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過程中應該怎樣談薪資?

用戶63370042314


談薪酬難嗎?

其實談薪酬並不難,我畢業了20年換了9次工作,跳得好的時候漲薪50%,差的時候被人忽悠了只加了10%(有15%的房貼到我離開公司都沒拿到手),現在在某世界五百強做實施總監,有沒有門道?當然有,但是並沒有那麼玄乎。

談薪酬第一要素:知己知彼

不清楚一個正常的崗位應該開多少薪酬的,統統是蠢人,如果不是一個蠢人,至少他也是一個懶人。
每年各個諮詢公司都會有不同版本的薪酬報告,你可以免費獲取。裡面包括各個行業內不同崗位的薪酬水平,通常50分位是市場平均水平,75分位是高薪酬水平,大家自我對號入座即可。比如: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正常的市場價值都搞不清楚,我看還是別去談薪酬了,劉帥常說的“五行不定,輸得乾乾淨淨”,指的就是這類人,連敵情、我情、人物、時間、地形都搞不懂的人,何談在談薪酬的一仗中取得勝利呢?

談薪酬第二要素:立場堅定

我跟HR談薪酬的時候,從來都是開門見山的。

一般我先說我瞭解了市場上XX崗位的一般薪酬水平是XXXXX,同時我也瞭解了貴司的薪酬水平通常是看市場上XX分位的,我現在的總體薪酬(工資+獎金+補貼+福利)是XXXXX,我在現在公司的表現還不錯,往年的加薪幅度大概是XX%,所以我期待貴司的薪酬能考慮以上幾個因素,當然我的底線是如果加薪低於XX%以下,我是不會考慮這個崗位的。

這段話有幾層含義,我稍微做點解釋:
1)提及市場平均薪酬和目標公司的薪酬水平,說明我對市場和目標公司是有研究的,這樣可以基本杜絕HR用信息不對等來殺價;
2)提及我現在總體薪酬,提醒HR考慮的基數不單單是我的月薪,而且要考慮其餘的薪酬組成,避免在跟HR在月薪這一個薪酬組成部分上糾纏;
3)提及往年加薪幅度,會讓HR瞭解我的跳槽成本,從而給出相對合理的漲薪幅度,有的時候HR給20%已經覺得不錯了,但是我跟他說去年我漲薪10%,那麼跳槽漲薪20%就顯得不夠吸引人了,往往HR在可以浮動的空間,會予以酌情考慮再漲一點;
4)提及自己的底線,這是個雙刃劍,如果對自己的談判能力有信心可以提,如果沒有信心可以不提,因為一般談判的鐵則是“先開口者輸”,我先提是為了避免HR試探我的底線,省的大家來回猜,但大家可以酌情處理。

談薪酬第三要素:方法靈活

太多的人倒在出offer的最後一道門檻上,即談薪酬這一步。
有朋友提的一點不錯,在談薪酬這一點上,HR並不是你最大的敵人,如果溝通得好,HR甚至可以成為你的盟友。
有人說你誇張了吧!哪個HR不是拼命壓價的?

你錯了。

HR的壓價,只是希望在公司內部給定的薪酬範圍內,向下取下限,而並不是希望這單談砸了!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點,但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
在公司內部,對負責招聘的HR也是有KPI考核指標的!
他們的考核指標就是招人的速度、數量,能不能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找到合適的人選。
所以HR不會輕易放棄一個合適的候選人,因為這事關他的切身利益(當然如果市場上人才太多,根本不缺,那又另當別論了!)
我們應該利用HR也希望儘快Close這個招聘項目的心理,來進行合理的博弈,甚至尋求HR的幫助,為我們爭取更好的薪酬條件。
有些人在薪酬談判不如自己預期的情況下,選擇不理HR、不回郵件、不接電話、或者反覆只強調自己一定要拿到多少多少,這種都是無策略的表現。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是態度堅定、保持溝通。
HR也許不能在月薪上更進一步,那是不是能在福利上讓步?比如說提供車貼?我就碰到HR說大哥你這個工資我實在沒法往上漲了,你都到上限了。我說要不咱們談談車貼、培訓費?最後HR取得了領導特批,把我的車貼提到了總監一級的水平上,一個月3000-4000車貼,那也是錢啊。
或者福利上也不能讓步,那能不能給簽字費?簽字費是一次性的費用,如果和HR達成一些“共識”,大家可以心照不宣的提一些XXX理由,去幫你爭取一筆不菲的簽字費的。
總之,不要眼睛只盯著月薪,其實可協商的內容真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枚舉了,不少公司還可以有期權、股權,其實,這些也是錢啊。
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始終保持熱情,並與HR積極的溝通!
HR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你不開口,別人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的,再說了,哪個人不喜歡對方尊重自己,願意跟自己溝通呢?

