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英語”來襲,“親子英語”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英語除了作為一門語言,一種工具,它還可以是一道關口,一個門檻。從小開始就給孩子讀英語繪本的爸媽們,不管接受不接受,一入學應試英語就來了,你們準備好接招了嗎?

有人說應試英語和親子英語都是學英語,只不過一個考試,一個不考試,差那麼大嗎?沒錯,差很大!

我們都知道,聽說讀寫是學語言的四門功課。走親子原版路線的孩子,是按照自然語言習得順序,從聽入手,把聽力輸入作為貫穿語言學習整個過程的基礎,最終聽說讀寫四大能力將得到均衡發展。而應試英語從讀入手,並且始終把閱讀作為語言學習的抓手,將形成讀寫能力強、聽說能力弱的最終結果。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是習武之人,前者從最根基的內功開始修習,然後再練外家招式,以內御外,前期發展慢而後期進展神速。而後者比較急功近利,放棄內功,直接鑽研外家招式,前期精進神速,但到後期將遇到瓶頸,最多做個小門派的掌門人,難成一代武學宗師。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你原本一直潛心於內功修煉,小有氣候,突然要你馬上改練外家功夫,怎麼辦?

背單詞的煩惱

親子英語是不強求背單詞的。在親子英語裡,聽到的單詞(聽力詞彙量)和讀出的單詞(閱讀詞彙量)是不同的。前者是通過爸媽讀英語繪本、看原版視頻動畫等方法長期積累而來,後者是通過自然拼讀把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

舉個例子,你給孩子讀一本關於鴨子的英語繪本,當你指著書上的小鴨子(注意,不是指著單詞)說 [dʌk] 時,孩子記住了,原來這種扁嘴、腳上有蹼、會游泳的動物叫 [dʌk] 。日後,當孩子學過自然拼讀後,拿到文字書,讀到duck這個單詞時,根據拼讀規則d發[d],u發短元音[ʌ],ck發[k],拼出來就是 [dʌk] ,一下子就聯繫到那個扁嘴會游泳的動物,就這樣記住了duck這個單詞。

“應試英語”來襲,“親子英語”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而應試英語不是這樣學單詞的。老師上來就告訴你duck發音是 [dʌk] ,意思是鴨子,可能還會叫孩子們一起讀幾遍,然後再回家抄幾遍。沒有音標輔助,也不學自然拼讀。事實上,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裡也完全沒有自然拼讀這項內容。這也好理解,自然拼讀必須建立在大量聽力詞彙量的基礎上,沒有大量的聽力輸入,教了拼讀也沒用。

這樣背單詞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建立單詞和中文之間的直接關聯,再由中文去關聯那個扁嘴會游泳的動物,這樣,在口語對話時,必須不斷通過中文來翻譯和中介,大幅降低思考和語言速度,最終變成啞巴英語。另一個問題是,對於沒有學過自然拼讀的孩子,記憶單詞拼寫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記的,效率極低且挫傷學英語的積極性。

支招:

分三種情況:

1,如果親子英語開始早,孩子已經有一定詞彙量並且學過拼讀,這些簡單常用的課內單詞將不在話下。

2,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一定詞彙量,但沒有學過拼讀,爸媽有必要幫一把,把複雜的單詞拆分音節,用拼讀的方法幫助孩子記憶。其實拼讀和拼音非常類似,學過拼音的孩子也可以用拼音的拼法輔助記憶。

3,如果孩子剛開始親子英語啟蒙不久,沒有多少詞彙量,也沒學過拼讀,那麼只是按照老師要求,記住每課單詞的發音和拼寫是不夠的,課後還要補聽力輸入,可以聽課文的原版朗讀音頻,爸媽還可以找一些詞庫難度相仿的繪本開展共讀,幫助孩子徹底掌握單詞,建立單詞和語義間的直接關聯(關於背單詞更多心得可參見《如何應付應試英語背單詞》)。

發音的憂慮

當爸媽還在猶豫讓孩子學英音好還是美音好,一入學,中教老師的中式發音不期而至。中教老師的發音,真的不要給予過高期望值,爸媽的擔心可以理解,比如,好不容易讓孩子練就一口標準倫敦腔,千萬別讓英語老師給帶偏了?!

再比如,爸媽在家一直採用美式的親子英語,但上海這裡小學大多用的是牛津教材,也就是英式英語(並不是說老師的口音是英音),顏色是colour而非color,get完成時是have got而非have gotten,該如何應對?

