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GDR發行後總資產大增五成,去年股票質押規模壓縮58%為行業最高

記者 | 馬曉甜

3月30日晚間,華泰證券(601688.SH)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8.63億,同比增長54.35%。實現歸母淨利潤90.02億,同比增長78.86%。

值得注意的是,在GDR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資產突破5600億元,達到了5621.81 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935.15 億元,增幅為 52.49%。

華泰證券首席執行官、執行委員會主任周易在31日的線上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在全球宏觀環境複雜多變、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下的財富管理和機構服務雙輪驅動的核心戰略。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服務,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高質量的增長點,轉型成效不斷顯現。

從業務構成來看,公司機構服務和投資管理收入佔比增加,國際業務收入佔比保持穩定,三項業務收入總和佔比超過了一半。

“收入結構的改善趨勢,也印證了公司戰略轉型的目標。”周易指出。

股票質押規模壓縮58%、計提5.1億

2019年,華泰證券主要業務類別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營收141億元,同比增長8.9%,佔總收入比較2018年減少了12.46%。其中證券經紀業務和金融產品銷售實現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35%。

根據滬深交易所會員統計數據,2019 年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合計 人民幣 20.57 萬億元,排名行業第一。截至報告期末,根據內部統計數據,客戶賬戶總資產規模達人民幣 3.35 萬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漲樂財富通”累計下載量突破 5,020 萬。根據易觀智庫統計數據,2019 年 12 月底,“漲樂財富通” 月活數已突破 770 萬,位居證券公司類 APP 第一名。“第二名(的月活)是我們的一半左右。”周易表示。

而包括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業務在內的資本中介業務,在2019年實現收入49.5億元,同比下降了20%。根據監管報表數據口徑,截至報告期末,母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餘額為人民幣671.25 億元,同比增長 54.26%,市場份額達 6.59%,整體維持擔保比例為 314.66%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購回餘額為人民幣 378.14 億元、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 267.70%

"從2019年開始,公司主動壓縮了股票質押業務的規模,目的就在於對股票質押業務進行重新的戰略定位。不僅是簡單地把它作為一種類貸款的業務,更多的是希望把這項業務和公司的全業務鏈相結合,充分發揮券商的優勢,跟投行跟其他的業務條線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降低這項業務自身的風險,”華泰證券首席財務官焦曉寧表示,股票質押業務整體規模從2018年的日均372億降低到了2019年的日均152個億,整體降幅達到了58%,這是資本中介業務利息收入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過,雖然股票質押規模大幅壓縮,但從公司2019年資產減值準備情況來看,股票質押業務計提額度依然不少。

“針對股票質押業務存量的項目,我們按照目前的金融工具準則,基本上對於已經存在的一些金融資產,按照三階段的劃分進行了減值損失的計量。綜合下來,我們在2019年對股票質押業務所產生的金融資產計提了5.1億元的減值。”焦曉寧指出。

她還透露,公司目前其他應收款總體金額約有13億元,其中所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達到了9個多億。

“這裡面相當大的部分是我們過去在經營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應收場外期權,或者是其他客戶的一些款項,因為交易過程當中對手方的違約,導致產生債權在過去期間沒有收得回來,所以目前其他應收款相對於其他的經營類資產,在不同的階段範圍之內,我們所具體的減值準備的比例要相對大很多。比如說一年之內的其他應收款,我們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可能會達到近48%。”焦曉寧解釋道。

華泰證券亦是首批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七家券商之一。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截至報告期末, 華泰證券母公司從業人員中投資顧問佔比超過 30%。

在周易看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落地,對於券商而言,是要逐漸地從營銷為主的銷售金融資產、銷售公募基金為主的業務模式,轉向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程度、客戶的喜好度來進行綜合資產配置,考驗券商的研究能力、風險計算能力以及客戶的適當性原則。

“我們也在不斷地試行過程中,希望能夠更好地找到客戶喜愛的方式。充分體現我們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為客戶的資產委託、理財管理提供我們專業化的能力。對於這端的客戶管理,我們整個的閉合平臺已經全部打造出來,正在一個推進的過程中。“他透露。

IPO收入排名下滑

據焦曉寧介紹,華泰證券機構業務條線在2019年實現收入83.6億元,同比增長1.7倍。其中母公司的投資管理業務實現收入59億元,同比增長7倍。她表示,FICC業務在2019年充分抓住了市場機遇,實現了投資規模的快速提升,總體收入達到了44.7億,增長了72%。投行業務在2019年總體實現的收入則與2018年基本持平。