千言萬語,要想取得好的薪酬,不光要自身水平過硬,談判技巧也需要掌握一些。但是一些人鼓吹的“要冷淡一點”、“矜持一點”我看就算了吧!


談者無語



你好,我是一名企業HR從業者,面試員工也是家常便飯了,幾乎都會聽到員工在面試中談到薪資待遇的事。既然你問到了面試如何談薪資待遇的問題那我就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首先我認為求職者在面試中與面試官談論薪資待遇應該秉持薪資幅度有所上升的原則,至少是與前一份工作或者歷史工作中工資待遇最高的一份工作的工資持平,決不能自己把工資談低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找工作是想往更好的方面追求,也是因為職場發展的趨勢,更是因為工資的剛性要求,決定了我們在跟企業面試官談薪資待遇的時候肯定要要求高一點,但有一個度,那就是通常情況下要求的工資應該比上一份工作的工資高20%~40%,具體比例可以自定。


比如,你之前一份工作的工資是5000塊,那麼你現在重新面試新工作,跟面試官談論工資的時候可以按照增幅30%期望薪資在6500元/月。這就是談判薪資待遇的合理方法。

其次,我認為求職者與面試官談論薪資待遇的時候應該秉持客觀公正性,通俗說就是你要多少工資必須有理有據,而不是漫天要價。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的企業在面試之前會通知求職者面試的時候必須提供上家單位的工資發放記錄,以便做談論工資數額的參考依據和工資確認的證據。這樣一來,就註定求職者不能信口開河地超高要求薪資待遇了。所以,在跟面試官談論薪資待遇的時候最好客觀實誠一些,不然要多了面試單位給不了,要錢了自己覺得委屈不划算,從而影響面試的結果。


還有一點就是與面試官談論薪資待遇的時候最好先請面試官介紹一下公司的薪酬待遇,自己先不要拋出薪資要求,在瞭解了面試單位的薪資待遇之後,再綜合起來提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薪資。因為現實中,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制度,每個崗位的工資有多少都已經確定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會因為求職者的薪資期望而改變的,也就是說你要公司給的工資只可少不可超出。所以我建議求職者談論薪資待遇的時候先了解面試單位的薪資待遇再做打算才能心中有數。

總的來說,求職者跟面試單位談論薪資待遇的事也是有技巧的,我上面也僅僅是說了一點皮毛而已,限於時間和篇幅也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探討。


Sir聊HR


取決於當時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有不同的談法吧。

一種情況是,自己沒想動,但因為有一技之長,被獵頭找上門來或被其他公司找上門來,那這種情況下,薪資比較好談 - 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預期,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謝絕不去就是了;或讓獵頭幫忙去談,他們通常比較瞭解相應位置的薪水,能談得到你的預期可以考慮去,反之,可以謝絕。 那預期到底怎麼考慮,我個人認為,單純要想換個工作,薪水沒有30-50%的漲幅,意義不大,畢竟現在的公司呆得好好的(另有其他原因考慮要換工的不算),換了工作,適應新環境、熟悉新團隊其實都是成本,也有一定的風險。

還有一種情況,自己在現公司因某種原因就是想換個公司工作,且自己也不是市場上特別緊缺的某項專才,那就沒什麼談判籌碼。一般來說,各公司都有自己的職級和相對應的薪酬,這種情況下,大概率只能按照公司的薪酬級別來了,所以投簡歷或面試前,上網搜一下或找人打聽一下大概的薪酬,再決定投不投或是不是接受offer了,即便談,空間也有限,就算談到了本職級的最高薪水,進了公司以後,漲幅也有限。

還有一種情況,自己處於無業狀態,也沒有什麼專長,著急找個工作,那談薪酬的籌碼可能就更小一些了,基本上也是follow公司的職級,儘早鎖定offer,有了這份工作做為經驗基礎,再去計劃好好表現、爭取年終獎多一些,或爭取升職加薪,或計劃下一份工作好了。

以上。


奇談的緣子小姐


面試的時候,什麼情況下會談薪資呢?

