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銷版圖解析:銀行VS互聯網巨頭

隨著3月30日晚間農業銀行披露年報,六大國有銀行以及招商銀行均披露了2019年“成績單”。各家主要銀行的基金代銷數據也呈現在投資者面前,我們從中可窺見基金代銷“江湖”之變。

一般來說,銀行是公募基金代銷的傳統渠道,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是 “龍頭老大”。最近幾年招商銀行在基金代銷領域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兩者你來我往,爭奪頗為激烈。

但銀行的蛋糕逐漸被分食。這些年,東方財富、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陸金所等互聯網平臺也加入了基金代銷戰,市場格局有了大的變化。

兩強爭霸:工行VS招行

工商銀行財報顯示,2019年代理銷售基金5892億元,較2018年減少了1789億元,降幅達23.29%。從近五年的數據看,工行2019年的基金銷售規模僅高於2016年,可見基金代銷領域的競爭激烈程度。

基金代銷版圖解析:銀行VS互聯網巨頭

招商銀行並未披露完成的代銷規模,而是首次以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披露基金代銷情況。截至2019年底,招行代銷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達2197.7億元,同比增長33.8%;代理基金收入達47.13億元。

基金代銷版圖解析:銀行VS互聯網巨頭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的貨幣基金都免收手續費,這其中就包括有申購費、認購費、贖回費等等。非貨幣基金(混合類、股票類等)申購費用更高,無論是對管理人、銀行以及理財經理的價值都更大。

招商銀行自2013年代銷基金以來,代銷規模快速攀升。除2016年是基金代銷比較艱難的一年,年初的股市熔斷和前兩個月的股市下跌,讓基金代銷規模有所下降,由2015年的6057億代銷規模降至2016年的4952億。

2017年以來,招商銀行的基金代銷規模均不斷增長,2017年、2018年的基金代銷規模分別為7055億元、7679億元。

招商銀行在業內的口碑較好,會綜合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基金經理過往業績、回撤率等指標精選基金產品。這些年在權益類市場爆得大名東方紅就離不開招商銀行的渠道助力,締造了多隻爆款基金。

此外,交行、郵儲、農業銀行等也披露了基金銷售數據。交行未披露基金銷售規模數據,但其非貨基代銷增長勢頭非迅猛,較上年增長了70.4%。郵儲銀行去年在代銷規模為738.94億元,其中非貨幣基金378.83億元,佔比超過一半;農業銀行並未披露規模,只提到主代銷基金數量和偏股型基金銷量創近年來新高,銷售非貨幣基金金額較上年增長44.8%。

渠道之變:銀行VS互聯網巨頭

銀行代銷規模的增減有各家銀行自身的戰略考慮,也有行業環境的影響,但互聯網渠道快速崛起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基金代銷版圖解析:銀行VS互聯網巨頭

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式增長,讓東方財富、螞蟻財富等迅速崛起為比肩銀行的基金銷售渠道。

僅僅去年上半年,東方財富旗下平臺基金銷量超過30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非貨幣基金的銷量佔比首次超過貨幣基金。

這些年東方財富基金銷售的金額成倍數增長,2017年、2018年上半年基金銷售額分別為1585.68億元、3025.55億元。

從代銷基金數量來看,天天基金(東方財富旗下主要代銷平臺)等平臺已力壓銀行渠道。數據顯示,天天基金代銷了139家基金公司的7000多隻基金。螞蟻財富平臺已經接入了近5000只公募基金。陸金所代銷基金數也已超過5300只。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共有158家銀行開展基金代銷業務,代銷基金數量最多的五家銀行分別是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均未超過3000只。

滬上某大型公墓基金副總經理最近在與Sir交流時就提到,這些年很多大型基金公司都成立電商部門,自建銷售渠道,網站、微信公眾紅號、APP一個都不少,但是效果並不理想,經過嘗試之後很多都放棄了。“流量完全沒有辦法和螞蟻、天天基金網這些平臺相比,而且各家的渠道都是銷售各種的產品,投資者的體驗一般。”

但他同時也表示,基金代銷從線下(銀行、券商)轉移到線上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銀行買基金的一般年紀較大,單筆金額也大,對基金產品的認識程度也深;在互聯網上買基金的很多是年輕群體,理財小白,對申購、贖回費用沒有概念。這些年輕人未來會成為購買的主力軍,已經形成了在網上買基金的用戶習慣。”

在我們看來,未來,在基金代銷市場中,互聯網渠道銷售佔比仍會上升。基金代銷業務未來的方向也將從買方到賣方到轉變,即從賣產品到給投資者提供投顧服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