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你認為“仙”和“聖”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

天香雲外飄


竊以為,李白之所以不和杜甫熱絡,總是一副淡淡的樣子。根本原因還在於,他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無論是抱負追求、個人風格、思想閱歷,甚至是對女人的態度,兩人都是完全不同的。

李白是杜甫等很多文士的偶像,杜甫也自認對李白知交甚深,可讓李白心嚮往之的卻不是杜甫。那麼,李白愛的是哪一掛?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這首寫得好極了。李白愛的是和他一樣,笑傲王侯、飄然超世的孟浩然,這位大李白12歲的仁兄,竟然為了喝酒的當下快樂,放棄登天的仕途,這可太對李白的脾氣了。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賀知章和李白喝酒到高興時,把皇帝賜給他的金龜都掏出來,換作酒錢。兩人是差了42歲的忘年交,可李白愛的就是老賀頭這股“狂”勁兒,所以想到他都會傷感落淚。

“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李白朝中任職之時,結交無數,但他雖身在朝堂,心嚮往之的卻是求仙問道“臥白雲”,而跟他能聊得來的只有楊山人,所以兩人約好要在功業完成後,攜手一同歸隱。(白兄要“攜手”的人好多,又心疼杜甫一秒鐘啊!)

而且,當杜甫為李白寫下“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時,就說明了他並不是真的懂李白的人生志向。沒辦法,李白愛的就是這種“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的及時行樂、“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的不羈放縱、“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隱逸出世……

但這與一生積極入世、忠君向上、踏實做事、字句苦吟錘鍊、認認真真寫詩做人的杜甫畫風完全不同啊!杜甫出身世家,祖父杜審言是初唐重要詩人,“詩是吾家事”,對杜甫來說從仕與詩歌都是家業,這些與“未嘗一日低顏色”的李白自然是格格不入的。

李白的傳奇一生大起大落,從“天子呼來不上船”,到流放夜郎、又遇赦而還,最後醉中撈月,逐清波而逝。而杜甫的一生,則像極了七百集的人生苦情連續劇,一直在“蔬食常不飽”、懷才不遇的顛沛流離中。這也決定了兩人的文風判若雲泥


還會有未來嗎


竊以為‘‘仙’’與‘‘聖’’的區別在於‘‘仙’’有放浪逸情之意,‘‘聖’’就嚴肅一些了。李白與杜甫都是頂尖的詩人,但詩風不同,這條文學線絡從屈原之前就分類,那是‘‘史文化’’與‘‘’’巫文化‘,屈原的離騷量集史巫文化之大成。巫文化專門從事祭祀活動,誇張宣染,後來就演變成豪放派,史文化專門從事歷史記載,耍求謹嚴縝密,後來就演變成婉約派。也有經史文章的說法,經就包括道德經,南華經等,史包括左傳,史記一類。到今天我們又把文學派別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李白與杜甫各自佔領著兩個不同的山頭。


北社野老


眾所周知,在詩壇上,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那麼李白“仙”和杜甫的“聖”有什麼區別呢?我認為區別在於作詩的眼光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李白的詩裡“仙氣”重,追求的是“獨善其身”,逍遙自在;杜甫的詩裡有“聖心”,處處透著“兼濟天下”,悲天憫人。


李白(701-762),生於盛世唐朝,青年開始仗劍江湖載酒行,遊歷天下,求仙問道,一生浪蕩不羈,風流瀟灑。李白的詩浪漫而狂放,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等,語言清新明暢,情感強烈執著!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

杜甫(712-770),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等等,他的詩大多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揭示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為“詩聖”。

總之,李白的詩裡“仙氣”重,追求的是“獨善其身”,逍遙自在,詩裡的視角是仰視天上,縹緲而絢麗;杜甫的詩裡有“聖心”,處處透著“兼濟天下”,悲天憫人,詩裡的視角是俯視螻蟻眾生,現實而痛苦。這就是“仙”和“聖”的區別。


禾小皮


我熱愛學習,熱愛回答問題。針對筆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查閱個各類資料,以及跟同學、朋友進行探討,得出以下結論,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中的“仙”和“聖”有什麼區別?我想談談我的想法。神仙代表神仙,一種讓人嚮往的仙境感覺。“聖人”代表聖人,一種使人真實的現實感。

