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像燒苗一樣是怎麼回事?

Qway1


我想問一下,你的這個西瓜不是種在大棚裡吧,如果是大棚西瓜,可能和棚內溼度過大有關,建議控制好溫度,溼度,防止發生黴菌感染。

如果是露天西瓜,你這屬於黴菌引起的腐爛病。疫病有很多種,但病因不同,你這種情況同樣是腐爛,但原因是天氣降雨過多引起的黴菌腐爛,建議你用戊唑醇配克菌丹噴灑防治。

你的西瓜現在這麼小的苗,抗病力最弱,最好適當追肥,提苗增壯,這樣能夠提高免疫力,減少病害。

真正燒苗不是想你的苗這個樣子,真正的燒苗是乾的,原因是得了霜黴病。下圖這樣才是真正的火燒樣子。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您好!我是蔬菜病蟲害防治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看你發的西瓜圖片是露天種植的,看圖片西瓜苗不是燒苗症狀,所謂的燒苗表現在葉片的邊緣出現幹邊、幹邊的顏色很淡、很清晰、不發溼。


小編的診斷是病害侵染,你提到你是廣東的,天氣不好,又連續陰天下雨,正好適合病菌爆發。所以西瓜苗的葉片上是感染上了細菌性小斑點病和蔓枯病,而這兩種病菌又喜歡在溼度大,光照弱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的。

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用噴灑菌藥來控制,可用過氧乙酸1/4+腐黴多菌靈1/4+異菌脲1/4+噻森銅一包,可間隔三天再噴一次,在晴天時抓緊噴灑來控制病菌蔓延,以免造成發病嚴重而帶來損失。
小編願意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希望能幫到你把病菌快速控制住,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蔬菜病蟲害防治


既然來回答這個問題,那麼這裡也給出農人的一點建議。從葉片的病斑結合當地的天氣,農人的判斷有兩種疾病可以再考慮範圍之內,這兩種病還是細菌性葉枯病和西瓜的疫病。考慮是細菌性病害主要是因為病斑沒有真菌病害的特徵,當然也可能是時間不到,發病比較急的原因。從症狀來看感覺也比較符合疫病的特徵,因為連續下雨,溼度比較大,可以重點觀察一下背面有沒有一些黴狀物產生,如果有就是疫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沒有就可能是細菌性病害的可能性比較大。

細菌性病害防治和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還是要確診屬於那種病害在進行防治比較好。再說如果當地還在下雨的話也沒辦法進行噴藥防治,那就先搞清什麼病源在針對性防治不遲。不過給作者一個建議,市場關注天氣,在惡劣天氣到來之前進行一些保護性的預防還是很有效果的,比如在下雨之前使用百菌清進行噴霧就可以有效地減少病害的發生。

以上是農人對於問題的回覆,沒有給出什麼具體的防止措施,主要是怕判斷不準耽誤了防治時機,勞民傷財就是大罪過了!也希望提問者參考農人的建議儘快找到當地技術人員確診後製定防治方案,從症狀看應該不會造成大的爆發和蔓延,只是屬於局部發生的急性症狀,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祝您的問題早日得到解決!

農人田園,為農民發聲,為農村吶喊,為三農助力!


農人田園


西瓜葉枯病主要危害葉片,亦可危害莖蔓和果實,幼苗子葉受害;多在葉緣發生,初為水漬狀小點,後擴大成褐色水漬狀,圓形或半圓形斑,在高溼條件下,可危害整個子葉,使之枯萎。真葉受害,多發生在葉緣或葉脈間,初為水漬狀小點,在高溼下迅速合併,滲透,使葉片失水青枯。高溫乾燥天氣,則形成直徑2-3毫米的圓形褐斑,天氣潮溼時,可合併成大褐斑,病斑變薄,嚴重時引起葉枯。莖蔓受害,產生橢圓形或梭形、微凹陷的淺褐色斑,果實受害時,產生周圍略隆起的圓形凹陷暗褐色斑,嚴重時,引起果實腐爛。潮溼時各受害部位均可長出黑色黴狀物。

