是介詞短語,所以這個最基本的排列就是SVO+介詞短語。明白這個結構,就可以說出最基本的句子,然而你會說,有些句子沒有賓語,怎麼理解。因為那樣的句子,是在此結構上進行刪減過添加而成。

那麼環境地點為什麼放在後面呢?這裡需要再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名船長,在大海上探險,在大海上漂泊N天,突然發現了新大陸,你的水手興奮的說:船長,看啊,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此時又餓又冷的你是什麼心情呢?大航海時代的英語使用者,每天不都在做這樣的事情嗎?所以在這個例子裡,你又做了一次,SVO+介詞短語。

當然,其中的成分刪減添加,排列還需靈活運用,慢慢推敲,以上兩個例子,只是為了形象說明,拋磚引玉。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動詞,動詞基本和時態掛鉤。但後面加ed,ing只是一種標識,你要明白標識的含義是什麼。只有明白了含義,你才能更好的將他們歸類到,現在,過去,將來,完成四個層面裡。這樣,從理解的角度來說,動詞才有了靈魂。

由於時間有限,就分享到這裡了。切記不要忘記主動賓介的基本結構。

有問題請在悟空問答或今日頭條留言。我是宸霄,下次見。


英語老師MrAn


首先要知道,語法是分兩條線來學的。一條線是詞法,一條線是句法。詞法研究詞形變化,比如名詞變複數,動詞變過去式,單三,形容詞變比較級等,而虛詞是不變形的。句法是指詞在句中的語法作用,或者說是研究詞與詞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句子成分。搞不懂句法,有些句子就算單詞都認識,也不能理解。

詞法在初級階段就講完了,句法則在中級階段要重點研究。但學語法不是為了做語法題。更不是通過背語法規則學會的。學語法一定要結合課文來學。正如新概念作者,亞歷山大所說,everything is in the text 一切都在課文中。凡是初級教材,每課都有一個明確的語法項目。這些語法項目是在課文中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說,這篇課文主要是用這個語法項目寫的。比如某一刻學的是過去時。那麼這課的大部分句子都是過去時的句子。最初學語法時,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學完規則就去做題,那樣就死定了。你肯定做不好。你要到課文中識別語法現象。如果那課講的是過去時,那就把所有含有過去時的句子都找出來,並認出每句話動詞的形式。你可能說,這也就是簡單了。如果你學會了,當然簡單,但對於初學者並不簡單。因為漢語語法中,沒有詞形變化的問題,所以我們沒有考慮詞形變化的習慣。比如,新概念第二冊第三課講的就是過去時。有一句話I read a few lines. 這句話裡的動詞read是什麼形式呢。因為是不規則動詞,它的原形和過去式是一樣的。初學者可能想不到這一點,還會把它讀成/ri:d/。但是它現在是過去式,應該讀/red/,可初學者就沒有這個意識,所以他們總是讀錯。我必須領他們讀,他們才能意識到它是過去式。

詞法學完後,就必須學句法。因為英語畢竟不是母語,它的語序和咱們母語不一樣,西方語言都有後置定語的現象,但漢語沒有,所以,西方人在學其它西方語言時,他們很容易理解並接受。而我們沒有後置定語,這對我們來說非常彆扭。舉個簡單的例子,The girl in the car is my daughter. 這句話裡的in the car就是後置定語。但由於漢語沒有這種語法現象,我們只有前置定語,所以,翻譯的時候就得把它的後置定語挪到前面來,我們就得說,車裡的女孩是我女兒。你可能會說,我不把它挪到前面不行嗎?,可以,你非要那麼說,別人管不了,你就說成,女孩在車裡是我女兒。不過我要問一下,她不在車裡是還是你女兒嗎?

所以,句法必須學。其實句法不難,一旦弄懂了原理,所有句子都可以用句法知識解開。昨天上課,遇到這樣一句話,是新概念第四冊第十二課的,Primarily, the banker-customer relationship is that of debater and crediter—who is which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customer’s account is in credit or is overdrawn. 我告訴學生,這句話有點難,她說她自己先看看,結果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我就問她,這裡的which 是幹嘛的。她說是引導定語從句,我說不對,最後她告饒了,不行了,她說,實在看不懂了。我告訴她,這是個獨立主格作狀語的結構,那個which就是“哪一個”的意思,獨立主格的核心詞是depending on,who is which是主語從句做獨立主格的邏輯主語,分詞短語depending on還有一個賓語從句,who is which就是,誰是哪一個,的意思。但由於which這個詞大多都是用來引導定語從句的,我們最初學的那個“哪一個”的意思,早就忘掉了,所以她不理解。聽我這麼一說,她恍然大悟,並跟我開玩笑地說,老師你騙我。這也不難啊,我說這句話難就難在獨立主格上,因為這種結構很少見,你不熟悉,不適應,所以才覺得難。一旦明白了就不覺得難了,隨後我又讓她找到第三冊第六十課的一個獨立主格的句子和這句話對比,她就更清楚了。最後她正確地翻譯出來,銀行和客戶的關係就是債務人和債權人的關係,誰是哪一個,取決於客戶的賬戶是盈餘還是透支。如果不懂句法,這些詞都認識,也可能無法理解。