一種情況是:面試官主動提到薪資。比如直接問:

“你希望拿到多少薪資?”

面試官之所以直接這樣問,大概有兩個意圖,首先通過你提出的薪資數目,看看你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沒有自信;

另外,也許對你比較滿意,想知道你的心理預期是否太高,如果是他們很難達到的數目,可能會將你列為待定,或者進一步和你協商,以各種理由說明薪資將低於你的預期。

那麼遇到這樣的問題,要如何回答呢?

首先,自己的心裡要有一個能接受的最低數目,此外還要有一個期望的薪資數目。但這兩個數目一定要設置合理,符合自己的工作能力,符合自己能奉獻出的價值。

然後在這個區間說出一個薪資數目,並且把自己期望的數目也講出來,告訴面試官,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這個期望的數目。

比如內心的底線是5000,期望的薪資是8000。那麼可以這樣來回答:“如果給我這份工作,我希望入職的時候能拿到6000,但是我並不滿足於此,接下來我會用我的工作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其實我更希望拿到8000。

這樣來回答薪資問題,不會被面試官小瞧,他們會認為你很自信,並且不是無能之輩。

除了在面試的時候,被主動問到薪資。還有一種情況,可能一直都不會提薪資。那麼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問這個問題呢?

最好是在面試官決定錄用你的時候,主動問一問關於薪資的事情,不用覺得不好意思,這是應該問的問題,如果有一些疑問和看法,也可以適當的提出來。

畢竟面試是雙方的事情,企業在面試職員,職員也有權利選擇企業,這是雙向的選擇。


職面小群


你是職場的小鮮肉的話,不要太看重工資,並且你去的公司是500強的企業,一個好的平臺,對職場小鮮肉比較重要,工資只是一個小事,

當然,如果你剛參加工作,可能對工資比較在意,這也是很多人在畢業的時候會考慮的問題,甚至你會跟你的同學,你的同事,你所認識的親朋好友,同齡人去比較,但是我告訴你這些都意義不大,

一個人在社會當中的工資肯定是由於你的經歷和能力決定的,簡單一點講,這是一家500強的公司,大概能給多少錢你心裡是有數的,你就報個平均數就行了,人家沒問你,別說,人家問了你就說那個數字就行了,不要去爭高工資,蒸完了,面試不上,你就會認為是工資導致你面試不上的?但其實不是啊,其實是你的別的能力不行,或者你哪個地方出錯,但是那個時候你就會以為自己工資報高了,失去了一個機會,畢業的話工資多和少去不了一千幾百的,沒啥用,

如果你真的是為了錢工作,那即使你進了這家公司,別的公司出的價錢比較高,你是不是要跳槽啊,當然不是,做人不能為了錢而工作,

所以對於職場剛畢業的人,不要去看重工資,沒有用,任何一家成熟的公司,他開出去的工資肯定要你付出對應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剛畢業的人你又沒有什麼能力,也就是說沒有附加價值太大的東西,所以你的叫價肯定是跟你的時間成正比的,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畢業五年內不要談錢,就珍惜你所能獲得的平臺就夠了,

等你以後有資歷了,有能力了,有經驗了,可以很屌的去面試,那個時候你要多少人家就得給多少,人家給不了你就乾脆就別去了。

等到你有資歷的時候,其實也不是為了錢而工作,挑合適的,有興趣的,樂意乾的事兒去做。

說一句類似雞湯的話,人工作還真不是為了錢,至少,錢不能放在第一位。如果參加工作,把錢放在第一位,你會很痛苦,日子會過得很糟糕,心情會很差。

作者:張澤鋒,資深企業財務管理顧問,財務管理的實戰派專家,財務職業成長導師,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提升財務和職場能力,晉升加薪有套路,請私我】