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適宜當地栽培的耐病品種。

(2)收穫後注意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不要在田邊堆放病殘體。

(3)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在坐瓜前開始噴施惠滿豐液肥,每667m2320毫升,對水500倍,提高抗病性。

(4)科學地確定播種期,露地宜在日均溫穩定在15℃以上,5釐米深處土溫穩定在12℃以上時播種,即桃始花,種西瓜。如欲搶早可採用地膜覆蓋使其達到上述溫度再播種。

(5)對有帶菌可能的種子,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小時,衝淨後催芽播種。

(6)有條件的提倡採用避雨栽培法,露地西瓜雨後要特別注意開溝排水,防止溼氣滯留,對減輕該病具重要作用。

(7)加強測報,掌握在發病前未見病斑時開始噴灑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幹懸粉500倍液、80%大生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均有實效,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60升,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8)採用搭架栽培法,每667m21500株,採用單蔓整枝,6~7葉時摘去第一朵雌花,保留12~13片葉子,不僅增產、增收,還可減輕該病。


星聞雜誌社


爛根和燒根是西瓜苗期的兩大主要生理性病害,對西瓜壯苗的培育影響較大。因此筆者建議瓜農根據病害的成因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爛根 表現症狀:根系由乳白色變成紅褐色,不發新根,停止生長,植株生長緩慢,幼苗萎蔫。主要是由床土溫度低、溼度大所致。在連陰雨天的環境條件下更容易發生爛根。另外,連作地塊也易引發西瓜爛根。預防措施:改善育苗的環境條件,最好採用電熱溫床或生物釀熱溫床育苗;控制澆水,尤其是陰雨天不澆水;對爛根較輕的瓜苗,可通過苗床鬆土,撒施草木灰等方法增溫、降溼,以利於瓜苗儘快復壯生長;在瓜苗發出新根後,澆施4000倍的802與100倍的尿素混合液,促進西瓜根系生長髮育。 燒根 表現症狀:根系發黃,不發新根但不爛根,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脆硬,形成小老苗。主要是由施肥過多和土壤乾燥所造成。此外,床土混合不勻,也容易發生燒根。預防措施:配製床土時用肥要適當,特別要避免化肥用量過大;有機肥在施用前要充分腐熟,並與化肥、床土充分混勻;苗床要適時澆水,使床土保持溼潤,避免瓜苗因土壤缺水而燒苗;對發生燒根的瓜苗要適當增加澆水量,以溼透床土為宜,不要澆水過量,以防床土長期過溼,並採取增溫、保溫等措施,適當提高床溫,以利於西瓜根系生長;結合補水澆施4000倍的802溶液,促進西瓜根系恢復生長。


A檸梔


早春時節溫度較低,忽冷忽熱的,但植物的生長是有時間限制的,早種植才可能早收穫。因此,瓜農們為了趕上早的好價格,早春育苗成了早熟栽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育苗一般在小拱棚內,不受早春的低溫限制,還節省種子,對壯苗的培育很有利。選擇無菌肥土育苗,主治不要太易散,透氣性良好就可以。苗床土配方:四成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六成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一立方米麵積土中,加入0.5kg尿素、2kg過磷酸鈣、0.5kg磷鉀源庫、10kg草木灰、0.1kg50%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0.1kg辛硫磷,跟土攪拌均勻,堆起來悶十天備用。精選晾曬過的種子,用溫水浸種消毒8小時,中間用30℃溫水淘洗3次,搓掉種皮表層黏液後撈出種子,擦去附在上面的水分,用柔軟含棉的布包好,放在不高於35℃以內的恆溫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用溫水淘洗2次,以防種子水分流失,水份葉不要多,積水會引起腐爛的。當胚根外露約0.3~0.5cm即可播種。如果是買的消過毒的包衣種子,是可直接播種的。


