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萬噸大驅“摩耶”服役,他與我國萬噸大驅055比較如何?

隋中平


最近日本海自根據“27DDG”造艦計劃案而建造的首艘新型宙斯盾驅逐艦“摩耶”艦正式交付日本海自,這艘全新的宙斯盾驅逐艦不僅是日本海自繼金剛/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之後,全新建造的第三代驅逐艦,同時相比前代艦型,全新的“摩耶”級驅逐艦滿載噸位更是超過了萬噸級,所以很多人拿我國最新裝備服役的055級大型導彈驅逐艦和其對比。

首先從摩耶級驅逐艦的定位來說,其主要定位於充當各護衛隊群的驅逐艦領艦,在整個艦隊中充當艦隊防空核心的任務與職責,所以該艦在定位上也是和其前代金剛級一樣,更側重於艦隊防空作戰和水下反潛作戰。不過比較好奇的是既然是有反潛作戰職責,但是摩耶級驅逐艦卻只設計了單機庫,那麼在機載遠程反潛上就不如設計有雙機庫的驅逐艦先進了。
而我國全新設計建造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在我海軍中的定位也是充當旗艦身份,負責整個艦隊的防空/反艦/反潛等作戰任務,不過相比摩耶級更側重防空和反潛而言,我國最新設計建造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則是在防空/反艦/反潛等多方面都全面覆蓋,所以在功能側重性上還是我國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更為先進。其次日本的摩耶級雖然滿載噸位超過了萬噸級,但是從其艦型來看,依然是老瓶裝老酒,還是延續了當年金剛級模仿伯克級的外觀設計。而伯克級設計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設計的艦體外形隱身能力或許放在曾經那個年代還算先進,但是放在當今隱身和反隱身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還能算是先進嗎?反觀我國最新設計建造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首先在艦體外形設計上相比前代052D型導彈驅逐艦有很大的改變,除了在艦體整體結構上實現更優的隱身外形設計外,在細節包括雷達天線等設計上也是全面內置實現更加精細,整艘055艦體上層建築幾乎看不到任何外露設備,所以光是在艦體外形的雷達/紅外/光學/聲學隱身能力上,順應時代發展全新設計的055就不是延續40年代的摩耶級所能比擬的。
再一個從摩耶級的亮點來說,其雖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0500噸,但是細看下來,其實艦體結構還是延續老舊的金剛級驅逐艦,在艦寬和吃水深度都沒有發生改變的前提下,只是和我國的052DE一樣稍微加長了艦體長度,滿載排水量相比金剛級就增加了近一千噸,可想而知整艘驅逐艦在航行機動性/儲備浮力等方面下降有多麼明顯。反觀055級驅逐艦,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2000噸,但是整艘驅逐艦搭載的內在設備並沒有佔據太多,所以055在艦體結構設計上留有較大的儲備,更方便於後期升級改進,這是可能直建造兩艘且已經沒有多少深掘潛力的摩耶級不具備的後發優勢。
其次在摩耶級擅長的防空反導能力來說,一艘軍艦的防空反導能力強不強不光要看其搭載的導彈是否先進,更要看其搭載的雷達是否先進,但是細看摩耶級搭載的宙斯盾雷達的話,核心依然沿用了相對老舊的AN/SPY-1D(V)型四面陣無源相控陣雷達的配置,在具體性能上相比美國在建的伯克3級搭載的AN/SPY-6有源相控陣雷達,無論是在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以及多任務指揮識別上都相差甚遠。再者雖然搭載有包括便準2防空和標準3反導在內的多種防空導彈,但是眼睛不亮矛再鋒利又有何用呢?而且這個矛還被別人繼續掌控著,說不定就被制裁了。
而我國055艦上配置了世界領先的雙波段雷達、外加集成式的電子支援與對抗系統,可能完成整個防空作戰中的綜合射頻系統部署。光是這個雙波段雷達上艦真正使用的就只有我國的055和美帝下馬的DDG1000上有(秋月級上面裝備的X/S雙波段雷達實質就是個笑話),就連美國在建的伯克3級都因為經費問題削減成傳統的S波段雷達。所以光是在軍艦的戰場態勢感知、多目標接戰、抗電子干擾、反隱身目標等方面,055上的電子設備絕對是甩摩耶級包括美帝的伯克3不知好幾條街呢。其次摩耶級也不具備強大的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當然這是受日本條約束縛下的結果,但是對於摩耶級來說,缺乏先進的反艦能力在現在海上作戰中,無異於主動放棄進攻和反擊能力,那麼只能被迫進行防空攔截的摩耶級在現代海上作戰中,面對強大的反艦進攻時又能撐幾輪呢?
最後就是前面也說過摩耶級艦體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的前提下,強制提升了艦體噸位後,也就失去了後期升級改裝潛力。同時摩耶級旗艦級定位下,按照日本海自武備換裝習慣該級艦或許只會建造兩艘,在亞洲地區根本掀不起多大的浪,而我國的055首批就有多達8艘同時在建,所以最終誰更厲害已經顯而易見了。


魑魅涅磐


大約一週多前,日本新一代萬噸大驅摩耶級首艦摩耶號正式入編服役。按照日本海自近三十年的驅逐艦發展模式來看,不論摩耶級的性能與其他國家的萬噸大驅相比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相比海自此前裝備的金剛級和愛宕級驅逐艦必然提升了不少 。坦白而言,摩耶級雖然被稱之為全新一代的驅逐艦,但實際上它並沒有走出宙斯盾這個大框架。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摩耶級從根本上說還是屬於愛宕級的升級改進版,而且事實也證明:組成摩耶級的大部分設備都是來自於美國,所以也就無從談起自主研發建造。

同為萬噸大驅,摩耶級相比055首先在動力上就明顯處於劣勢。後者搭載了4臺QC280燃氣輪機,總功率高達15萬匹馬力;反觀摩耶級,動力分別依靠2臺LM2500-30燃氣輪機和2臺電動機,總功率只有6.8萬匹馬力,甚至還不及055的一半。艦載武器方面,摩耶級和愛宕級也是大同小異,只是做了一些較小的調整:比如用標準-3BLOCK替換標準-2BLOCK、用17式反艦導彈替換90式反艦導彈;而且,摩耶級雖然比愛級增加了一定的長度,但發射單元還是隻有96個。

反觀055,光是發射單元數就達120個,而且還是冷熱共架垂髮系統,對於導彈的適配性和任務靈活性來說更加優秀。

雷達方面,有消息顯示摩耶級裝備的還是愛宕級使用的SPY-1D,不過相比之前的SPY-1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提升了艦艇的遠海作戰能力,而且對於那些掠海行的巡航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有著極強的探測跟蹤能力。此外,這款雷達的抗干擾能力也很突出。作戰系統方面,摩耶級採用了“基線9”的日本版,綜合性能差不多相當伯克級IIA。不過,相比愛宕級此前使用的“基線7.1”,“基線9”的綜合性能還是有極大的提升:比如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協同交戰能力、多功能拖拽陣列聲納系統以及出色的超地平線防空能力和導彈攔截能力都要先進許多。

總而言之,摩耶級固然不錯,但筆者認為這兩型萬噸大驅相較之下還是055要更具優勢。但客觀而言,任何紙面上對比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我們對於自己的東西既不能妄白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無論怎麼比都是理論數據上的比,誰也不會把看家本領亮出來,只有交手後才能分出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