支招:

關於口音問題爸媽大可不必過於糾結,就拿超超來說,多箇中教老師(校內和校外)教過超超,他的發音仍然很標準,偏美式,有R就捲舌那種,當然也不能保證所有單詞都發得準確。我覺得,保持發音純正的關鍵,是

多聽原版音頻,保證原版輸入比重佔絕對優勢即可。白天中教老師上半小時課,孩子回家聽一個小時的原版英文故事,能做到這樣的話,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更多關於英語口音問題可參見《英音美音,越選越暈》。

語法的困惑

親子英語和應試英語最大的區別在於:親子英語源自生活,凡是在生活中存在的表達方式都是正確的,包括各種習語及俚語,都是值得學習和掌握的;而應試英語圍繞語法展開,語句結構、動詞時態等必須嚴格依照語法規則,凡是違反語法規則的都是錯誤的。

這樣就導致兩種英語學習方法上區別。就拿英語不規則動詞來說吧,所謂規則動詞就是過去式和過去分詞都是直接+ed,比如listen-listened-listened,與之相反,不符合這一規則的動詞就是不規則動詞,比如cut-cut-cut,eat-ate-eaten等。

應試英語的學習方法簡單粗暴,就是把整張不規則動詞表,像唸經一樣背下來,以備遣詞造句的不時之需。缺點是顯而易見的,當進行口語交流時,“Have you …”,且慢,趕緊回憶不規則動詞表,eat-ate-eaten,應該是eaten,“Have you eaten your lunch?”,這樣拼湊搭建語句的方法是無法應對日常對話交流的。

而親子原版路線的學習方法是,完全不需要背誦不規則動詞表,這些不規則動詞都是高頻常用詞,通過日常大量的聽、讀就會自然而然記住並做到脫口而出、靈活使用。

這裡並不是完全否定英語語法。語法通過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可以幫助外國人快速地瞭解和初步掌握一門語言,在讀和寫方面體現明顯。走原版路線的孩子,在英語輸入量不足的情況下,學一點語法也是有好處的,將加速英語學習進程;同時,學習英語寫作是肯定離不開語法的。但在聽和說的方面,語法過早的介入則可能成為學習中的障礙。

拿超超來說,進入學校後,讓他說英語會變得頗為拘謹,和外教老師視頻對話時,說Yes後必然跟著I do這種,說No必然跟著I don't。口語其實是很隨便的,就像漢語中說“吃了嗎您”,相信大家都聽得懂,練口語就不能怕說錯,一旦變得前怕狼後怕虎,還怎麼練得好口語?!

支招:

嘗試讓孩子理解,學校教的英語和爸媽讀的英語是有區別的。在學校裡,以英語老師說的為準,

把它當成一門知識來學習。在家裡,英語就只是一項工具和技能,自由地聽、隨便地說、玩耍地學,對學習英語口語的孩子來說,勇氣和自信比語法更重要。

考試的奧妙

親子英語學得溜,應試英語肯定不會差到哪兒去,但也不容易考滿分。決定最終分數的除了英語水平,還有應試技巧、生活常識、再加上一點點運氣吧。舉幾道超超試卷上的錯題來說。

“應試英語”來襲,“親子英語”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這兩道錯題就是典型的應試英語風格。第一題,問What is this?就必須用 It is 來回答,用 This is 就算錯,記得我上小學那會兒就有這規矩了,算是老祖宗訂立的規矩,是不能有一點含糊的。第二題,口語中 What can you see? I see a sheep. 是很正常、通順的問答,但是到了應試英語,因為答句裡面沒有can,所以問句就不能有can,只能是do。


“應試英語”來襲,“親子英語”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cold(冷)、sour(酸)不是靠smell(聞)可以聞出來的,所以,這裡的答案只能是nice。


“應試英語”來襲,“親子英語”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兩棲動物、昆蟲、哺乳動物……沒有點生物學知識,答這題有些難度。

再說說低年級應試英語的作文,佔分不多(就5分),但和親子英語的作文有本質區別。我對超超說,不要用沒學過的單詞,不要用課外學到的內容,也不追求什麼文采,只要沒有語法錯誤,並達到字數要求,這5分就拿下了,這就是應試英語作文的滿分之道。

支招:

不要在應試上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刷題或做試卷之類。刷題短期內也許會有顯效,畢竟小學英語就那麼點兒語法知識點。但長期看,還是建議走原版路線,把刷題的時間用在加強聽力輸入、親子共讀上,將在未來收到顯著成效,現在中考高考都有英語聽說測試,學英語忽略聽說,遲早是要還的。

結語

在我國現行的教育框架下,應試英語的大方向一時半會兒難以改變。對於已經在開展親子英語的爸媽們,還是要以原版路線為主,對於應試英語的態度,應該秉持兼容幷蓄、揚長避短的態度,認識到應試英語和親子英語之間的差異,不懼短處,取其長處,以補充親子英語的不足。

就好像氣宗、劍宗是華山派的兩個分支,目的都是習武,殊途同歸,只有採取兼容幷蓄的態度,才能最終把華山派發揚光大。

好了,不要再過多地詬病應試英語了。話說回來,如果沒有應試英語,如果英語不加入高考中考期末考,你還會有那麼多熱情和耐心去開展親子英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