首先,讓我們談談“詩仙”李白,李白被稱為“浪漫詩人”。他的詩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天馬行空的風格,讓人感覺彷彿漂浮在空中,充滿了自由和仙境的感覺。太白的詩代表“浪漫”、“自由”和“如果上帝流浪”。這是一首“遠離仙境”的詩。這樣,李白看起來更像一個仙女。

讓我們來看看被稱為“現實主義詩人”的“詩人聖人”杜甫,杜甫。他的詩有一種真正的同理心,關注民生和現實。尤其是安史之亂後,整個唐朝瀕臨滅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杜甫他用詩記錄下來,表達了對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他的代表作《三官三分》是一首令人心碎的詩,把老百姓的妻子分開,拆散他們的家庭。子美的詩代表“現實”、“苦難”和“閱讀的眼淚”。這是一首“靠近地球”的詩這樣,杜甫更像一個聖人。

說到唐詩,李白和杜甫是不可繞過的,李白生活在最繁榮的時代大唐,他的個性豪放灑脫。然而,杜甫在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度過了他的大部分時間。他的性格為國家和人民擔憂,他冷靜而慷慨。

對子孫後代來說,他們是幸運的,他們的名字將永遠存在。他們也成了唐詩最傑出的兩位代表。一個是仙人的轉世,他很自在。一個是關心國家和人民的聖人。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內容了 。碼字不易,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可以加個關注點個讚唄!我個人還是很喜歡交朋友的,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評論留言啊!


玖哲翡翠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一仙一聖,風格迥異,卻同樣成為中國詩歌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李白生於盛唐,五歲誦六甲,年少已有詩。喜劍術,好遊歷。二十五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覽盡四時風光,壯美山河。後獻賦謀仕,供奉翰林,伴駕左右,為玄宗皇帝寫文賦詩。雖晚年臨終窘迫,但視其一生不差錢,離開長安時“賜金放還”,不曾為五斗米折腰,不曾向權貴低頭。一個酒字貫穿一生,率性而為,無牽無掛,瀟灑至極。這都成為李白浪漫主義情懷的豐富內涵。李白詩作自然明快,瀟灑飄逸,雄奇奔放,俊朗清新。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

俗人如宋曉峰者尚能“啊!此情此景,我想吟詩一首”,何況底蘊、天賦皆超人的李白!

終成錦繡詩篇萬古傳。

杜甫比李白小11歲,少時家境富足,文風濃厚,杜甫聰敏好學,“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也曾遊歷,期間寫下名篇《望嶽》。然好景不長,後來屢試不第,居長安十年仍不得志。四十四歲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兵器庫倉管),薪俸微薄,以至幼子飢餓而死。安史之亂後,拖家帶口流落避亂,生活困頓。終在漂泊中客死前往岳陽的小船上。究其一生,除幼年外都在顛沛流離、貧困交加中度過。官場黑暗、百姓疾苦,這些成了杜甫的思想源泉。加之胸懷家國天下,有“聖人之心”,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這二位爺主要是人生閱歷不同,視角不一。但都學識淵博、文采過人,故同樣寫詩,李白瀟灑成仙,杜甫磨難為聖。




清風茶館


李白為仙——採仙草、去仙山、夢想有一天真的成為神仙。狂得要命,浪漫得要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是為自己的活,老想成仙。像是仰天大笑出門去、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等

杜甫為聖——因為他憂國憂民、為民而活。

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等。

世人的評價和眼光是雪亮的,只有為民請命、把民生放在肩膀上的人才能對得起“聖”這個稱號。

皮一下!哈哈哈哈……


琢岸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仙與聖的區別在哪裡?

要釐清“詩仙”和“詩聖”的區別,不妨這兩方面著重思考,一是詩領域內的成就、造詣,二是仙與聖的不同點。接下來,我將從這方面詳細解讀。

李白和杜甫在詩領域的貢獻、成就:

1.李白,生存於公元701-762年的唐代,自稱一生中寫下萬首詩,《全唐詩》等典籍中記載的有近千首左右,加上後來歷史考古論證發現的,合起來不到1000多首。雖然數字上有出入,但這個數字是目前已知的古代作品最多的詩人之一。代表作有《靜夜思》《行路難》《將進酒》等。李白的一生推崇浪漫生活,被認作為中國古典浪漫文學代表人物,在這一細分領域,他的成就僅次於端午節感恩人物——屈原。

2.杜甫,也是生存於唐代的詩人,祖籍湖北襄陽,712-770年在世。當前無法斷定杜甫總共有多少作品,已知的作品有1500多首,杜甫並未透露自己創作過多少作品。代表作有《春望》《北征》《飲中八仙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可能是因為杜甫擁有一顆仁義心的緣故,其性格、作品相對李白要成熟穩重的多,是典型的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也是儒家思想傳承人,對東亞華人社會文化界影響深遠。

李白和杜甫雖被合稱為“李杜”,其實他們兩人的個性呈鮮明對比,前者浪漫多愛,後者實際現實謹慎,區別已現。

仙與聖及詩仙與詩聖的區別?

