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為什麼”這三個字一直在我的腦海裡遊蕩,我不明白為什麼心愛的人卻做出如此傷害我的決定,我也一直堅持不懈的詢問他,為什麼?可是的得到的答案卻是“哪有那麼多為什麼”?真的是這樣的麼?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我一直堅信,一個人在做一個決定的時候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呢?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一直在糾結,而最終也沒有一個答案,可能這個答案根本就不值得去深究,自己也是闖了無數次的南牆才明白,人生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想做就做了,做了的決定改變不了,既然已成定局還有什麼可想的。

窮極一生的深究無非是無法安置自己孤單的內心,嗯,也可以是被拋棄的玻璃心

此時最應該哼唱一首歌——《後來》,年少時為愛瘋狂的劉若英,多年以後在這首悽美的歌曲中呈現了錯過的愛情,“有些愛一旦錯過就不再”,即使當初我們立下“愛為什麼不能說呢,遠方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愛著等著,我寧願犯錯,不願錯過。”(《似水年華》)的誓言,為愛情奮不顧身,但最後受傷害的去總是那個為愛情傾盡所有的人。

是的,這樣很不公平,我付出了愛情,為什麼卻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應該是傷害我們的人來遭受報應。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可是,我們忘記了,在愛情中,本來就是你情我願,沒有任何公平在裡面,它不是一場等價交換的交易,更沒有賺了、賠了之說,當然也就沒有被拋棄之說。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尋找其他的路,一直深究自己被拋棄,一直沉浸在傷心的河流中,最後的結果就是被這無情的河流淹死,毫無喘氣的機會。

你孤單,我孤單,每個人都是孤單的個體,緣分,讓我們聚在一起,享受愛情的美好,緣盡,讓我們分開,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有些人,來到我們的生命中,只是為我們上一節課,愛情的課,失敗了就是考砸了,圓滿了就是超常發揮,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個結果即可,但不需要深究為什麼我考砸了,因為這個不僅僅只有你在考試,另一方也在考。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寫到這突然想到上大學最愛的一部電影——《春光乍洩》,那句“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來過?”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何寶榮就像一個貪玩任性的小孩子,依仗著黎耀輝對自己的愛,在黎耀輝的世界裡走來走去。每次當他想回來的時候,他就用深情的眼神看著黎耀輝說著這句話。精疲力盡的黎耀輝次次都被這句話所擊敗,選擇了原諒他。在一次次的被辜負之後,黎耀輝終於離開了。

他決定回香港,但是在離開之前,他一個人去看了伊瓜蘇瀑布。站在瀑布面前,他說:“我終於來到瀑布,我突然想起何寶榮,我覺得好難過,我始終站在這兒的應該是兩個人。”

是啊,誰不想曾經約定好的事情兩人可以一起完成?誰也不曾想到當自己計劃著未來,憧憬著我們的旅途,卻還沒到終點其中一個人會在半路下車啊。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我希望還在苦苦等待那個“為什麼”的人能夠正視自己,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愛情裡沒有,人生裡沒有,處處都沒有,遇見了就迎面去解決,苦苦等待一個答案,不如徹底的擊敗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