鄉村叫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爛根和燒根是西瓜苗期的兩大主要生理性病害,對西瓜壯苗的培育影響較大。因此筆者建議瓜農根據病害的成因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爛根 表現症狀:根系由乳白色變成紅褐色,不發新根,停止生長,植株生長緩慢,幼苗萎蔫。主要是由床土溫度低、溼度大所致。在連陰雨天的環境條件下更容易發生爛根。另外,連作地塊也易引發西瓜爛根。預防措施:改善育苗的環境條件,最好採用電熱溫床或生物釀熱溫床育苗;控制澆水,尤其是陰雨天不澆水;對爛根較輕的瓜苗,可通過苗床鬆土,撒施草木灰等方法增溫、降溼,以利於瓜苗儘快復壯生長;在瓜苗發出新根後,澆施4000倍的802與100倍的尿素混合液,促進西瓜根系生長髮育。 燒根 表現症狀:根系發黃,不發新根但不爛根,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脆硬,形成小老苗。主要是由施肥過多和土壤乾燥所造成。此外,床土混合不勻,也容易發生燒根。預防措施:配製床土時用肥要適當,特別要避免化肥用量過大;有機肥在施用前要充分腐熟,並與化肥、床土充分混勻;苗床要適時澆水,使床土保持溼潤,避免瓜苗因土壤缺水而燒苗;對發生燒根的瓜苗要適當增加澆水量,以溼透床土為宜,不要澆水過量,以防床土長期過溼,並採取增溫、保溫等措施,適當提高床溫,以利於西瓜根系生長;結合補水澆施4000倍的802溶液,促進西瓜根系恢復…早春時節溫度較低,忽冷忽熱的,但植物的生長是有時間限制的,早種植才可能早收穫。因此,瓜農們為了趕上早的好價格,早春育苗成了早熟栽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育苗一般在小拱棚內,不受早春的低溫限制,還節省種子,對壯苗的培育很有利。選擇無菌肥土育苗,主治不要太易散,透氣性良好就可以。苗床土配方:四成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六成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一立方米麵積土中,加入0.5kg尿素、2kg過磷酸鈣、0.5kg磷鉀源庫、10kg草木灰、0.1kg50%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早春時節溫度較低,忽冷忽熱的,但植物的生長是有時間限制的,早種植才可能早收穫。因此,瓜農們為了趕上早的好價格,早春育苗成了早熟栽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育苗一般在小拱棚內,不受早春的低溫限制,還節省種子,對壯苗的培育很有利。選擇無菌肥土育苗,主治不要太易散,透氣性良好就可以。苗床土配方:四成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六成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一立方米麵積土中,加入0.5kg尿素、2kg過磷酸鈣、0.5kg磷鉀源庫、10kg草木灰、0.1kg50%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0.1kg辛硫磷,跟土攪拌均勻,堆起來悶十天備用。

精選晾曬過的種子,用溫水浸種消毒8小時,中間用30℃溫水淘洗3次,搓掉種皮表層黏液後撈出種子,擦去附在上面的水分,用柔軟含棉的布包好,放在不高於35℃以內的恆溫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用溫水淘洗2次,以防種子水分流失,水份葉不要多,積水會引起腐爛的。當胚根外露約0.3~0.5cm即可播種。如果是買的消過毒的包衣種子,是可直接播種的。

