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這將是一篇煽情的文章。

2019年12月15日,外賣小哥高治曉接到了一單來自“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外賣,他激動地發佈了一條快手視頻。那時的他萬萬沒想到,3個月以後,他本人成為了宇宙中心。

2020年3月19日,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發佈抗疫群像,外賣小哥高治曉作為唯一的華人面孔登上封面。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100年來,時代週刊上只出現過37箇中國人,而在此之前,上一次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華人,是“BAT三巨頭”之首,百度公司的創始人李彥宏。

《時代週刊》對高治曉的介紹語為:

高治曉,32歲,北京。自從中國爆發疫情以來,送貨司機高治曉必須接受健康檢查,每天花20分鐘為自己的摩托車和衣服消毒,防止病毒傳播,然後才能開始工作。他尚未感染病毒,但每天都會面臨健康風險。

自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大規模爆發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累計確診數量已超過60萬。為了對抗疫情,中國各地的辦公室、學校、工廠等都按下了暫停鍵,在這個“宅在家中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的特殊時期,社會秩序和日常生活都被打亂了,世界彷彿靜止一般。

人們病了,社會也隨之癱瘓了。如果說醫護人員等一線工作者是病毒的驅趕者,那麼外賣小哥則逐漸成為維繫社會運轉的“擺渡人”。英雄騎士、護“胃”隊、城市之光,無數讚美的聲音標榜在外賣小哥們的身上。高治曉在得知自己登上《時代週刊》封面後說:

我只是個平凡人,做了平凡的事。

“平凡人”高治曉

高治曉是寧夏固原人。2004年,和每一個想到大城市闖蕩的年輕人一樣,這個“80後”的大男孩來到北京,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活。做過銷售,也開過小餐館,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2012年,高治曉成為了一名美團外賣騎手。

2019年,高治曉開通了快手,自稱外賣小哥逍遙,並以發佈視頻的方式開始記錄一些自己的生活日常。

從最初的每天16單,到後來的26單、41單再到59單;也會在收工的深夜給自己買瓶“快樂水”可樂,也會在情人節“斥巨資”買給老婆巧克力和玫瑰花。看著鏡頭裡的高治曉因為自己的收入從8000+到11000+而開心到笑不攏嘴,屏幕前的人似乎也忘記了生活裡的風塵僕僕的,被治癒了。

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沒有回老家過年而是堅守在崗位的外賣小哥高治曉送錯了餐,深更半夜的北京街頭,體型巨大的公交車無情地與他擦肩而過,他委屈地對著鏡頭哭訴:“餐讓別人拿走了,大過年的,賠了32塊錢,非常倒黴!”北京的冬天,真的很冷吧。

委屈得眼睛通紅,還不忘在視頻結尾加上一句:“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的非常厲害,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戴上口罩,注意防控。”

“繼續努力!”

為了多接單多賺錢,高治曉通常在晚上9點到10點結束一天的工作,幾年以來,他每天都工作12個小時以上,即使疫情期間也是如此。“我每天定一個小目標,今天要配送滿多少單再休息,完成了心裡有成就感”,高治曉笑著說,滿臉的質樸和純粹,平凡而美好。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自疫情暴發以來,高治曉每天早上都要做一次健康檢查,向美團上報身體情況,再用20分鐘給電動車和制服消毒。冬季天氣寒冷,他戴著厚厚的保暖手套,同時還隨身攜帶一瓶免洗洗手液以預防感染。

以外,疫情對外賣小哥影響最大的就是等出餐的時間。以往,外賣騎手會在餐廳內等待取貨,現如今外賣訂單都採取“無接觸配送”,騎手只能到相關的指定地點等待顧客,這自然就拉低了效率,延長了整體的配送時間。“有時飯菜冷了,顧客都能理解,還和我們道謝,大家互相體諒”,高治曉說。

除了普通的外賣配送,高治曉對一筆前往醫院的訂單印象深刻。“當時有個訂單是要去醫院開胰島素,然後再送上門,而且開藥的那家醫院是定點隔離醫院”,“胰島素是處方藥,要先去別人家裡拿處方,再去醫院掛號、繳費、買藥,一趟下來既耽誤時間,也賺不到多少錢,更何況是在疫情期間。”

可謂是費力不討好,更何況是如今高度敏感的時刻,類似的訂單大多數騎手都不太願意接。高治曉也猶豫了起來,但顧客似乎十分著急,訂單在平臺上跳出了好幾次,他最終把心一橫,朝患者家裡走去。

“我到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是一個獨居的老人需要胰島素,老人兒女都在外地,疫情期間回不來,於是不停在網上幫母親下單。”拿到處方後,高治曉前往北京某新冠肺炎定點隔離醫院,開好藥又給老人送過去。得知老人還沒吃飯,高治曉又發揮以前開餐館的手藝給老人做了碗麵,放了蔬菜和兩個荷包蛋。

城市擺渡人

“他們見過深更半夜的燈紅酒綠,也見過凌晨四點的點點繁星。”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流量成本的下降,中國電商發展蒸蒸日上。從網購狂歡節雙十一的交易額年年締造奇蹟,再到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外賣公司百花齊放,快遞小哥、外賣騎手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實際上早在疫情爆發之前,中國的外賣市場規模已高達650億美元,為多達5億多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疫情期間更甚。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中國餐飲圈更是受到了空前的關注。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零售與餐飲預計損失超10000億元。

有人預言,這或許是一箇中國餐企的升級故事。

在新年假期時,西貝掌門人賈國龍就曾公開表示:400家西貝莜麵村門店基本停業,僅保留部分外賣業務。隨後,提供外賣服務的門店從100多家翻到200多家,每天的外賣營業額超過200萬元,僅1月份,線上用戶就增加了3萬多名。

餐飲界巨頭海底撈更是悶頭整治自家線上服務。2020年1月26日,海底撈在官微上發佈了一則休市通告,稱“即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2月15日,閉店整整20天后,海底撈宣佈部分門店恢復外賣部分營業。

位於近鐵廣場北座3樓的豐收日(其中一家分店),以江浙菜聞名。年前滿滿當當的年夜飯,春節時接到的每一個顧客來電競然都是退訂。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年初七附近公司復工後,每天光是外賣訂單都有300單左右。

此外,隨著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外賣也早已不再僅僅侷限於點餐配送,蔬菜水果、日用百貨等,都已錄入外賣必需品之列,而本次新冠病毒的爆發,無疑使各方面物資的外賣需求量有了質的飛躍。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外賣有供應,外賣有需求。萬城空巷,他們各種顏色,穿梭在六街三陌。在這個不平凡的冬天,只要外賣小哥還在奔跑,我們的城市就還沒停止運轉。他們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送到每個角落,疫情下的城市慢慢恢復溫度。

雖然,沒有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就像高治曉所說,他們只是平凡人,做了平凡的事。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此次接到《時代週刊》的採訪邀請,高治曉有些難為情:“當時我正在工作,送完了幾單之後才接受的採訪。”高治曉從沒認為自己是他們口中的“英雄”,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奔波,思考如何才能多跑幾單外賣,多賺些錢補貼家用。他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與李彥宏齊驅的人。

也許當疫情結束,當斷掉的車軸重新運轉,當社會重新充滿活力,大部分人會選擇再次遺忘。但,這段時期,外賣小哥,還有快遞小哥、警察和無數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堅守在崗位上的每一個平凡的人,才組成了抗疫群像。

這個世界,扮演英雄的,不過是那些義不容辭的普通人。


END

圖編:丘丘


艾問人物,致力於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時代週刊》上的華人面孔:這個外賣小哥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