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將會是怎麼樣的一年?還有希望嗎?

happy耶1234


你好,很高興能和你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2020年將會是怎麼樣的一年?還有希望嗎?

2020年,是一個與以往不同的一年。新年剛過 ,武漢新冠肺炎大爆發。全國人民開始集體開始坐月子。然後到現在全國各地都還是三級響應。等於疫情雖然可控了,但是還是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到現在有些行業或個人已經復工了,有些行業或個人還沒有復工。就是復工的,上班情況都不理想。

因為現在我們國家企業出口比例比重比較大,大部分企業都依賴出口。現在基本上企業剛剛開始復工,還沒有完全開足馬力達到年前放假的滿員狀態。隨著國外疫情的大爆發,許多外貿的正在生產或者已經在生產的訂單,都已經取消。而且國外疫情,看來一時半會兒還真不知道啥時候結束。所以對我們大部分依賴外貿出口的企業和員工來說,有的是滅頂之災,有的是雪上加霜。反正每個人都會受影響。

現在我們國家有著完整的工業產業鏈,一個行業受影響,與之相關的產業也會受影響。這樣就造成了各個行業方方面面受影響。工廠停產或者減產,個人荷包縮水,影響各個行業的消費。現在只是開始,更嚴峻的考驗還沒有到來,這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說,2020年,剛過完年,這個春節,帶來的震撼,恰似嚴冬,至於啥時候會春暖花開,短時間還不好說。不過有些行業可能會隨著疫情,訂單暴增。但是對於我們大的環境,也影響不大。

以上是個人看法,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一起探討,批評指正。

我是返鄉老青年,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謝謝大家!








老青年打工行記


2019年,經濟下行,倍感壓力,有朋友說:

19年不是最糟的,以後你想起2019,可能會覺得是好日子。

當時想,2019經濟這麼差,還能怎麼更差?

轉眼來到2020,終於明白了。

有句話,挺認可的:

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

換句話說,

沒有不好的職業,只有不夠拼的人。

2020第一季度,經濟休克,二三四季度,

還是值得期待的。

有一些行業,會復原,

有一些行業,會反彈,

有一些行業,會報復式上升。

有些外貿類企業,恢復時間會長一些。

能活著,就是贏家,就有機會。

有時想一想,做一隻打不死的小強,

也挺好的。

二十年後再回看,

你可以說:

老子就是這麼彪悍!

老子2020年都挺過來了!!


蠻媽


2020年,將是極其重要的一年!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規律和節點,這一年不僅將是世界格局的轉折點,還將是很多行業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更將是無數普通人逆襲的絕佳之年。

三大趨勢的節點在這裡交匯,必將激盪出精彩的火花。它將直接決定國家和大量企業,乃至無數個人命運。

先看國家盛衰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2018年末對華為下手?因為它已經無法面對正在形成的嶄新國際經濟格局,華為一旦掌控核心科技,必將破壞美國主導的全球產業結構,把它從生物鏈的最頂端拉下馬,然而這又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因為世界霸主的運勢是100年必生變。

每一個世界霸主的強盛時期大約都是100年,每隔一個世紀,世界就會出現一個新的霸主,沒有一個強國能夠逃脫衰落的命運,這個規律從未改變:

1450年,葡萄牙開啟了世界的大航海時代,成為世界霸主;

1530年,西班牙繼承了航海精神,取代葡萄牙成為頭號強國;

1640年,西班牙陷入混亂,海上馬車伕荷蘭稱霸世界;

172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衰落,法國開始崛起;

1815年,拿破崙遭遇滑鐵盧,英國開始工業革命建立日不落帝國;

1919年,一戰結束,巴黎和會召開,美國正式問鼎世界。

2019年,正好過去了100年!