關於播種,選天氣預報兩三天內,沒有大風降溫天氣的情況下播種,提高種子對土壤的適應度,促進發芽成活率。播種選在上午氣溫升高後進行。種前噴溼土壤表層,準備上一些潮溼的細土。平放萌芽種子,不可胚根朝上或立放。邊播種邊覆蓋細土,厚度掌握在1~1.5cm。覆土少於1cm,易發生幹芽或戴帽出土現象,高於2cm會延遲出苗。嫁接育苗時,砧木提前三到五天播種,之後接穗。就是說:播砧木種子要在西瓜苗出土後。最合適的嫁接適期是:砧木接穗子葉平展剛露真葉時。為了促進種子萌芽出土,要保持床溫,出苗前不易放風。晚上蓋草苫保溫,溫度別低於14℃,白天天氣好取下草苫,室內保持在25~32℃左右,促幼苗生長花芽分化。出芽前若出現:瓜芽呈蒜瓣狀,無根毛或主根,顏色鏽黃症狀;出芽後出現:子葉呈缺水狀,有萎蔫或新生真葉黃白,呈黃心苗,這些都屬於燒苗症狀。出現了這種狀況怎麼辦?第一步控制施肥量,第二部增加澆水次數。如果燒苗情況特別嚴重的話,就需要配合換土了。

陰天不用通風,晴天可以選擇在中午通風,栽植前10天破心,定植前10~15天加大通風量。這時幼苗已長大一些,室外溫度比起育苗時,也相對高一些,幼苗耐受力強一點。晴天的中午逐漸加大通風口,鍛鍊幼苗對低溫的適應,慢慢過渡到只蓋薄膜,幼苗就能更好適應大棚的氣候條件了。育苗期間要控溫控水,不能讓幼苗徒長。

育苗期間基本不需要灌水,因為苗床底水充足。不出現葉片萎蔫,就不需要補水。若只在中午萎蔫,可在不陰天的中午,給幼苗覆蓋些潮溼細土,再用噴水的方式,補充幼苗乾渴狀況。出現葉片瘦黃不長狀態,就噴些葉面肥,噴肥要棚內溫度較高時段。隨著幼苗的生長和水分的蒸發,土壤會自然出現縫隙狀態,整個苗期應當覆土1~2次,填充土壤縫隙,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苗床地溫溼度不均勻,土壤板結等狀態,易造成苗期病害。

西瓜得了傳染病,怎麼治療?從背風面開口通風,通風口由小逐漸變大,通風時間逐漸延長。即便是連陰天,也要揭開部分草苫給秧苗透光。猝倒病屬西瓜苗期病害,幼苗接近地面部位出來水漬狀病斑,這就是受害初期病症。置之不理或未發現,病部演變成黃褐色,乾枯收縮似線狀。葉片雖未凋萎,幼苗卻已成片折倒。做好通風工作,配備好保溫設施,別在陰雨降溫天氣澆水,保持住適宜的苗床乾溼度。是育好秧苗的根本。

西瓜在育苗的中、後期易發生立枯病,發現病苗及時噴施滅菌藥治療。新出土幼苗,莖基部出現橢圓形病斑,顏色呈暗褐色,白天萎蔫夜間正常狀態,就是得了早期立枯病。病斑繞莖一週時發生凹陷,莖基部乾枯縊縮直至死亡。出苗後,嚴格控制溫度溼度及光照,並結合通風。發現病苗及時用藥,每7~10天噴藥一次。在苗床上覆蓋地膜,覆土厚薄要均勻。保持苗床溫度溼度均勻。以上這些都做好了,才能使得西瓜有好收成。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您種植西瓜有所幫助。謝謝閱讀!





中原小杰哥


一、缺水

大家應該都知道西瓜是一種喜歡水分的植物,只有水分充足時,西瓜才能夠正常生長。所以說缺水是會導致西瓜發黃枯死的。這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原因,所以說大家要多多注意。在西瓜苗種植到地裡以後要勤澆水,使西瓜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得到保證。

防治方法:這個問題的防治方法就會很簡單,只要瓜苗還沒有完全枯死,及時補充水分就可以了。但是切忌一次性補水過多,不然適得其反。

二、澆水過多

雖然說西瓜都喜歡水分,但不代表給西瓜澆水越多,對西瓜的生長就越好。只有適當澆水,才能夠促成西瓜的生長。而且西瓜跟其他植物澆水的方式並不一樣,但有些農民朋友並不清楚。一天澆一次水會導致土壤積存的水分過多,使西瓜葉子發黃,嚴重的還會爛根。

