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武漢市民防辦文翔支援社區“防疫”日記

【3月30日】陰

早上到了小區門口,準備在保安亭外按鍵開門,突然保安敲打玻璃,順著他的手指是要掃什麼碼。連續多天掃碼都很順溜,現在卻有點反常。身後來了個志願者模樣的女士,提示之後對我說“冇見過你咧?”真是幸運今天出門晚了,才有機會讓我一睹她蹙動的眉目。再次掃碼仍不成功,要我掃桌子上覆印的碼還是沒成功,她也沒轍“測個體溫”,這樣才算出門。以為是小區突然加強掃碼,到社區後發現進出人員都在掃碼,車輛進出也有工作人員近前引導掃碼。僅就看到的幾次,大家都能接受,哪怕進出通道一時擠了幾個人在一起。

今天星期一,以為地鐵的乘客較前兩天會多些,沒想到進入車廂就能看到空位,輕軌因為只有一站沒去坐(不過晚上明顯人多了不少,有的一排座位坐了4個人)。出地鐵站下了點小雨,時間不長。

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小蔡姐姐要去郵局,正好和她同路。昨天要買藥的獨居老人強調就著200元錢買。很快拿到三盒藥。去斜對面的郵局,小蔡姐姐拿了號正排隊,估計還有會要我先走。

銀行、郵局雖然只是少部分網點營業,已然排起隊。今天上午,武商廣場、武漢國際廣場、世貿廣場、中商廣場、漢商銀座、漢商21世紀購物中心以及楚河漢街等商業體率先恢復營業。不知道是宅在家裡久了藉此機會透透氣逛逛街,還是真的要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趕緊做貢獻?

中午走進Today,還沒開口,收營員就說“沒有米飯了”。熟悉的點只有中百羅森了。好在過早吃得好飽,慢慢過去。走進水果湖步行一條街,人是有些,有的店亮著燈但門關著。只當閒逛,走進中百生活劇場,已經拿出健康碼,誰知要另掃碼,測體溫後才能進去,沒注意到有“限流”的規定。特別看了一下肉價,比疫情初期買的確實便宜不少。4分鐘後再掃碼出來。緊挨著的中百倉儲,門口排著隊。繼續向前出步行街中百羅森就快到了,誰知這邊封了街,有個人站在花壇邊沿上,手伸過圍擋接過外面的東西。而有個老頭則在圍擋前左右晃動了幾下,回頭看到我問有沒辦法出去,回答只能回去。拍了張照片,對比2月16日拍的,迎接春節的飾物全都沒了,顯得整齊多了,雖然天陰,但兩邊樹上吐出的新綠還是很搶眼。


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27日分菜時說是4月1日前最後一次團購平價菜(肉)。當天臨下班前,網格員又開始登記沒團購過肉類又需要團購的居民。今天搞明白這是街道爭取到,為沒團購過肉類的居民“補倉”。進來兩臺冷藏車,我主要是下排骨(後來一位小姐姐上來一起下貨),另外一車則是純瘦肉和五花肉。之後是分發,今天卻創了個倒數第一,將近6點才結束。

今天辦理了兩件城市留言板的回覆。一是開發企業提出延遲某政策的實施時間,因為上級主管部門已就類似的反映給予了答覆,作為下級部門只能執行。另外一件是“建議在每年的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全城鳴響航空警報,紀念為疫情防控做出巨大犧牲與貢獻的武漢人民,共同維護這段可歌可泣的城市記憶。”(其中的錯別字未予改正)這位市民很有“眼力”,但限於權限,將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如果確有變化需要有關部門決定。

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武漢已經“重啟”,每天都不一樣

“關”久了,才體會到“武漢每天不一樣”絕不是一句口號。

武漢已按下“重啟鍵”,我們所思念的一切都要回來了。

但我們還得再等一等,等到疫情完全結束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