根據 Wind 資訊統計數據,公司股權主承銷金額為1320.95 億元,行業排名第三。根據上交所統計數據,公司保薦科創板企業受理家數 19 家,位居行業第一。全品種債券主承銷金額人民幣 3356.47 億元,行業排名第七。經中國證監會核准的併購重組交易家數 14 家,行業排名第一 ;交易金額人民幣 1,280.65 億元,行業排名第一。

“IPO在2019年收入是有所下滑的,包括IPO的數量、在行業的排名也是有所下滑的,儘管我們整個股權融資的總額和數量仍然排在行業第三的位置。”周易坦承。

他表示,華泰證券未來將不斷優化投行業務體系結構。“從現在來看,我們IPO在會審核的家數,已經回到了我們行業前5的位置,我們也希望能夠在2020年以及未來業務能有更好的發展,不至於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波動。”

資管業務方面,華泰資管在2019年實現收入25.94億元。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截至 2019 年四季度的統計,華泰資管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人民幣 5,880.32 億元,行業排名第三 ;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人民幣 2,522.45 億元,行業排名第三。根據 Wind 資訊統計數據,報告期內,華泰資管公司企業 ABS(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人民幣 908.91 億元,行業排名第二。

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方面,截至報告期末,華泰紫金投資及其二級子公司作為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計 26 只,合計認繳規模人民幣 495.85 億元,合計實繳規模人民幣 418.34 億 元。

此外,華泰證券旗下南方基金和華泰柏瑞管理資產規模也分別達到了9214.28 億元和1254.78 億元。

考慮擴大國際業務

國際業務在2019年為華泰證券貢獻的收入是40.5億,同比增長了30%。

截至報告期末,華泰金控(香港)實收資本為港幣 88 億元,託管資產總量港幣 336.71 億元、股票交易總量港幣 563.64 億元,參與完成 IPO 項目 14 個、債券 發行項目 42 個,總交易發行規模約港幣 197.34 億元。在2019 年 9 月,華泰金控(香港)獲得倫交所會員資格。

而華泰證券於2016 年收購的美國資管平臺AssetMark在去年7月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募集資金達 3.16 億美元。根據 Cerulli Associates 及其他公開信息顯示,AssetMark 在美國 TAMP 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為 11.0%,排名第三。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AssetMark 平臺資產總規模達到 616.08 億 美 元, 較 2018 年 年 底 增 長 約 37.35% ; AssetMark 平臺總計服務 7,958 名獨立投資顧問,較 2018 年年底增長約 5.08% ;AssetMark 平臺總計服務 的終端賬戶覆蓋了逾 16 萬個家庭,較 2018 年年底增 長約 21.11%。報告期內,新增 894 名獨立投資顧問與 AssetMark 簽訂合作協議。

華泰證券(美國)也於2019 年 6 月獲得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可在美國開展經紀交易商業務, 包括證券承銷、面向機構投資者的證券經紀、併購財務顧問等業務。

2019 年,華泰證券發行 GDR 並在倫交所主板市場上市交易,成為國內首家在上海、香港和倫敦三地上市的中資券商,募集資金總額達 16.92億美元。

“GDR的成功發行,提升了公司在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度和國際知名度,也為未來佈局英國及歐洲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周易表示。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 GDR 募集資金中,約有35.48億元用於持續投入現有主營業務,深耕財富管理、機構服務、投資管理等業務板塊,進一步推動業務轉型升級;10億元用於補充 營運資本及滿足一般企業用途。除以上資金使用外,公司所得款項剩餘70.53億元尚未使用。

“GDR發行很大一部分募集資金是用於國際業務的發展,我們定義的國際業務發展,是基於我們的全業務鏈體系,基於我們境內外的風險控制和業務發展的一體化,來推動以跨境交易和跨境服務為主的這樣一個國際業務發展佈局。”周易稱。

他透露,至少在2020年,華泰證券將重點圍繞著跨境,完善境內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將境內外的平臺做到完整的一體化。

“現在境內外的垂直化管理已經開始構建,正在搭建的、還要下大力氣的,是要把境內外的整個風控體系、交易體系完全一體化建立起來,穩健地推動公司業務的國際化發展,”周易表示,“在國際市場環境以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環境、產業環境不斷恢復的基礎上,我們也會在未來考慮,在香港之外,在歐洲等市場不斷壯大我們國際化的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