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步驟,讓農莊“特產店”銷量大幅增長

導語:

農莊特產商店曾被寄予厚望:

遊客來這裡買了之後,回家覺得好吃,還會第二次來,或者在網上下單購買。逐漸地,農莊的特產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品牌。

然而,冰冷的現實是:很多遊客壓根不願意進特產店。更別提第二次購買。

今天我們聊聊,社交電商背景下,農莊特產店該如何操作?

如何吸引遊客進店?

我們都知道把商店放到人流量大的地方,甚至不惜安排遊客離園時必須經過特產店。但問題是,遊客壓根不願進店,或者進去了瞄一眼就走。why?

1、 門臉和櫥窗做得太土。既沒有展示出一個清晰強大的賣點,也沒有給顧客一個進來的衝動理由。

門頭不一定高大上,但一定要醒目個性,有網紅範兒。讓顧客即便不買東西都想進來,甚至主動在門口拍個照。永遠不要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雷鋒同志做好事還要拍照呢。

2、 店鋪內部裝修太LOW。坦白講,農莊商店的產品也都不算便宜。如果裝修成雜貨鋪風格的特產店,遊客門口掃一眼,也就沒有進去的慾望。

3、 欠缺“臨門一腳”。很多時候遊客就是在“進或不進”之間徘徊,這時,如果門口有試吃品,或有服務員邀請免費試吃,遊客很大概率就會進來看看。

五個步驟,讓農莊“特產店”銷量大幅增長

“中國特色”農場商店

五個步驟,讓農莊“特產店”銷量大幅增長

景區網紅商店“蘇小糖”

如何吸引遊客購買?

為什麼很多遊客路過特產店,進去瞅瞅立刻就出來,生怕被搶劫似得?

1、售賣產品主題與農場主題不吻合。物質過剩年代,購買更多是場景下的情感(衝動)消費。小豬農場賣雞蛋,你把雞蛋說得天花亂墜也沒用。

2、沒有把產品融入到消費和體驗場景中。在海南香世界莊園,他們免費送就餐的客人喝香草茶。客人覺得好喝就會問服務員,服務員會拿著盆栽過來介紹。最後好多客人走時候會買香草茶甚至盆栽。

再比如,他們促銷香氛手環和戒指時,服務員每個人都會佩戴。客人聞到香味就會諮詢,這時就有了詳細推介的機會。

3、包裝太LOW。包裝不是成本,是品牌營銷。啥都不缺的年代,獨特的IP設計才能給人一點點印記。見過好多農場的包裝設計,就是打印店的免費設計師做得。這種省錢,是最大的浪費。

4、服務員不夠專業。要麼太熱情,要麼愛理不理。主動上來迎接客戶,親切地推薦產品,這是基礎動作。更關鍵的是,前三句話要能清晰地描繪出產品的賣點。筆者在很多農莊親測過,只有一家做到了。

5、賣點渲染不夠。其實,不僅服務員不知道賣點,連很多莊主都不知道自己的核心賣點是什麼(生態無公害已經不是賣點,至少這句話不是)。真心建議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優勢,然後做成海報或者視頻,反覆在店門口和店裡展示。

這些其實也只是最基礎的工作。門店銷售是個很專業的學科,諸如店內音樂、燈光、溫度、味道、顏色等店鋪專業知識,我們還都遠遠談不上。

五個步驟,讓農莊“特產店”銷量大幅增長

“蘇小糖”的店鋪陳列

如何留存客戶?

農莊畢竟是個超低頻的消費空間,所以,要想讓遊客產生重複購買,讓其轉到線上就是必經之路。

轉到線上不是讓其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而是關注“官方個人號”。農莊需要建立一系列官方名字的個人號,方便後期關係維護。(如果這點不理解,這篇文章不適合你)

如何吸引添加個人號呢?常用的有幾個規定動作:

1、收銀臺上的引導添加海報。海報需要符合以下幾點:設計要吸引、規則要簡單、擺放要易見、文案要動人;

2、給導購員和收銀員一定的獎勵激勵;

3、送!送!送!可以送我們的門票,也可以送我們的一些邊際成本低的所有娛樂產品。

4、更關鍵的,導購和收銀員還要加上類似話術:以後常關注我們朋友圈,經常會有一些非常優惠的信息。如果覺得好,下次微信聯繫買,還有特殊優惠。——這樣就能減少刪除率。

如何維護老客戶?