防治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西瓜的需水特點進行合理澆水。其實西瓜幼苗期需水量較少,一般採取控水蹲苗的措施,以促進根系下扎和健壯。其次,如果瓜苗已經開始發黃枯死,我們就不可以再繼續澆水了,要停止澆水一段時間,或者說把瓜苗換個地方重新種植,等土壤稍微乾燥一些,再移植回來。

三、施肥不當

西瓜的生長,肯定缺少不了肥料的幫助,背後對於西瓜而言,就像是營養物質,對人而言,但是,肥料過多就會造成營養過剩,會發生燒苗的情況,導致瓜苗的葉子發黃枯萎。或者是使用未腐熟的人畜糞便進行施肥,這樣也會造成瓜苗葉子發黃枯死。

防治方法:

1.嚴禁使用未腐熟的人畜糞進行施肥,如果要用就必須提前充發酵。

2.使用化學肥料時要注意用量,不宜過多使用,防止燒根。

3.如果發現肥料已經燒傷瓜苗根部了,一定要及時衝施微生物菌劑,每畝5—10千克就行,要隨水衝施,不過小編家裡都是直接用水灌根的,效果也不錯。

四、缺少必要元素

種植西瓜或者想要種植西瓜的朋友,一定都瞭解過近幾年西瓜的銷售市場。由於西瓜種植效益較好,連作現象比較突出,這樣就很容易造成缺少元素。

因為土壤的養分都是有限的,就算平時使用化肥,補充的大多數都是營養物質,很少有這些微量元素,所以就會造成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越來越少。比較常見的就是西瓜缺鉀、鈣、硼等元素,而缺少這些元素都容易導致西瓜葉子不同程度的發黃枯死。

防治方法:

1、儘量不要連作,間期輪作是不錯的選擇,使土壤能夠擁有休息時間。

2、在使用肥料的同時,加入少量元素,調理土壤狀態。對已經發黃的西瓜苗噴灑碘硼鉀溶液。

西瓜苗

五、過度使用除草劑

種西瓜的時候比較煩心的事情就是除草,所以咱會使用除草劑來代替人工除草,殊不知這可能造成西瓜苗發黃枯死。因為除草劑會汙染土壤,一旦積累過多就會對西瓜的根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防治方法:

只有控制住除草劑的用量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對西瓜苗的危害。

六、遭遇病蟲害

紅蜘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它的成蟲或者幼蟲會在嫩葉背面吸食汁液,會使西瓜苗受到傷害,影響其正常生長。

防治方法:剷除雜草,切斷蟲源。“用1.8%的蟲蟎剋星水劑2000—3000倍液或2%阿維菌素1500—2000倍液加碘硼鉀8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防治”。





火鳳凰tt


你好我是農業小姐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認真看了你發的圖片,可能是西瓜葉枯病。

西瓜葉枯病主要危害頁面,在苗期發生較為常見,尤其是田間積水,土壤太溼的環境有利於葉枯病的發生。

由於提問者那裡降水偏多,加重了西瓜葉枯病的發生,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防治:

首先,要開溝排水,是土壤能夠快速幹水,降低田間溼度。

其次,可以及時噴施50%速可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撲海因1000倍液防治,交替使用,5-7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效果較好。







農業小姐姐


西瓜燒苗後首先看燒到什麼程度,如果是較輕的燒苗,可以通過水肥調節,促使其重新生長,如果較重,及時的拔除,更新苗子重新栽植,並分析造成的原因,避免以後再出現同類危害。