張澤鋒


面試時與應聘者談薪是HR在薪酬談判時提前掌握主動權的一種做法。

做的好的話,會使面試順利的應聘者有理性的薪酬期望;反之,則會讓應聘者提前放棄繼續面試的意向。下面就面試時和候選人談論到薪資的幾種情況做分析應對。

1、初試就被候選人問到工資範圍怎麼辦

根據崗位層級高低來決定。

①對於基層普工崗位,沒有辦法改變的工資情況,可以直接在初試中被問到就給與明確答覆,提高效率,避免浪費時間。

②對於職員、主任/主管、經理、總監、副總裁這類人員的薪資,建議根據應聘者的素質、經驗、技能來做統一判斷後,決定是否透露一個寬帶的薪酬範圍,必要時可以適當拉寬薪酬區間,避免錯失優秀應聘者和造成公司薪酬真實信息洩露。

2、面試通過面試後問薪資怎麼辦

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應聘者面試時,需要利用面試工具,提前瞭解到應聘者之前的工資水平、收入構成,面試時瞭解候選人的期望薪酬。

②儘量不要第一時間談薪

在面試結束後,出於薪酬的保密性,建議和候選人電話談薪。要有面試是面試,談薪是談薪的意識。

3、面試過程中不注意,必須要和應聘者談薪酬怎麼辦

①瞭解應聘者之前公司的規模、產品、公司地位,做到前面說的知己知彼

②就自己公司的優勢、劣勢,應聘者的優勢、劣勢,如果加盟公司有哪些發展機會和職業威脅做一個SWOT分析,問應聘者關注的最重要的三點是什麼並排序。通常出於面子,很多人不會把錢放在第一位,會說成是平臺、發展等。可以告知應聘者他的薪資要求在公司的薪酬範圍之內,不用擔心。

以上是一些潦草的思考,希望有幫助~!


Floydhr


嚴格來說,不能寄希望於通過談薪資把薪資拔高到一個不可能的水平,談薪資只是把薪資談到一個合適的範圍,談的功能主要是在這個範圍內得到一個高位值。

求職面試的薪資確定本質由行業水平、候選人自身實力以及其以往薪資水平、還有一定合理的漲幅所決定。

行業水平決定了你應聘的崗位再整個行業的範圍,並且這個範圍一定集中度會很高,低於這個值的公司很難招到人,最後公司會做不下去,高於這個範圍的公司會有一些,但是是少數。大多數公司就決定了行業整體薪資的合理範圍,每年人才的流動也都影響著每個企業的薪酬政策,這些政策最終都把各個公司的範圍牢牢的限定在一個共同的範圍內。

自身實力及以往薪資則是候選人在行業限定的薪資大範圍內,去錨定你當前是在行業裡面什麼位置,包括能力的位置、薪資的位置。這個位置決定了企業會把你等同的放在企業裡面看,你能出在同崗位、同級別什麼位置,進而得出一個更小的適合你的範圍。存在著一種情況,自身能力和以往薪資不匹配的情況,比如一些大廠出來的薪資很高,但是實在能力有限的,這種屬於典型的“錯把平臺當能力”的代表,其高薪資並不是自身能力的報酬,而是可能因為背景因素進入到大平臺享受了大平臺所劃定的薪酬範圍,即便在範圍的靠下區間,出來也比行業內平均薪酬範圍要高,這樣的人群要麼不要跳槽,要麼做好準備降低,要麼碰運氣。

合理的漲幅則是所有的企業都認同員工跳槽,在員工的工資上實現一定的漲幅是合理的。而漲幅比較能夠被接受的範疇是20%以內,一萬塊工資要價1萬2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以往表現很優秀是績優股、潛力股那麼漲幅到30%屙屎可以理解和接受。再者如果是非常稀缺的崗位,那麼漲幅也有翻倍的情形,比如前幾年開發崗位很稀缺從互聯網一家大一些公司跳到另一家稍小一點的翻倍很容易。

