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保存量拓增量 穩就業穩人心

就業,一頭連著企業運營、宏觀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民生冷暖,穩就業既是穩經濟、穩社會,也是穩民生、穩人心。如何在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恢復生產、促進就業,讓群眾在疫情過後亦可安其職、樂其業,這是對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針對部分企業缺工嚴重、穩崗壓力大和重點群體就業難等突出矛盾,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穩就業要強化政策支持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各省政府辦公廳紛紛推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一系列穩就業政策。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就應對疫情衝擊,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明確一系列政策措施。3月27日,為阻止經濟繼續下滑,防止短期經濟大震盪演化成長期經濟困難,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

為了幫助部分受疫情影響面臨困境的企業渡過難關,2月17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用工的工作措施》,推出八大舉措。3月9日,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財政廳、稅務局出臺了《西藏自治區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實施辦法》,明確了階段性減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的單位繳費。3月27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圍繞全力推動安全有序復工返崗等9個方面,出臺25條具體措施……

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的實施意見和具體措施,理清了當下穩就業助力經濟恢復有效運行和抗擊疫情兩手抓、兩手硬的思路和行動方向。

保存量關鍵在穩企業 保復工

企業在,崗位就在,穩住就業基本盤,企業是關鍵。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部分企業物流受限、原材料供應短缺、資金壓力比較大,生產經營困難增加,穩崗壓力加大,甚至有的企業出現減員、裁員的苗頭。

《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不少支持企業的新舉措,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供氧”“輸血”。例如,《意見》要求在前期擴大中小微企業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受益面的基礎上,對那些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返還標準由原來的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提高到最高達100%,對湖北可以放寬到所有企業。截至3月24日,全國已有146萬個企業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返還222億元,惠及職工4951萬人。再如,《意見》要求加快實施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特別是要抓好社保費階段性減免等政策的落地。為此,人社部建立了日調度制度來督促這項政策的落實。目前,全國各地都已經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

據統計,2月份共為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總共1239億元,預計2-6月份減免額度將超過5000億元以上,實際執行的效果可能會超過預期。3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表示,今年1-2月份,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

打通堵點,保復工就是保就業。從點對點接送員工,到全力保障企業防疫物資,再到協助解決物流、配套等難題,各地迎著問題上,著力系統幫,在抓好疫情防控基礎上,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截至3月2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為98.6%,人員平均復崗率為89.9%,中小企業復工率已達到76%,3月份以來日均升幅在1個百分點左右。

拓增量關鍵在壯大新動能 開發新崗位

疫情對傳統消費和產業造成了較大沖擊,但壓力之下也蘊含潛力和機遇,新產業、新業態帶來新就業崗位。疫情期間,數字經濟格外亮眼——“宅經濟”受熱捧,“不見面”業態成時尚。大數據、雲計算、智能製造、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潛力和良好發展勢頭,為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開拓了空間。

山東集中培育線上零售、在線教育、網絡培訓、居家辦公、遠程服務、虛擬會務等功能性服務平臺企業;湖南省新增1000萬元獎補資金支持創業載體建設;上海將研究制定全市在線科技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西藏90家企業近日共獲得543萬元科技創新券資助,同時還有38家科技創新服務機構獲認定,將為已申領到科技創新券的科技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提供創新服務……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到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各地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向新經濟新動能要紅利,為新崗位拓空間。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只要各地各部門落實“政策包”,打出“組合拳”,保存量、拓增量,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繼續不懈怠、不鬆勁,抓緊抓實各項穩就業工作,就有信心有能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中國西藏網 文/李元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