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警惕全球粮食危机爆发


灰犀牛?警惕全球粮食危机爆发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之际,除了公共卫生类用品和药品短缺外,粮食供应安全问题也渐渐浮现出来。多个国家对农产品限制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也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他呼吁,全球须立即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


应对粮食危机,多个国家叫停粮食出口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3月28日,埃及贸易和工业部长内文·贾梅决定,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据媒体报道,除了埃及之外,限制农产品出口的国家有越南、哈萨克斯坦、泰国、塞尔维亚等。其中,越南令大米出口商们至少到3月28日之前,都暂停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哈萨克斯坦将对11种农产品实行限制出口;泰国3月26日起对鸡蛋进行为期7天出口禁令;塞尔维亚也已宣布暂停出口葵花籽油等农产品。

最早宣布出口粮食的国家越南早在3月24日,海关就宣布从零时开始,各种大米产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越南是国际上的大米出口大国,是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的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

越南虽然是大米出口大国,但是本国的库存并不多,当前越南的大米库存仅为100万吨,在当前的形势来看,对越南确实是压力不小,而越南准备在6月15日之前储存19万吨大米。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食品,食品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也认为,如果后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将是大概率事件。

程国强认为,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加之部分国家蝗灾影响粮食生产,有可能会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形成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效应,导致国际粮价飙升。

日前,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官方网站上,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Maximo Torero Cullen特别发文,陈述如何减轻疫情对全球农业和粮食系统的冲击,其中强调了全球贸易必须持续开展,同时要着手加强紧急粮食援助能力,并完善脆弱人群安全保护网。


中国自给率较高,目前暂无需担心


有外界声音担忧中国的供应或将受到影响。在国内许多专业人士看来,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也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手上依然有不少应对的"王牌"。


灰犀牛?警惕全球粮食危机爆发

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即便不进口也不会影响供给。这里要感谢袁隆平院士。

同时,我国拥有完备粮食储备调控体系。近20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从目前来看,我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无论中央储备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裕。第一财经的报道指出,截至2018/19市场年度,中国期末水稻库存约1.15亿吨。据此,在不进口的前提下,此规模可以供全中国人民可以吃9个月。

并且,今年春耕形势良好,夏粮丰收有保障。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地正在全力组织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

我们国家一直坚持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是非常具有战略思维的,在和平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我们所需的粮食,但是一旦在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耕地可以保障我们粮食自给自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