有關詞法的知識,在任何初級教材裡都有。我不做介紹,但句法知識可以閱讀我在頭條的寫的文章《英語的句子成分》《英文的七個基本句型》《英文的限定動詞和非限定動詞》,前兩篇文章都是講句法的,後一篇是專門講謂語動詞的。因為,從語法角度講,謂語是一句話的中心,找到謂語,其它成分就迎刃而解了。而這篇文章就是教你如何找到謂語的。

點擊本文右上角的關注二字,點擊頭像進入我的主頁,點擊文章,第二三四篇就是,我相信我對句法的解釋更容易讓你理解。


散木17


我來結合我的專業(英語寫作及修辭 Rhetoric, Composition, and Literacy)以及我個人留學和輔導留學生的經歷來分享一下我對語法學習的看法。

\t我認為語法學習分為三個級別,每個級別對應不同的需求,題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材料。

1. 初級:簡單交流,出國旅遊能開口。

\t這個級別我其實不建議大家花很多精力研究語法。可以使用市面上比較普遍的場景化學習的方法,詞彙、對話句型一網打盡。我推薦國家地理和cengage出的系列英語書。這套教材廣泛被美國的語言學校採用;我個人看過整套教材之後,覺得他的內容新、圖片好看,學起來不那麼枯燥。在這裡特別想說,不建議學習《新概念英語》,我之前專門拿給美國小夥伴看過,他們普遍認為教科書內容和用法過於陳舊、脫離現實。


2. 中級:應對國內國外考試。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這個需求。我認為這裡面的語法學習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語法規則,另一方面是搭配,包括介詞(比如到底用in還是on)、動詞與名詞和副詞的搭配。

\t語法規則方面,我的建議是“抓重點”。重點包括:

  1. 詞性,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和介詞是重點。
  2. 五大基本句型,任何一個句子的基本框架。
  3. 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
  4. 動名詞、to do不定式。
  5. 插入語、時態、被動語態。

\t經過我的觀察,考研、出國留學、國內考試中,考察到的語法點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這五塊。一篇好的作文,也是對以上這些語法點的靈活運用。所以大家可以重點閱讀語法書中的相關章節,不需要痛苦地從頭讀到尾。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對基本規則和例句的學習,除非考試需要,不然不需要過分糾結於一些“特殊用法”。

英文教材推薦《The ESL Writer's Handbook》,簡單明瞭。

搭配方面,我的建議是“勤翻看”。巧妙使用工具書,不斷積累和糾正。這裡給大家推薦兩本書暢銷書《LTP Dictionary of selected collocations》和《the INS and OUTS of Preposition》。

\t在寫作或說英語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我有一箇中文的意思,但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表達。《LTP》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我想說甲用拳頭揍了B的臉。如此暴力的話面很少在英語書中看到,所以我們也不知道應該用哪一個“打”。

\t《LTP》精選了英語學習者最常用的名詞、動詞和副詞,併為你提供了母者最常用的搭配方式,從而幫助學習者寫出的文章或說出的話更接近於美國人。比如下圖的“face”條目,看過之後,我們就知道“打臉”可以用 punch,而不用hit了。

你一定曾經背過out、in、on這些詞的固定搭配,那真是痛不欲生。介詞在英語表達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破解長難句、讓英語表達生動等等。但是是一直被我們忽視。掌握好介詞,會讓你的英語上升好幾個逼格。

\t《INS and OUTS》是一本專門講介詞用法的書。從語言學角度上說,介詞是一個閉合類的詞彙,這本書共羅列了61個介詞的用法和短語搭配(Phrasel Verb & Expression),基本涵蓋了所有的介詞,有了這本書,你就無敵了。此書在手,再也不用背什麼關於out的幾十個詞組。書籍截圖如下:

高級:語法與上下文和寫作目的結合。

最後一個層次是學術寫作和專業英語工作的要求。只適用於每天大量時間處在英語環境中的人,如留學生、專業人士。

\t留學生群體中,不同的學歷水平、不同學科對學術寫作的要求有高有低。總體上來說,本科生、碩士生會接觸到一些關於讀者意識(audience)、語言準確性和語言簡潔性的訓練。如:被動語態模糊了動作的施加者,在和諧的新聞播報或媒體聲明中經常被使用,利於說話人推卸責任;而在講求精準的學術論文中,使用頻率較低。這一部分需要參考一些國外的學術寫作書籍中語法和editing的部分。

博士生會針對於論文發表進行加強訓練。

\t最後我想從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的角度簡要說明一下系統學習語法的重要性。總的來說,語法是語言背後的規則,你可以理解為語法是對人們的語言習慣的提煉和總結。

\t舉個例子,嬰兒學說話。嬰兒聽爸爸媽媽說了n多次 “an apple” 一個蘋果之後,他就會照貓畫虎地在說某個名詞之前加an。在說的過程中,如果她錯說了“an banana”,爸媽就會糾正他,幾次交流之後,這條語法規則(冠詞的用法)就學會了。在母語環境下,很多語法知識就是通過這種大量模仿和試錯的方式學會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感”。

\t但是,我們並不具備英語母語環境。 嬰兒學話的這種培養“語感”的方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會因為沒有老師及時糾正而造成“學錯”的現象。所以,我們需要系統地學習語法,人為縮短嬰兒般的原始重複過程,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緩慢地積攢零散的“語感”。


修辭工廠廠牌康康


完全掌握英語語法!!!

