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復材—2019年年報點評: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63%,疫情對公司碳樑出口有影響

東莞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推薦。

光威復材(300699)

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63%,經營現金流大幅改善。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5億元,同比增長25.7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2億元,同比增長38.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4.59億元,同比增長62.84%;實現每股收益1.01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7.53億元,大於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18倍,主要原因是軍品應收賬款通過無追索權保理變現所致。公司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1.58-1.74億元,同比增長0-10%。

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同比增長6.9%,環比下降1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78億元,同比增長17.6%,環比下降42.1%;實現每股收益0.15元。

新冠病毒疫情對公司風電碳梁業務出口影響。2019年公司碳梁業務收入6.73億元,同比增長29.24%,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39.26%,佔公司毛利比例為17.84%。公司碳梁業務基本上是出口,目標客戶主要在亞洲、中美洲和歐洲地區,根據目前全球疫情狀況,公司在亞洲和中美洲業務目前在正常開展,歐洲業務受疫情影響存在推遲發貨的情形,公司預計公司全年歐洲業務規模佔公司2020年碳梁業務規模的5.5%。

我國軍機升級換代加速促進碳纖維需求。碳纖維因其“輕而強”和“輕而硬”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戰鬥機和直升機的機體、主翼、尾翼、剎車片及蒙皮等部位,減重效果顯著,並且碳纖維複合材料逐漸從承力、次承力結構向主承力結構方向發展。我國新型戰鬥機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比例不斷提升,而我國仍有三成比例作戰飛機是二代作戰飛機。

募投項目逐漸投產,推動公司業績增長。軍民融合高強度碳纖維高效製備技術產業化項目(預計在2020年底達到可使用狀態),形成2000噸/年左右碳纖維(12K碳纖維T700S、T800S)生產能力,改變我國碳纖維產品成本高、穩定性差、市場供應短缺和應用推廣難的被動局面。高強高模型碳纖維產業化項目(2019年9月1日達到可使用狀態),形成20噸/年高強高模型碳纖維QM4035/QM4050(M40J級/M55J級)生產能力。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我國少數實現碳纖維全產業鏈佈局的龍頭企業,並且是國內碳纖維企業少數能持續盈利企業之一。公司軍品訂單穩定增長,將受益我國軍機升級換代加速帶來的碳纖維需求。隨著募投項目投產逐漸釋放產能,使公司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端碳纖維將大幅增加,這將推動公司業績增長。預計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別1.22元、1.55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41倍、32倍,維持公司“推薦”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下跌,研發風險,募投項目投產低於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