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得詩心柔似水



淞雲詩話 | 願得詩心柔似水

淞 雲 詩 話

楊絮才飛柳絮至,

花容初謝餘容羞。

這裡,

既有彼岸的寧靜與喜悅,

亦有此岸的無奈與悲傷。

請聽淞雲詩話:

棧草吟風也識愁


五絕·春夜居靈隱寺


靜心柔似水,

離念寂如僧。

坐享春風軟,

無語對青燈。


浙江杭州的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它端坐在西湖以西的靈隱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秀峰輝映,古木茂盛,古寺藏於深山,雲煙飄渺其中。靈隱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

這靈隱寺,我是去過的,記得去那裡的時候,也是春天,只可惜遊覽時跟著人流熱熱鬧鬧的走,很難靜靜地獨享一處。而詩人淞雲的這首《五絕·春夜居靈隱寺》,猶如讓我再回靈隱寺,於那靜謐的禪峰聖境,理一理自己紛亂的心緒。

淞雲這首五絕,好似從心底自然流出,平白如話,卻讓人沉思自省。一首五絕,僅僅四句詩、二十字,似乎每個字都是一個藍色的鏈接,按下去,都能讀到一段隱藏其後的哲理。諸如:靜心之柔,離念之寂,坐享春風,無語青燈。層層遞進,每一句詩皆揭示一層新意。


淞雲詩話 | 願得詩心柔似水


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原本喜歡安靜的詩人,來到這幽靜的寺院,只為這一段“靜心柔似水”的體驗。夜晚的禪寺,微風輕拂,春夜寂寂,詩人獨坐僧寮,內心寧靜,而靜卻是能生慧的,此正所謂“智者樂水”是也。在這樣的寧靜中,心靈也自是了無掛礙的。

離念寂如僧。沒有了任何人、事、物的煩擾,意念中一切的妄想和思慮漸漸隱去,當塵埃落去,寂靜現前,於這如幕的夜色裡,感受著佛法的滋潤,還有那時時發自內心微微的欣喜,這正合了淞雲詩中所言“坐享春風軟”的境界。這一刻,春風是柔軟的,詩人的身心是柔軟的, 整個世界亦是柔軟的。

無語對青燈。記得靈隱寺楹聯有云: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人世倥傯,若世事皆求“半稱心”,則世事皆可滿足。我們若能以寬恕的心對待世界,則世界也自會厚待我們,這大概就是儒家所謂的“恕道”吧。若果能人、我平等,內心便會漸漸升起慈悲,亦自會平靜如水。詩人想許是深深地沉浸於他那柔軟的世界裡了,那一刻,一切似乎都停止了,無語,無念,一任那佛前青燈閃爍。


淞雲詩話 | 願得詩心柔似水


詩人有離念之心境,我有無名無利之愉悅。有時候,很難用所謂的價值大小來評價人、事之優劣。以寧靜之心處世,以寬恕之心待人,以善良慈悲為懷,這是我們的願望,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期許,我陶醉在詩人的世界裡,體會那份靜心、柔軟和寂靜。文字是有表情的,讓我似乎又一次走進了靈隱寺;文字亦是有恩澤的,讓我身心沐浴著幸福感。除此以外,還有何求?我寧願在平靜裡踽踽獨行,像這樣,從詩人的詩行裡了悟些許以滋養性靈,感受平凡日子裡的喜悅。

我記住了靈隱寺那幅“半稱心”的楹聯,就少了些浮躁與焦慮,內心平靜,守得住寂寞才能走進心靈深處。

靜,是歷經滄桑之後的一種定力,它不是事不關己的冷漠,更不是無事可做的平庸,而是慧眼看世界的淡泊寧靜。生活本來就是一場修行,內心的安靜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境界。


淞雲詩話 | 願得詩心柔似水


作者小簡

淞雲 詩人,詞人,擅長經學,書畫,文字學。其人豁達平和,如高空的朗月般照人。


詩話 : 霞光,中學高級教師。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