按照世界霸主100年必生變的規律,必然有國際大事件發生,引發國際秩序的重組,美國怎麼能不著急?現在的美國就像被架起來火烤一樣,它必須做最後的掙扎。

古往今來,沒有一個失意者願意認命,但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的命運在天地規律之間,根本就不值一提。

再看行業盛衰

國家週期是100年,行業週期是20年。

這個週期非常精準,我們就以房地產和互聯網為例做一個探討:

房地產的真正起點是1998年的住房改革,從此之後房企進入快速發展時代,他們的模式是不斷的“拿地建房”,這是大建設的時代,等同於搞基建。

直到現在的2018年,各方都已經明顯感覺到這種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房企開始進入了“盤活存量”和“生活服務”的時代。

房地產從1998年到2018年,基本上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大週期,下一個時代正在開啟。

再看看互聯網行業,也是以1998年為起點,當時四大門戶網站成立,互聯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隨後又孕育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這是屬於大流量的時代,流量主導一切。

直到現在的2018年,各方都明顯感覺到流量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流量越來貴,凡是能拉到線上的都已經被拉過來了,互聯網企業開始進入“深挖用戶”和“服務實體”的階段。

互聯網從1998年到2018年,也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大週期,流量主導一切的時代已經告一段落,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

從這兩個行業的規律,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商業變化的趨勢:企業千方百計獲取客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必須擁有一種深度服務客戶的能力。

簡而言之,之前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把客戶從1000個發展成10000個,乃至100000個。而現在,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把這1000個客戶服務的更加深刻/細緻,讓他們無法避開我們,並且能讓他們自我繁殖。

未來你靠什麼立足?

從本質上來講,未來最貴的東西其實是“人”。

我們之前是不斷的吸引客戶(人),花錢買客戶(人),而今後我們必須擁有一種留住客戶(人)的能力。

關鍵問題來了:靠什麼才能留住人?靠什麼留住一個人的心?

我們必須明白:人與人之間唯一長久的關係,不是“喜歡”和“被喜歡”,不是“依靠”和“被依靠”,不是“饋贈”和“被饋贈”,而是“成全”與“被成全”,留住一個人的最好辦法就是成全他。

未來的企業,營銷變的越來越不重要,做好產品和服務才最重要。因為靠噱頭吸引別人的,一定會曇花一現;靠施捨吸引別人的,一定會被背叛,誰要是再試圖通過某種手段(比如補貼和炒作)來吸引用戶,必然失敗。

營銷的升級就像戀愛的升級:之前的你,總想花枝招展,只為了讓她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現在的你,需要千錘百煉,讓她流連忘返。

如何用你的商品或者服務成全你的客戶?這才是企業思考的終極問題。

世間過客匆匆,人們來來往往,並且頻率越來越快,比“吸引”更重要的是“留下”。

切記:“流量思維”已不再適用,未來比拼的是“留量思維”。

大真必出大偽

我們不能因為共享單車不行了,就說共享經濟不行了;

我們不能因為某些平臺跑路了,就說P2P不行了;

我們不能因為幣圈崩塌了,就說區塊鏈不行了;

因為大真必出大偽!

越好的東西,越能藏住壞的東西。

每出一個新概念,總會先被一幫騙子利用,再被一幫投機者利用,最後才能輪到一幫熱愛它的人堅守。

但時代就像大浪淘沙,歷史證明:從來沒有擺在眼前閃閃發光的金子,只有被風浪衝刷出來的金子。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很多公司倒閉了,看到很多人倒下了,就推測說經濟不行了。

因為大破必有大立!

2019年,必然會有一大批人倒下,但我們也要看到,必然也有另外一批人站起來。

前人留下的一地雞毛,往往給堅守者充當了基礎設施。

縱觀人類歷史,社會的進步根本就不是一步接一步往前走,而是每進三步就退兩步。

時代進步是允許出現曲折甚至是局部倒退的,倒行逆施者常有之,但是時代前行的大方向卻從不會出錯,每到關鍵節點,總有一個轉折出現,確保時代向前行。

再看個人財富運勢

中國社會最公平的地方在於,它每隔一段時間總會自動出現一次財富重組,就是俗話說的: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

翻一下中國歷史就知道了,那些凡是企圖把大量錢財直接留給後代,讓他們繼續作威作福的人,沒有一個是得逞的。

還可以發現:那些後人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的家族,往往都是因為傳承了愛讀書或者某個良好習慣。

所以,中國講究的不是財富傳承,而是文化傳承,比如曾國藩用一部家書,確保了整個家族的濃厚的文化氛圍,子孫後代昌盛。

所以這兩年,我們看到很多之前有錢的人都在散財,因為很多人的發家其實都是投機和變通的產物,甚至是變壞的結果。

凡是出來混,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2018年,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投機者倒下去。既然有人倒下就一定有人站起來,2019年什麼樣的人能站起來?一定是價值創造者!

