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富鋰鹽湖鋰來源研究獲進展

據中科院網站3月31日消息,鋰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和戰略資源,在21世紀備受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鋰電池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中的應用,其作用更為凸顯,目前國際需求量以每年7%~11%的速度持續增長。鋰也因此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能源金屬”及“二十一世紀的清潔能源”。預測未來鋰將和現在的石油一樣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鋰資源主要賦存於鹽湖和花崗偉晶岩礦床中,其中鹽湖鋰資源佔全球鋰儲量的69%和全球鋰儲量基礎的87%。我國具有豐富的滷水鋰資源,含鋰儲量位居世界第三,主要分佈於青藏高原的柴達木盆地和西藏扎布耶湖,其中柴達木盆地鹽湖鋰鹽資源十分豐富,儲量佔我國鋰資源總儲量的80%以上,世界鹽湖鋰總儲量的1/3。因此,柴達木盆地鹽湖鋰資源的地球化學成因和物質來源是實現柴達木盆地鹽湖鋰資源的可持續、綠色發展的必需條件,也將對我國鹽湖大規模產業的穩定生產和發展起重要作用,促進我國鹽湖資源的整體可持續開發。

最近,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表過程與化學風化實驗室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對柴達木盆地典型的31個鹽湖樣品進行系統採樣和分析,首次系統獲得柴達木盆地鹽湖鋰同位素的數據。

數據顯示,柴達木盆地鹽湖鋰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呈現了明顯的三個分區,每個分區的鋰同位素差異明顯。通過進一步對柴達木盆地構造等數據進行討論,揭示出柴達木盆地的構造是造成鹽湖鋰同位素差異的主要因素(如圖)。

柴达木盆地富锂盐湖锂来源研究获进展

柴達木盆地西部鹽湖是中國目前主要的鋰礦開採和加工區,文章重點對該區域鹽湖鋰的來源進行深入討論。通過不同樣品(熱泉、河水、岩石、湖水和晶間滷水)的綜合解析,發現該區域鹽湖的鋰主要來自可可西里地區的熱泉通過洪水河系源源不斷地供給。

該研究還根據計算,獲得察爾汗鹽湖別勒區灘段是富鋰的尾閭鹽湖,其地下鋰資源豐富。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鉀肥的生產可能需要抽取別勒灘區段地下滷水,因此文章建議在察爾汗鉀鹽擴大生產的過程中,企業一定要考慮調整生產方式,避免因生產鉀肥將寶貴的鋰資源浪費。

該項研究得到鹽湖化工-聯合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項目的聯合資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