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感染風險 機器人上“抗疫”前線

減感染風險 機器人上“抗疫”前線

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三個月多,多數地區關閉餐廳、酒吧、電影院等場所,同時採用居家防疫政策,除了購買基本民生用品、就醫或是必要工作以外,限制民眾外出,以降低病毒傳染風險。因應全民防疫,機器人也進一步發揮作用,負起重任協助人類執行危險任務。

疫情使人們更重視人工智能(AI)、機器人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醫療健康、製造業和供應鏈大量人員短缺問題,部分機器人已在這段期間大量部署,並使用在清潔、物流與測量體溫。

無人機、自駕車、消毒機器人

國內無人機制造商極飛(XAG)擴大使用地面機器人與無人機,將農業用裝置轉變為消毒劑噴霧器,該公司已部署2,600多架無人機,從高空徹底消毒大樓。

UVD Robots ApS推出移動機器人,用來消毒醫院和病房。香港地鐵(MTR)攜手生醫公司Avalon Biomedical,通過消毒機器人噴霧過氧化氫深度清潔各車廂與車站。

此前國內不少城市自我封閉以防止病毒蔓延,自駕車成為科技防疫的尖兵,智行者(Idriverplus)搭載傳感器和光達(LiDAR)的機器人上路掃街,徹底清潔整座城市。

防疫最前線 自動化技術提升檢疫效率

香港科技大學正與工商及科技局(CITB)及本地醫院合作,測試多種移動機器人未來可提供護理服務,來抑制感染人數。清華大學教授也設計一款移動機械手臂,用以保護醫護人員在診察病人時的安全。

美國非營利科學組織SRI International旗下部門Biosciences利用機器人和AI技術開發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總部位於深圳的Ubtech Robotics重新改善服務機器人,隔空測量體溫。

機器人送貨、送餐 減少員工感染病毒風險

百度Apollo與新石器(Neolix)合作,負責北京海淀醫院隔離區的無接觸送餐工作,有鑑於人員吃緊,超市、藥局和餐廳無法快速完成訂單,因此通過自駕車或機器人能快速將貨物送達顧客手上。加拿大無人機公司DDC也利用無人機送藥,或運送其他相關物資。

由於西班牙疫情日趨嚴重,警方出動無人機執行“禁足令”;廣州Gosuncn機器人也與警察合作,通過5G遠程操控巡邏機器人,有效檢測發燒的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