仙是神話故事裡不可缺少的存在,象徵著夢想、虛曠、灑脫、自在、強大。聖指腳踏實地為民、為行業服務,在一定的區域或領域內取得豐碩的成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仙等同於神力、不滅者,聖等同於君主、主公(孔聖人是學派宗師)。

自秦漢以來,眾多帝王自命天子,天代表著滿天神佛,天子自然意味著是神佛之子,初斷聖的層級要低於仙。然而,根據我國古典文化記載,有不少聖人、道人或一代開山宗師均位列仙班,在這個假設成立的前提下,二斷仙與聖可以理解為另一世界的平等生靈。

綜上所述,仙與聖的最大區別就是,仙為自然或實力超越這一代聖君的上靈,聖是下世磨鍊昇華自身的下靈,一個在天,一個在地,表面上看起來仙要大於聖,歷史文獻中也有不少下靈成績大於廣眾上靈的記錄,如真武大帝。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上靈尊號是由下靈封授,如唐皇封鍾馗為大將軍,關羽被明清等朝代封帝,再如高階上靈文曲星下任開封府尹的包拯。

補充解釋詩仙與詩聖的區別:

詩仙是後世贈予李白的雅稱,其個人修行是否達到仙的水平不得而知,鮮有文獻認可李白是仙,相關聯的一個記錄如李白自號謫仙子。結合他本是資深居士和浪漫的性格來看,尊稱的可能性要比實際情況大。

詩聖當然也是尊稱,對應的是杜甫穩重的性格和現實生活中的理想,與杜甫從儒也有關聯,唐代是尊崇儒家的時代,作為儒家思想傳承人,贈號為詩聖最好不過了。相比詩仙一稱,是因為跟李白崇信和追隨的文化不同,所謂道不同就必然導致尊號不同,仙乃是另兩大派的專稱,因此一仙一聖。


中國襄陽資訊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說起李白和杜甫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學過不少他們的詩。

一、首先說下李白,李白(701-762),生於唐朝,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不僅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民間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詩人。他的詩婦孺皆知,老少皆宜。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等,語言清新明暢,情感強烈執著!千百年來,正是這些言淺意深的傑作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培育著我們對祖國、親人、朋友,對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僅是唐朝、唐詩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

二、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揭示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為“詩聖”。

結論:

一個浪漫主義著,一個現實主義者。

李白,他的才華,在當時就得到了公認,他成為了唐朝的全民偶像,他的詩句大多帶有嚮往和憧憬,

杜甫,他是典型的儒生。他的詩歌更多是悲天憫人,在感嘆百姓疾苦的過程中,穿插了對時政的意見,儒家的最高稱呼就是聖人。


棗莊24小時


從他們詩歌成就來看,各自都是一座高峰,一座是浪漫主義的高峰一座是現實主義高峰。仙和聖硬說有區別也就是這兩方面的區別。李白稱詩仙更能體現李白的詩歌風格,浪漫成仙,思維縹緲,意境在天。當然杜甫堪為詩聖也是跟他的詩歌風格匹配,現實的深邃,揭露的深刻,批判的精準,都是聖人之思想。李杜二人都是文學史上的巔峰真另後人望塵莫及。


逸中仙


詩品可以窺見人品,李白詩歌浪漫,得意時能夠高歌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共長生,失意時拍案醉吟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他的人生浪漫色彩極重,怨不得賀知章一見便呼為謫仙人。

反觀杜甫,他的一生都在困苦中度過,早歲進京謀職,所見高門大戶豪奢靡靡,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後來官場困頓,他痛惜自己懷才不遇,但更多的把自己憐憫的目光投向社會底層,發出“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喟嘆。

自古以來都說杜甫為詩聖,是因為他的人格力量極其偉大,他的胸懷超越了階級,他的目光投向百姓,他用詩歌記錄歷史,寫盡社會現實。

說李白是詩仙,是因為他資材橫溢,超邁世俗,在遼闊的天地間飲酒醉歌,便是最後落水而死,也留下了醉酒撈月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