不如換成熟練掌握英語語法基礎。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語法的確對英語學習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它可以左右你對英語的理解。不過,在學習英語初期和中期階段,掌握英語語法基礎就夠了,而後續的語法知識,個人覺得可以在中後期英語學習中不斷地積累完善。

再換句話說,其實英語語感比英語語法更重要,而大量地閱讀和一定地英語語法基礎就可以培養自己地英語語感。

那麼英語語法基礎怎麼學呢?這種方法也就是看教材自己理解吧!關鍵看你的教材怎麼樣和你的理解力怎麼樣還有,有麼有人可以給你一定的指導。

教材上我一直推薦《劍橋語法》這本書,全英文版,你們可以瞭解一下。


大蝦英語筆記:Learn,Share,Love English. 歡迎點贊支持我的回答。


和DMJ一起學英語


英語語法就一套,無論初高中還是四六級考研還是雅思託福,差異只是深度和廣度的不同。我幫你理順一下思路吧。你按照這個思路,系統的去學。

首先,把語法分為詞法和句法。

詞法:詞的構成,詞形變化。

句法:句子的構成,結構規律。

這是結構總圖。


詞法

詞法是基礎,是低年級常考的東西。每個項目下研究下去都有東西,例如


句法

句法的最底層是句子成分,也就是所謂的主謂賓定狀補加上系動詞和表語。

有必要理解上面的各個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上面的句子成分組成的最基本的句型是簡單句。

簡單句被連詞連接可以組成並列句

簡單句之間相互嵌套可以組成複合句

此外,句法還有一些特殊規則,要熟悉


說英語語法複雜,也就這些東西。一塊一塊的有針對性的學完,全部掌握並不難。


英語學人


1.多使用

其實學好語法和學好單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達。當然,如果是為了應試的話,我的建議依舊是多使用。

使用可以讓我們培養語感,同時可以加深我們的記憶。

同樣一個語法,與其在讀書的時候去反覆地看語法點,不如每次見到它就造三個句子來得實在。

當語法成為了句子的一部分,而不是生硬的知識,那麼你會理解地更加深刻。

2.多閱讀

雖然我不知道盆友們看這篇回答是為了應試還是為了興趣學習語言,但是多閱讀肯定是沒錯的。

我在高三的時候,由於缺乏時間,除了學校固定的聽力練習時間,我自己每天大概最多隻能分一個小時左右去學習英語,我就是保證了這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從那時候到高考,幾乎不會抽時間單獨記單詞,單獨背語法。但是我的英語成績基本上都保持在了135+,語法部分失分一直保持在兩分以內。

為什麼這一個小時的閱讀這麼有效而重要呢?

  • 首先,是文章的選擇。

高中的時候我選擇的文章是高考或者模擬卷的閱讀來看,因為高考閱讀比較生活化,超綱單詞不多,語法使用比較靈活。那麼這就意味了,我看到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並且可以記住單詞,看到一些比較出彩的句子,然後記下來。這些閱讀積累的句子,既可以用於鞏固語法,熟悉母語者的靈活使用。也可以在將來類似的話題上表達使用。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可能再去看那些高中閱讀感覺文章沒那麼有趣了,這個時候可以看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的英文的文章和博客,我喜歡在Medium看一些博主的博客,可能因為網絡限制原因,國內無法正常訪問國外的網站,可以給大家推薦英語公眾號“英文雜誌”,上面也會有比較貼合時事熱點、採集自國外網站的英文文章。

  • 其次,是閱讀的方法

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閱讀一篇文章,我覺得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理解它的大概意思,不然連意思都不明白,還看什麼語法,每一句看上去都像是天書了。其次是詳讀,作者如何表達觀點,哪裡的表達最讓你心動,把那幾句摘抄下來,分析一下語法,每天都記下來幾句,每天都回顧之前的摘抄,慢慢地,語法自然就學好了。


3.持之以恆

學習語言學科,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積累,這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難做到的。

如果看這篇回答的朋友們真心想學好英語語法,即使是每天只學一個語法,造三個句子,一個月下來,也會有不小的收穫。


也許大家看完這篇回答會問,這樣學起來快速嗎?我覺得是挺快的,畢竟題主的問題是“學好語法”而不是“記住語法”。

希望這篇回答能給大家帶來一些用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評論區與我探討,因為我也還想繼續學好英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