這些是企業定薪的底層邏輯,掌握到這樣的邏輯,那麼談薪的時候其實也就有了出發點。

談薪前先環顧行業,同崗位大概是什麼價碼、自己在什麼位置、還有多上提升的空間、理性的漲幅範圍是多少、要價多少、底限多少,答案就這樣出來了。

所以在談薪資時候,一方面表現出要價的理性,要提出自己以往薪資(包含各項浮動收入、非現金收入、甚至一些性價比參考項如作息時間、加班、福利等)、以往級別、以往表現,同時也要表現出自身對於薪資思考的邏輯性,理性的依據是因、合理的漲幅就是果。

以此提漲薪要求,HR會根據公司情形判斷,給與薪資標準,根據自己心中最佳數值和最低要求來衡量談判即可。

以上觀點,請參考。 還請不吝點贊關注,給你更多職場方法論。職場教練李麟,十四年人力資源老司機,生涯諮詢師、管理諮詢師,職業伴侶,用過都說好。

職場教練李麟


關注漫遊君,給您不一樣的解答!


曾幾何時,有人告訴我們:

【面試不要談工資】

【面試要回避談工資】

‖!!!!純屬扯淡!!!!‖

‖!!!!大膽說出你的薪資要求!!!!‖




一、不談工資,勉強適用於應屆畢業生

以前,總有人給我們說,面試時,不要談工資,被問到就說:“公司應該有它自身的制度!公司應該有他自己的一個水平!”反正就是不回答自己要多少!

然後等對方拋出給多少錢,自己抉擇!被動抉擇!

初入職場勉強可行。

初入職場,靠自己找工作,不容易,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社會經驗,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積累經驗才是重點,家裡面沒人要你養家餬口!

二、大膽說出你的薪資訴求

【漫遊君主張開門見山,提出理想薪資】

但提出之前,要收集這些數據:

①該地區,同等崗位工資水平!

②該公司招聘顯示薪酬單位比如10000-15000(面議的無視此條)

③自我評估,在應聘崗位上屬於上、中、下哪個水平

④公司有哪些福利待遇(各種補貼?五險一金?雙休?旅遊?年終獎?提成?)這個是面試者可以提問的!

小結: 結合自己的心裡價位,與上面四條進行分析,得出一個自己最終的心裡價位!

【大膽的告訴面試官!不要退縮!不要怯懦】



三、員工工資最終確定流程

【第一步】人力資源面試,得到一個初步薪資訴求

【第二步】部門領導或者上級領導複試,判斷應聘者的各方面能力,大致價位!

【第三步】如果覺得應聘者還行,就會讓大領導面試(純屬認人用,以免見了大領導不認識)

【工資最終確定】中層領導+人力資源討論,得出一個公司最終給出的薪資,應聘者覺得沒問題,OK,工資敲定!


四、注意事項

【不要好高騖遠】

很多人自我感覺良好,高估自己能力,面試時吹得天花亂墜,工作沒幾天就走人,個人與公司的成本都高!

‖落落大大,有氣勢,不卑不亢‖

一句話,要有精神面貌,論氣質的重要性。面試者的水平在當前階段只能展現在談吐與精神面貌上!所以,談工資一定不要躲閃,不好意思,要理直氣壯,不卑不亢,我就值這麼多錢!

【人力資源並不專業】

人力資源對於招人,可能是專家!

察言觀色對於普通人,可能是專家!

但對於公司所在的行業,他們多半也是一知半解!

所以,和人力資源面試時,不用和他們過多介紹你一些技術上的東西,留著給後面面試你的上級領導講!

【入職的時工資很重要】

面試時談的工資,一般情況下,一年之內是不會變動的!千萬別一時退縮,委屈自己!

面試時談工資容易,在職時漲工資,千難萬難!

【工資不是求來的】

很多小夥伴怕找不到工作,怕失去機會,於是就妥協了!

‖當工資遠低於自身水平,為什要妥協!‖

‖有能力的人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企業也難招到合適的人】

如今工作難找,但是企業招合適的人也難

能力、人品,繞不開的坎,與企業契合度高的人,很多是企業培養的,外招很難!所以,如果應聘者認為自己符合對方要求,大膽說出你的訴求!

