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省出“狀況”1省“急剎車”敲響警鐘:多省將同時開學,不可倉促

​一再延期開學把這個寒假無限加長,學生家長們期盼已久的春季開學,在近段時間裡,多省區市紛紛爭先恐後確定4月7日,其架勢猶如雨後的春筍破土而出,不僅載著滿滿希望還帶著尖尖的鋒芒。

到目前為止,據數據表明全國30多個省區市,已有過半數確定4月7日開學。無疑,在中考高考一步一步逼近的當前確定開學,確實達到“一笑解千愁”的效果。能確定開學,首先要滿足三個開學條件,但開學後有沒有風險嗎?恐怕沒有哪個省區市學校敢拍著胸脯做保證。我們來看看出狀況的三個省區:

2省出“狀況”1省“急剎車”敲響警鐘:多省將同時開學,不可倉促

一、臺灣,開學後多人發燒,有學生確診

自受疫情影響導致一再延期開學以來,臺灣開學時間是我國最早的,早在2月25日,中小學、幼兒園就已經開學。為了開學,各級各校都做了相當周全和嚴密的措施與準備,入校人員必須經過體溫檢測和登記方可入校。可是,在開學首日,就有578名學生在校被檢驗出發燒。

疫情風險的存在,家長和學生惶恐不安,對開學有支持也有反對的。首日開學,新北市學生請假人數破2000人,臺北82人,臺中學生請假人數高達8305。在孩子健康、安全和升學之間,若定要做個選擇,家長只好兩權其害取其輕。

3月中,某高中學生與家人共遊希臘,返回後未做隔離措施正常上學,後來確診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人口密集的校園內,後果真是細思極恐,在家長的壓力下,全校不得不停課。

二、貴州,開學後集體事件

貴州是境內30多個省裡,開學最早的一批,在本月中旬已讓高三、初三學生返校了。可開學後不到兩週的時間就發現集體事件。錦屏縣某一中學,200多名學生出現發熱、嘔吐等現象被送進醫院,讓人震驚不已!

儘管相關部門公佈檢查結果:水源質量大腸菌群超標導致的急性腸炎。牽動所有家長心的大事件,總算是有驚無險。但此次事件無疑給所有已官宣開學時間,或已經開學地區敲了一記警鐘!開學時間的確定,真的需要依據各省疫情實際發展情況而定,切勿不能操之過急!事關孩子的事,全國各地各校一定要高度重視,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能掉以輕心。

2省出“狀況”1省“急剎車”敲響警鐘:多省將同時開學,不可倉促

三、雲南,開學“急剎車”

雲南省是最早官宣開學時間的:高三初三3月25日,中小學3月30日。高三初三3月23日倒是如期開學了,但在3月27日毫無徵兆地取消了中小學開學,具體開學時間視情況再定。

雖然雲南省本地病例已連續多日零新增,但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有6例。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和“人傳人”風險,儘管入境後防控已形成閉環,所謂“智者千慮百密終有一疏”。為了確保師生的健康和安全,雲南對中小學除高三、初三外的其他學生暫緩開學是明智的選擇,在疫情未得到全面控制前,大規模中小學生開學存在很大風險。

在已確定4月7日開學的十多個省裡,仍有好幾個省存在境外輸入病例,就在前天、昨天,有些省還新增了幾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專家提出預警:在近段時間內,除了嚴防境外,還要緊防“復陽”、“無症狀感染”。

3省區開學後發生的事件,已經給即將要來的4月7日開學高潮敲響了警鐘:具備開學條件並不代表零風險,開學雖減緩高三、初三學生衝刺中考、高考的升學壓力,但境外輸入病例也給學生帶來了健康和安全隱患;更何況有些地區已星星點點出現幾例無症狀感染者。

2省出“狀況”1省“急剎車”敲響警鐘:多省將同時開學,不可倉促

因此,在諸多不良因素和風險下,繼續保持開學延期開展線上教育,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的上策。各位家長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