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 昌邑市“提質增效”築牢醫保服務網

濰坊新聞網訊(記者 孫瑞榮 通訊員 劉麗麗 翟世強)“沒想到在外地就把醫保給辦了,很方便,解了報銷的燃眉之急。”近日,在濟南市長期居住的昌邑市醫保參保人徐先生通過郵寄材料的方式成功辦理了醫保報銷業務,該市“不見面”式醫保服務模式極大滿足了疫情期間參保人員手工報銷的需求。疫情發生以來,昌邑市聚焦事關群眾幸福指數的醫保服務便利化改革,創新工作思路,探索便民渠道,跑步戰疫情,用心做服務,全力滿足人民群眾醫療保障需求。

“線上+線下”,服務“不打烊”。該市在做好嚴密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統籌“線上”“線下”兩條渠道,讓醫保服務“上網”,滿足群眾醫療保障訴求。通過微信公眾號、政務網站等向社會發布“不見面”辦理倡議書、公告,開啟異地安置、轉診轉院、急診備案、普通門診簽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等經辦業務的線上辦理。開發居民醫療高血壓、糖尿病“兩病”業務辦理微信小程序,推出電話辦理模式,安排業務精英線上解答、系統查看、登記錄入同步操作,實現“無盲音、無盲區”式服務。同時,對必須現場辦理的業務,充分利用大廳窗口作用,做到人員、電腦設備、體溫檢測“三個前移”,確保業務正常受理和人員安全。2020年至今,共接聽受理有效業務電話8600多人次,辦理門診特殊慢性病896人次,轉診轉院、異地安置359人次,“兩病”維護1779人次,其中,線上受理門診特殊慢性病、異地安置、轉診轉院、急診等356人次。

“特事特辦”,開啟救治“綠色通道”。全力提升新冠肺炎救治服務水平,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實行特殊醫保支持,未參保及未辦理異地就醫的人員一律先就醫後結算,由醫保基金先行墊付費用,並對異地就醫患者報銷不執行異地轉外就醫支付比例調減規定。取消醫保支付目錄範圍、支付限額和用藥量限制,確診和疑似患者醫療費用不納入醫院總額預算控制指標,全力保障診療需求。目前,已向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預付週轉金1260萬元,累計為各定點醫療機構撥付醫療保險基金3577.28萬元。

“全天候”服務,便民“加速跑”。深化醫保“一次辦好”改革,創新辦理方式,延展服務鏈條,24小時“全天候”服務在線,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上線“郵箱辦”,及時接收參保人員異地安置、急診申請等醫保訴求,保障患者及時就醫和正常待遇享受;推行“郵寄辦”,患者將報銷所需材料郵寄至指定地點,業務科室對材料驗收,確保無誤後進行審核、撥付;開展“上門辦”,聚集建檔立卡人員,對年齡偏大、身患病疾、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實行上門服務,在家門口解決貧困人員的醫保需求。此外,積極響應、落實其他上級醫保優惠政策號召,持續強化參保人待遇正常享受,保障群眾健康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