【做人在先,做事在後】

人品在先,能力在後!當然這是後事,但是這也涉及一個領導信任、工資增長、崗位升遷的問題!


分析到此結束!

總結:①綜合各種條件分析

②大膽說出你的工資


漫遊君



對於求職者來說,找一份工作就是為了能夠得到相應的薪資報酬,從而來過數與自己的生活,對於薪資報酬,這是大多數求職者的終極目的,對這個問題最為關心。而在實際的求職過程中,求職者越是表達出想知道薪資待遇的心情,招聘方越是遮遮掩掩轉移話題,一般不會給出太明確的答案。甚至有些強勢的公司招聘人員的時候根本就不跟你說具體的待遇,而是把你符不符合他們的招聘條件作為首要,讓你產生緊張的心情,從而產生錯覺就是,希望公司錄用我,而忘記考慮薪資待遇的問題。



說以下幾個方法,在詢問薪資待遇的時候能夠簡單一些。

第一:要與招聘人員搞好關係。意思不是讓你私底下巴結他,而是在他招聘時,第一時間聯繫你的時候,你就應該對他們的態度好一些。因為會有很多招聘人員碰壁,這時候你如果對他語氣委婉一點,耐心一點,他們會很願意跟你溝通。



第二,要注意詢問的技巧。一般不要吞吞吐吐,大方一點面帶微笑問出來:請問咱們公司這個崗位的薪資待遇怎麼樣,比如像我這樣的條件,每個月去掉五險一金,能拿到手的工資大概是多少。第三,可以先打聽一下你前面面試的人,給她什麼樣的待遇,在對比一下你倆的條件差別,就大概分析出來,就算沒有具體的數字,也大概會有個眉目。


因此在問這種敏感問題的時候,不要把他當做是敏感問題,因為這是作為求職者你理所應當知道的信息。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所有看法,希望對題主能有幫助,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一起討論。

這是上啥班的第1044條原創問答。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App


作為一名人力資源招聘方向的從業者,給大家一些關於如何和HR談薪資的建議:

1、時間上:面試當中談薪資不恰當。

其實有過面試經驗的小夥伴都清楚,面試過程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因而企業很少會在面試中便直接給到員工確認的offer以及薪資,而是會在冷候選人兩三天之後再給到候選人一個準確的答覆。因而在面試的過程中,如果不是企業方提起,個人不建議主動提薪資的問題。當然,企業HR可能會在面試的最後詢問一下你當下的薪資以及你的薪資期望。你只需要單向回覆即可,勿反問對方可以給自己提供多少薪資。如果對方對你比較中意,會再次打電話給你專門就薪資進行溝通。

2、方式上:不建議自己先拋底。

薪資談判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雙方博弈的過程,雙方心理都有一個底線,就看誰的底線更低了。在談薪的過程中,儘量把自己當前的薪資情況以及各種寒酸向企業娓娓道來,但對於具體自己期望多少,可以暫時先不透露給對方HR。如果對方的HR能力水平比較低,他們可能會先拋了自己的底線,給到你一個超過你預期的價格,那對於你而言自然是歡喜的;如果對方實在需要你先把你的個人預期反饋給他,則可以用以下的方式給予答覆:我目前的薪資是XXX萬,這兩年企業效益好,每年的漲薪幅度在公司內部也比較高,我瞭解了一下外部的一些行情,按我這樣的情況外部大概薪酬都在XXX-XXX之間,因而我期望能夠在此範圍內。至於具體的,請你們酌情評估一下給到我一個反饋。

3、內容上:建議增加一些外部客觀原因。

在談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藉助的因素包括:離職後年終獎的損失、跳槽的風險成本、城市物價、房貸(車貸)、要考慮租房、交通、周邊同事的薪酬、外部其他企業給到的薪酬等方面。在和企業HR談薪的時候,可以從以上幾方面來給企業HR打一個組合拳。當然溝通的措辭也是很重要的,不要顯得沒有迴旋餘地,要試圖讓對方走進自己的視角里來為自己考慮薪酬。

以上,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