用戶結賬後不是服務的結束,而是一個開始,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次性客戶,而是客戶的長期復購。

很多農莊都在拼命加粉,但後續沒有其他跟進和互動來觸達客戶,自然容易慢慢流失。如何維護客戶?同樣分享幾個常規動作:

1、 給客戶加標籤。第一次購買時,他購買了什麼產品?以後互動時,他關注什麼?有沒有孩子?多大年齡?等等,標籤越細越好。

2、 不要拼了命地只顧發廣告,只會讓別人把你拉黑。個人朋友圈,是一個塑造人格的地方。你不僅是個賣產品的,更是一個積極向上、對農莊充滿熱情、生活舒適愜意、工作認真有匠心、每天要接待很多遊客、心思柔軟治癒系、顏值頗高又神秘……的樣子。

3、 把朋友圈當做自媒體來運營。剛才我們講,要建立官方個人號。這個號的朋友圈,我們要精細化運營,每天發幾條,什麼時候發,發什麼內容,都要精心設計好。

4、 跟客戶保持互動。經常性地給客戶點個贊。如果遇到客戶生日之類的,送個小禮物,或者邀請來農莊過生日給優惠等等。

當然,這些都需要有專人來維護。不捨得花精力,也就難以取得回報。

官方個人號如何運營,歡迎參考我們之前的一篇文章《增設這樣一個崗位,農莊至少提升30%客流量》。

如何線上裂變擴大客戶群體?

農莊的遊客畢竟數量有限,要想擴大消費群體,我們還需要在線上進行一系列裂變操作。

比如,我們可以建立快閃群。在有新品上市時,我們確定活動主題後,通過朋友圈裂變讓客戶拉朋友進群,搶紅包,送福利,然後在快閃群活動中採用【序號+收貨名字+購買數量】的訂單接龍方式進行渲染。

當然,這個快閃群在活動結束後就會解散,防止群變成垃圾群,影響用戶體驗。下一次活動再重拉新群。

再比如,我們可以適當開展抖音直播,找一些農莊的美女粉絲替我們代言,走進直播室介紹我們的產品。然後吸引粉絲進群,再轉化到官方個人號上面維護。

五個步驟,讓農莊“特產店”銷量大幅增長

案例分享:蘇小糖

廈門有個品牌,叫做蘇小糖,是專門在景區開店賣伴手禮的。主營牛軋糖、袋裝花茶、鳳梨酥等等,產品包裝精美,適合送人。

我們都去過不少旅遊景區,景區門店都賣些什麼東西,就不用描述了吧,更別提門店裝修了,不宰客就已經很良心了。

蘇小糖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的門店裝修風格特別精美、吸引眼球。但是我們知道,旅遊景區生意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生意,這就對了蘇小糖的復購造成了很大的挑戰。

剛開始,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就引導消費者添加微信好友,告訴消費者可以查詢商品訂單、確認收貨信息。顯然,這並不是個有吸引力的理由,逐漸他們的運營就擱置了。

經過一系列的迭代,蘇小糖採取線下調研,再引導線上的方式搭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方案。

他們對線下門店微信私域流量營業額目標拆解,比如顧客逛街的時候路過門店,他們就會測試進店率,顧客進去之後,他們又會測試進店之後的成交率,以及在收銀臺支付並加微信的比例,逐漸形成一個流量漏斗。

在引導顧客添加微信後,他們進一步精細化的運營,提高復購的同時,還會引導顧客裂變目標。以疫情期間為例,他們的店長在朋友圈經營自己的人設,曬出用一款白桃烏龍花茶製作的戚風蛋糕,實時數據顯示,烏龍茶的銷量在半天的時間內持續增長。

得益於私域流量的運營,已經有20萬人添加蘇小糖的微信,預計到2022年,這個數字將提升至500萬;2018年線上整體業績不到200萬,2019年整體業績相比於2018翻了五倍。

最後我想說的是,以上所有小辦法,都是基於“產品好”的基礎上。如果我們產品不夠好,那麼宣傳越多,口碑掉得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