早春時節溫度較低,忽冷忽熱的,但植物的生長是有時間限制的,早種植才可能早收穫。因此,瓜農們為了趕上早的好價格,早春育苗成了早熟栽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育苗一般在小拱棚內,不受早春的低溫限制,還節省種子,對壯苗的培育很有利。選擇無菌肥土育苗,主治不要太易散,透氣性良好就可以。苗床土配方:四成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六成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一立方米麵積土中,加入0.5kg尿素、2kg過磷酸鈣、0.5kg磷鉀源庫、10kg草木灰、0.1kg50%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0.1kg辛硫磷,跟土攪拌均勻,堆起來悶十天備用。

精選晾曬過的種子,用溫水浸種消毒8小時,中間用30℃溫水淘洗3次,搓掉種皮表層黏液後撈出種子,擦去附在上面的水分,用柔軟含棉的布包好,放在不高於35℃以內的恆溫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用溫水淘洗2次,以防種子水分流失,水份葉不要多,積水會引起腐爛的。當胚根外露約0.3~0.5cm即可播種。如果是買的消過毒的包衣種子,是可直接播種的。

關於播種,選天氣預報兩三天內,沒有大風降溫天氣的情況下播種,提高種子對土壤的適應度,促進發芽成活率。播種選在上午氣溫升高後進行。種前噴溼土壤表層,準備上一些潮溼的細土。平放萌芽種子,不可胚根朝上或立放。邊播種邊覆蓋細土,厚度掌握在1~1.5cm。覆土少於1cm,易發生幹芽或戴帽出土現象,高於2cm會延遲出苗。嫁接育苗時,砧木提前三到五天播種,之後接穗。就是說:播砧木種子要在西瓜苗出土後。最合適的嫁接適期是:砧木接穗子葉平展剛露真葉時。為了促進種子萌芽出土,要保持床溫,出苗前不易放風。晚上蓋草苫保溫,溫度別低於14℃,白天天氣好取下草苫,室內保持在25~32℃左右,促幼苗生長花芽分化。出芽前若出現:瓜芽呈蒜瓣狀,無根毛或主根,顏色鏽黃症狀;出芽後出現:子葉呈缺水狀,有萎蔫或新生真葉黃白,呈黃心苗,這些都屬於燒苗症狀。出現了這種狀況怎麼辦?第一步控制施肥量,第二部增加澆水次數。如果燒苗情況特別嚴重的話,就需要配合換土了。

陰天不用通風,晴天可以選擇在中午通風,栽植前10天破心,定植前10~15天加大通風量。這時幼苗已長大一些,室外溫度比起育苗時,也相對高一些,幼苗耐受力強一點。晴天的中午逐漸加大通風口,鍛鍊幼苗對低溫的適應,慢慢過渡到只蓋薄膜,幼苗就能更好適應大棚的氣候條件了。育苗期間要控溫控水,不能讓幼苗徒長。

育苗期間基本不需要灌水,因為苗床底水充足。不出現葉片萎蔫,就不需要補水。若只在中午萎蔫,可在不陰天的中午,給幼苗覆蓋些潮溼細土,再用噴水的方式,補充幼苗乾渴狀況。出現葉片瘦黃不長狀態,就噴些葉面肥,噴肥要棚內溫度較高時段。隨著幼苗的生長和水分的蒸發,土壤會自然出現縫隙狀態,整個苗期應當覆土1~2次,填充土壤縫隙,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苗床地溫溼度不均勻,土壤板結等狀態,易造成苗期病害。

西瓜在育苗的中、後期易發生立枯病,發現病苗及時噴施滅菌藥治療。新出土幼苗,莖基部出現橢圓形病斑,顏色呈暗褐色,白天萎蔫夜間正常狀態,就是得了早期立枯病。病斑繞莖一週時發生凹陷,莖基部乾枯縊縮直至死亡。出苗後,嚴格控制溫度溼度及光照,並結合通風。發現病苗及時用藥,每7~10天噴藥一次。在苗床上覆蓋地膜,覆土厚薄要均勻。保持苗床溫度溼度均勻。以上這些都做好了,才能使得西瓜有好收成。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您種植西瓜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