你只有能創造價值,你才有存在價值。

也因此,在中國從來就沒有永恆的財富。財富的流動性,確保了中國的穩定性和公平性。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其實根本不需要擔心自己沒有財富,風水輪流轉,財富輪不到你也會輪到你的後代。

在中國只有奮鬥才是永恆的。如果用一個詞總結中國上下5000年的性格特點,絕對再也找不到一個詞比“奮鬥”更貼切!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但做好事,莫問前程。或許是我們最好的出路。

2020年,是價值迴歸年!

沒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好啤酒,但是再好的啤酒,在喝之前也要先澄清一下泡沫,不然喝下去會把自己撐著。

之前,我們為了釀出好啤酒也釀出了很多泡沫,股票/房價/虛擬貨幣/估值/市值等等,就像一個個泡沫,被我們吹的越來越大。

而2020年,一切虛妄的價值都會被打回原形。

放眼全球,現在所有都資產都在跌:A股、房價、港股、美股,油價,黃金,比特幣等等,所有的資產,一旦到了價值重塑期都會價值迴歸。




行走中的DV


2020過後將會是一個更加嶄新的一年。人嘞,又懂得了許多道理,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但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我相信人類會控制野生動物的使用量。希望也還有武漢的大街上將在次人潮擁擠,熱乾麵的門前排滿了人,地鐵擁擠得水洩不通,武漢大學的櫻花樹下站滿了人。一切都是美好的。


一個迷人的神仙


將是不斷見證歷史的一年。


雲南樓事


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經濟的發展肯定不如之前,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靠的三駕馬車,一是出口,二是基礎建設的內部投資,三是內需市場。疫情影響了世界經濟的格局,出口肯定受其影響,大幅下降。但不至於悲觀的是,我們國家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國際市場。國家也在積極響應疫情帶來的影響,推出了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幾萬億的基礎建設的投資,可以帶動很多產業逐漸復產復工中,產生很多就業崗位。經濟運行的原則之一就是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動性,就像池塘要有活水來,一切都會慢慢恢復生機的。還有一個內需市場,我們國家的內需市場估計是全世界最大的。並且這個內需市場的開發嚴重不足。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的建設,就是為了開發而打通內需市場的活力。再說,我們還有更多可下沉的市場空間。一組數據就可以說明,我們的內需市場巨大,我們國家還有十億人沒有坐過飛機。還有九億多農民生活在鄉村。還有很多很多人一輩子還沒出過自己的省份。等等。鄉村裡有很多可下沉的市場空間。一個拼多多是不夠的。2020年,雖然是經濟的寒冬,但同時也是一次開發內需市場的機會。危難對我們的考驗,從來都伴隨著機會。大的企業,可以放下臉面和尊嚴,考慮一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佈局。中小企業,也可以考慮下沉自己在鄉村裡可以發展的業務。要麼,就是廣積糧,深挖洞,緩稱王,趁此機會,對公司內部做一些調整和改進。讓公司變得更靈活,更能抵禦風險,更強大實力的積累。隨時做好疫情過後,秩序和生產恢復後,馬上可以變現,實現突飛猛進的實力儲備。

每一次的危難臨頭,其實都是一次新的機會的來臨。你可以說是行業洗牌,市場重新分配,淘汰那些在危難面前沒有實力的企業和公司。一直順風順水,沒有居安思危意識,一成不變,固守己見,對市場的變化沒有靈敏感覺得企業,這都是一次教訓,同時也是一次痛苦的轉型機會。

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去看待這次疫情,你或許會看見機會的影子!


百果味優選


希望一直都在


玉平書法


陽光總在風雨後,任何時候都要心懷希望,否則日子太難過[捂臉]


HFHLJX


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一年,不過,我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Palpitate928


逆境求存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品質,要麼自甘墮落活在最底層,要麼一鳴驚人讓人刮目相看,起點不高,就要比別人付出百倍努力,一輩子不長,活著就別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