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需要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他們不需要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一路上拍的

這個動圖是在去火車站的路上拍的。

每一次看到落日都會覺得心情很好,那天的落日撲面而來,衝散了離家的不捨。

11號看到朋友發了在火車上的動態

“現在可以走了嗎?”“可以了啊,去社區報備一下,開一個健康證明”

第二天早早起床,洗頭換好衣服去社區拿到健康證明,買好了15號的火車票。

我是個典型的天秤座,愛糾結愛猶豫,但在這件事情上計劃好時間以後,沒有猶豫半分。

宅在家裡可以為自己虛度光陰尋找無數個聽起來十分合理的藉口,不能再這樣了,我知道自己是啥德性。

01

我表妹問我“為啥買到15號?我以為你在家焦慮的不行了,第二天就買票走呢”

“想給我爸媽一點緩衝的時間”

我剛在網上買好票,楊女士正好就走進門了。

“媽,我買了15號晚上九點的票”

楊女士手裡提著水壺,站在原地愣了一會兒,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其他時候沒票嗎?”“嗯嗯,每天就只有一趟車”

一陣沉默,“好,去吧”

楊女士沒說任何的顧慮和擔憂,平靜得讓我有些意外。

然而,她在下午出去買雞蛋的時候,給我買回了一次性醫用口罩、N95口罩、一次性手套。


他們不需要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14號早上楊女士帶著她的小羊群們溜達完回來,坐著跟我一起吃東西。


“家裡的核桃要不要帶一點”

“不帶了吧,萬一帶過去忘了吃就壞了”

“怎麼能忘了吃呢?核桃就是補腦的”

“好的好的,那帶點吧”


本打算去院子裡修剪棗樹的楊女士,選擇了在院子裡拿著磚頭砸核桃。

“把核桃砸開,你們到時候就可以直接吃核桃仁,這樣方便,你們也不會忘了吃。”

15號楊女士中午就趕緊開始張羅著做花捲,因為我說想帶些花捲在車上吃。

做好以後,給我裝好放到書包裡,叮囑著帶這帶那。

出發前,楊女士做了麵條,理由是吃麵條不會餓的很快,上車就可以不用吃晚飯了。

媽媽做事情永遠是這樣的細緻周到。

02

之前老王也為我和我哥砸過核桃,然後寄給了我們。

雖然當時的包裝略顯粗獷,但為了表揚老王這突如其來的愛意,我還特意為他發了條朋友圈。

和楊女士砸核桃的時候,老王正好結束值班回來了。

搬了兩個板凳,坐下跟我和楊女士一起弄核桃仁。兩個板凳一個是老王自己坐,一個是他拿給楊女士的。

我,沒有。


他們不需要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在我眼裡,老王向來不是一個柔情的人,我們經常打打鬧鬧,但是從未聽他說過一句煽情的話。

晚上,他端著碗嘴巴在喝湯,眼睛盯著電視,冷不丁地來了句“不想讓這個丫頭走了。”

聽到這話,我很驚訝地回頭看他,他裝作沒講過這話一般地繼續看電視。

我追問“為什麼不想讓我走了?”

“因為你在身邊還跟我玩,讓我覺得自己很年輕”

有次聊天說起結婚,老王用一種充分且必要以及肯定的語氣說“等你或者你哥結婚的那天,我一定不會上臺發言的”

“哎呦呦,為啥不說話,是不是怕難過的說不出話來?”

“嗯!”

我本以為他會為了保持自己威嚴的形象而極力狡辯,結果給了我一個簡單又直達人心的回答。

老王比我想象中更愛我,儘管他沒有給我也拿一個板凳。

15號一大早,老王就去車站幫忙接人了,接完直接去上班。

晚上七點,又開車送我去車站。一路上,想起這幾年離開哈密的時間不是凌晨就是晚上。

然而,每次在去車站或者離開車站的車上,駕駛座一直都是老王,副駕駛座上始終都是楊女士。


他們不需要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去車站的路上

小時候,老師教導我們要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長大後,父母在默默為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們不需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03

我想,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長大的路途中得到很多人的關照。

買好票的那天,我下午去禾子家玩,一進門,禾子跟她媽媽就跑出來迎接,熱情地招呼我快進來。

剛在客廳坐下,禾子爸爸跑過來笑盈盈地摸摸我的頭,叫著我的名字。

他們不需要教導,都是本能與愛

離開前,有人教我怎麼在火車上做好防護措施;有人叮囑我早點收拾好東西;

有人問我出發了嗎?然後祝我一路順風;有人給我塞錢,讓我照顧好自己。

每一份被給予的溫暖,都足以應對外面世界的喧囂與無奈。

希望,一直前行在溫暖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