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復工疫情防控、大氣汙染防治“齊步走”

各行各業的不斷復工,給全區大氣汙染防治帶來了新的考驗,尤其進入春季,沙塵天氣增多,空氣質量下降,為改善城區空氣質量,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生活品質,城關區強化責任,主動作為,深入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打好“藍天保衛戰”。

春季是打牢全年大氣汙染防治的關鍵期,建築工地是揚塵防控的“主戰場”。連日來,城關區城市管理部門將建築工地分為拆遷工地、土方開挖工地和主體在建工地三類進行針對性監管,對開工拆遷至竣工、拆遷結束至土方開挖、基坑完成到主體在建等流程進行全程監控。各執法中隊堅持“提前介入、提前服務、隨後管理”原則,按照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溼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沖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百”標準監督管理轄區工地,與轄區建築工地簽署《行政指導意見書》,對所有施工工地每日進行排查,督促施工方對工地內裸露土方及散碎物料進行全覆蓋,加大灑水抑塵力度,對工地零散廢料、垃圾渣土和生活垃圾進行及時清運,要求工地嚴格按照規定生產、作業、施工;對大面積削山造地的碧桂園、銀河國際、恆大綠洲等工地加大監管力度,要求灑水車不間斷進行灑水降塵,嚴格落實抑塵措施,對裸露土方採用密度2000目以上的防塵網進行覆蓋,確保封閉嚴密,固定牢靠,避免因大風等天氣造成揚塵汙染,及時更換破損、髒汙覆蓋網,在非施工區域進行噴灑抑塵劑等防塵技術。同時,加大城區主次幹道保潔除塵噴灑工作,幹降塵隨降隨清,積土全面清理,對粘附在路面上的泥土、小石子等雜物進行刷洗和清掃。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還動員網格力量及時開展小街巷灑水保溼,執法人員對沿街門店、流動攤販、居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勸導居民和經營戶使用電、燃氣等清潔能源,減少汙染排放,開展全民洗城行動,涉農街道與村社簽訂荒草及秸稈禁燒責任書,對焚燒行為實施網格化監管。

記者在城關區政府瞭解到,為保障復工疫情防控、大氣汙染防治“齊步走”,下一步,城關區多部門將齊發力助推大氣汙染防治。交警大隊將在早中晚三個高峰時段對金昌路、麥積山路、民主西路、皋蘭路、甘南路、鹽場路、北濱河路、佛慈大街等重點區域道路進行交通疏導,同時對城區各貨運場、大型停車場、長途客運車站、公交車站、出租車公司等營運性車輛集中地開展尾氣檢測,對尾氣不達標車輛責令限期治理達標,治理後仍不達標的禁止進入主城區行駛或從事營運性活動;生態環境部門將全面開展VOCs集中排查整治,對汽車維修、包裝印刷、傢俱製造、服裝乾洗、醫藥製造等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實行夏季錯峰生產,對已完成治理改造工作並出具驗收監測報告的企業可正常生產經營,其餘企業4月15日至10月1日實行停產治理;市場監管部門將對全區所有餐飲業油煙治理設施開展全面排查,對違規從事店外或露天燒烤、油煙淨化設施達不到標準要求、不使用環保木炭的一律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環衛部門將實行“人工清掃+機械作業”工作模式,對城區主次幹道易積存塵土部位進行精細化清掃,加大降塵噴灑力度;城市管理部門將加強渣土運輸車輛審批和監管,遏制渣土車輛遺撒和帶泥、帶土上路現象,重點查處渣土車輛空車回運時的揚塵汙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