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不懼千里“瓊”盡全力

特寫:不懼千里“瓊”盡全力

3月31日,三亞。

海風輕拂,椰林搖曳,“一堂特殊的網課”直播活動在三亞灣畔開講。

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一場場守望相助的攻堅戰,托起了每一個人的信心和希望。

九省通衢的武漢,孤懸海上的瓊島,雖相距千里,心卻未曾疏遠。

特写:不惧千里“琼”尽全力

3月31日上午,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聯合推出“一堂特殊的網課”第二場現場直播,醫療隊隊員現場“授課”。南海網記者沙曉峰 攝

今年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島上勇敢的人們逆流而上,抗疫情、救同胞,用行動告訴湖北人民——為你們,雖處天涯之遠,但必“瓊盡全力”!

1月27日,海南派出首批149名醫療隊員馳援湖北;

2月3日,海南派出第二批59名醫療隊員馳援湖北;

2月4日,海南派出第三批100名醫療隊員馳援湖北,隊員陳錦王在工作中突發大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經武漢醫院全力搶救後逐漸康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海南人民步履不停,先後派出7批共864名醫療隊員,他們來不及與家人道別,毅然踏上征程,只為抓住每一寸“生”的光亮。他們奔赴疫區,無論生死,不計報酬,以愛為矛、以身為盾,與湖北人民並肩作戰,攻下一道道難關,終於等來了櫻花綻放。

特写:不惧千里“琼”尽全力

在“一堂特殊的網課”的直播現場,我們聽到了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娜的抗疫故事:大年初二得知海南省要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業務水平突出的她毫不猶豫向組織請戰出征;抵達湖北後,她主動請纓:“我們醫療組申請到疫情最重、危重患者最多的地方工作,保證完成任務!”

三亞中心醫院婦產科的護士長江芳,荊州戰“疫”期間,最親近的爺爺突然離世,未能見上最後一面。強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毅然奮戰在抗疫一線,她說:“前方的路,我還得繼續努力,相信只有履行好職責,才是對爺爺最好的告慰。”

疫情之下,她們用柔弱的雙肩扛起重壓,為無數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三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薇也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人員的堅強。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她和隊員在工作前不敢喝水、少量進食,穿上成人紙尿褲。工作8小時下來,每個人的手都脫了皮,臉上留下一道道被口罩勒壓的痕跡,大家相互加油打趣:“這是逆行者最美麗的勳章。”

海南省腫瘤醫院的汪通源是一名男護士,抵達荊州後,他主動承擔了隔離病房內的體力活。每天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口罩,一天“悶”6、7個小時,甚至10個小時。“工作中的苦,我不在乎,能忍。最難受的,是對孩子和妻子的思念。”戰場上,他細心收藏著對家人的思念。

三亞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陳亮,是三亞中心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也是這支隊伍裡唯一的男性。支援期間,他不僅負責感染病區的診療、查房、搶救和門診篩查工作,還要兼顧新冠肺炎知識和院感防控的培訓工作,一天下來常常累得說不出話來。

慶幸的是,每一分努力都破繭成蝶,讓一個個生命重新綻放。

“為這一城的人間煙火,我們每個人都曾用生命堅守。”火線入黨、在一線度過40歲生日的海口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鄧超,每每回憶起初到荊州之時依然感慨萬分,那時白雪飄飛,街道上稀有人煙,歸來時已春暖花開。

雖千萬裡吾念矣。此時,任何語言,都顯蒼白。時間會銘記一切!

一邊聆聽,一邊感悟,把這些溫暖的人與事都裝進心裡。從他們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一種勇氣叫作“不懼千里”,讀懂了一種愛,叫作“瓊”盡全力。

我相信,抗疫路上因為有這份堅守,所有期許的美好,終將與希望一起綻放。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三亞3月31日訊 記者 劉麗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