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常年穩居第一,北大學霸自述:曾是差生,靠這3點逆襲

"證書放在那裡,紅紅的,多好看啊…"

說這話的,是一位名叫楊慧琴的學霸,於她而言,獎學金、證書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她獲得過"北京市十校聯盟演講比賽"總冠軍,還曾在"美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省化學競賽"、"全國大學生金融實戰演練賽"等比賽中斬獲一等獎。

成績常年穩居第一,北大學霸自述:曾是差生,靠這3點逆襲

在同學眼中,她是賽場上的常勝將軍,是學習上的"東方不敗"――從初二到高三,她從未當過第二,一直是班級裡的第一名,後來更是憑藉輝煌的履歷和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北大。

然而,別看楊慧琴如今很優秀,其實,曾經的她,也是一名妥妥的學渣――小時候調皮搗蛋愛打架,考試總考低分,周圍同學都考九十多分,她卻只能考七八十分。

但後來,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引領下,她成功逆襲為學霸。

那麼,從"調皮搗蛋愛打架""數理化全面開花",楊慧琴有哪些學習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成績常年穩居第一,北大學霸自述:曾是差生,靠這3點逆襲

一、把試卷"做穿"

楊慧琴說,很多人都認為"多做題"才是提高成績的"不二法門",但這種錯誤的學習理念其實誤導了大家。

細究之,原因很簡單――高中知識點並不是很多,很多題目反反覆覆都是圍繞同一個知識點出題。所以,只要將母題研究透,其它的題目便可迎刃而解。

然而,很多同學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導致自己努力了很長時間,成績卻依舊不見起色。

具體方法的話,大家不妨試試以下幾點:

1)做題前:不要急於做題,要先仔細思考兩分鐘。

找出題目的各種隱含條件、知識脈絡等等,待腦海中確定瞭解題思路以後再做題。

成績常年穩居第一,北大學霸自述:曾是差生,靠這3點逆襲

2)做題後:將題目適當做出些許修改,比如數字、條件等等。

目的也很簡單,通過舉一反三,驗證自己是否真正的掌握了相關知識。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並不一定要把答案真做出來,這樣做只是為了拓寬思路而已。

3)講給同學聽。

不難發現,在給同學講題過程中,往往能發現一些"知識新大陸"。比如,之前自己覺得一些模稜兩可的知識,在給同學講解完之後,反倒變得更加具體通透了!

現代學者教育家馬寅初說過:"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鑽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

同樣的,把試卷"做穿"也是高效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

成績常年穩居第一,北大學霸自述:曾是差生,靠這3點逆襲

二、把腿"盤酸"

很多同學總是抱怨說,自從上了高中以後,背的知識是越來越多了,文言文、單詞、課文、公式……

然而,知識多,時間卻總是不夠用。對於此,楊慧琴說她會在每天晚上8:00~10:00"把腿盤起來"去背誦語文、英語等一些需要記憶的知識點。

一則,在每天晚上8:00~10:00這個時間段,人的記憶力會比較好,相較其他零碎時間,更容易記住一些知識;

二則,"把腿盤起來"更容易打通腿部的筋絡,使血液集中在上半身,加大大腦的供血量,從而更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成績常年穩居第一,北大學霸自述:曾是差生,靠這3點逆襲

三、把考綱"研究穿"

在楊慧琴看來,研究考綱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也是學生學習的必備技能。

因為相較於那些學不完的教科書,做不完的練習集,考綱反而是最簡單、最明瞭的指南,它能幫助大家準確把握高考考點所在,幫助大家合理規劃時間,以防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知識點上。

研究考綱時,應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1)掌握公式、定理、概念等基本知識。

2)熱點狂練。

研究近五年全國高考卷的出題規律以及高頻考點。

3)"冷熱兼顧"

在研究高頻知識點的同時,還要重點關注考綱中的新增內容。

比如數學中的"框圖"、"算法"、"條件概率"……

4)瞭解創新題型的出題思路

創新題型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信息比較開放。所以,千萬不要糾結於某一個特定題目不放手,而應該重點關注老師的出題思路。

米南德曾言:"學會學習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相信大家在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後,也會變成一個"在學習中獲得幸福感"的人!

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