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子線怎麼選?

HV6FHhxjj


子線的粗細搭配是按照主線來確定的,子線要比主線細,簡單的原因就是認可切子線不能切主線吧!具體參照主線1.0號,子線0.8、0.6、0.4均可,野釣不會選擇太長的子線,一般夏天秋天坐釣的子線會選擇20公分內,子線長會降低魚的警惕性,春天冬天的子線會選擇10-15公分左右,這樣魚的吃口會更明顯的表現在浮漂上。

釣無定律!希望我的回答會幫到您有好的魚貨


酷遊七哥


釣友你好,我是小林愛釣魚,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不正之處還請指出,歡迎討論!

如何選擇釣魚子線,首先我們來了解下

一.什麼是子線:

子線是指主線部分轉環以下用來連接魚鉤的一小段線組。它的作用就是把魚鉤連接在轉環上,這樣會使更換魚鉤更方便一些。通常子線會比主線細很多,一般是主線的0.4-0.8倍。目的還是用來保護主線和魚竿的安全,因為它比主線細很多通常掛住水底雜物的時候先拉斷的就是主線,這樣主線就可以安全的出水了。

二.對於子線的要求:

一條品質上佳的子線,我們需要考慮到它的拉伸力、延展性、抗壓力等,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子線的最終品質。

三.子線的搭配

子線是需要搭配主線來使用的,不論是子線還是主線的粗細,都是需要根據魚情來定的。當我們目標魚的體型較大時,不管是主線還是子線都需要選擇更粗大一些的,而當目標魚體型較小時,較為細小的主線跟子線自然成了首選。

舉例來說,0.4的子線搭配0.8的主線或0.6的子線搭配1.0的主線,這樣的配置更適合垂釣體型較小的一些魚種。而垂釣體型較大一些的魚種,比如垂釣七八斤大的鯉魚,一般建議選用2.0的子線搭配3.0的主線,當然在垂釣體型更大的魚種時,子線跟主線的線號都需要加大才行。


四.子線長短的選擇

子線的長短,決定著魚餌在水中擺動的幅度。我們來分析一下長短子線的優缺點:

長子線的優點:擺動幅度就會變大,魚的吃口也會比較好,子線長,釣鉤就和鉛墜離的遠,這樣隱蔽性就非常好!

長子線的缺點:子線越長,魚的力量傳導損耗就比較大,這樣細微的漂相就不會很明顯,而且傳導的時間會有較明顯的延遲現象。

短子線的優點:傳導的速度很快,也很精準,漂相就非常明顯,而且拋竿,釣組的到位速度非常快。

短子線的缺點:釣鉤,鉛墜等釣組重器都比較集中,隱蔽性不好,而且魚觸鉤,咬鉤等動作,漂相非常繁雜,不易判斷,造成對漂相的判斷失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總結:我們目標魚是大魚的時候,用長子線合適,以鯉魚為例,子線的長度保持在20-30釐米,不易斷,能屏蔽很多假信號。魚小的時候,用短子線,小魚信號弱,我們要縮短子線,增強漂相,這樣我們才能更準確的判斷魚的吃口情況,才能更精準的提竿上魚!

這只是一部分子線的用法和原理,希望大家在評論區補充!

我是小林愛釣魚,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知道更多關於釣魚的知識請關注我,謝謝!


小林愛釣魚


大家好!我是愛釣魚的淘憤男,子線怎麼選?這個問題在我剛學釣魚的時候也是搞得頭痛,並且在選魚線問題上,讓我走了一段很大的彎路,選子線的方法有3點:

1、臺釣線組有主線子線,一般主線要比子線大一個號,例如5號的主線配4號的子線,一般我們在野外作釣,河裡面有枯樹枝還有一些水草比較多,特別是子線有雙鉤的,一不小心就掛著了。這個時候我一般都是把魚竿收起來,然後拉住主線用力扯,這樣的話主線是不會斷的,斷魚鉤,斷子線,問題不大至少浮漂還能夠保留下來。

2,根據季節氣候水溫的變化,和作釣環境中的魚情,魚的個體大小,來做出進適當的調整。我家鄉湖南冬季氣溫也不是很低,釣小鯽魚,白條,主線1.0只子線0.6就可以了。夏秋季魚兒活性強主線1.5—2.5搭配子線1.0—2.0即可,水庫作釣大草魚,大鯉魚可適當增加型號。還需要注意的是主線和子線最好買同一個品牌,如果不是一個品牌的話有可能子線比主線,還要結實。

3,市面上的子線從幾元到上百元的不等,不是便宜的釣不到魚,也不是貴的就能上大魚。子線一般都是透明的,主要是為了降低魚兒的警惕性,一款好的子線,它的柔軟度一定要好,拉力一定要強,抗捲曲性一定要強。本人搬磚為生,財疏氣小,某寶上面9.9元一圈的魚線經常觀顧。

好了,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點用,再見!✋






淘憤的男孩


1你想釣的目標魚是什麼?小魚(通指白條或鯽魚)那麼子線選0.6#-0.15#,長度一般20公分左右。實際上小魚普遍警惕性差,子線越短越細浮漂信號吃口越明顯。2斤-5斤魚,子線應選0.8#-1.5#,長度30公分。5斤-10斤或以上的大物,子線應選1.5#-3#,超過10斤建議用大物防咬線(PE線)。

2按季節選擇子線,初春立冬後0.1#-0.6#春末夏初選0.8#-1.5#,盛夏至深秋選1.5#-3#,這是普遍選擇,針對目標魚除外。

3按主線#數選擇,普遍認為主線#數的一半為通用選擇,即1:0.5主線與子線比例越大,浮漂吃鉛量越小,浮漂吃口越清晰明顯,越容易切線,反之亦然。

總之釣無定律,上述還得根據實際釣點、魚情、天氣、氣溫來靈活選擇,最後祝各位魚友釣獲多多,爆護常有,逢釣啵啵殺!


隔壁有老黃


選子線從三個方面考慮:子線大小首先要比主線更細,如主線是2.5號,一般子線就選1.5號以下的;其次要看目標魚是什麼,一般類似鯽魚個體較小的選0.4---1.0號,鯉草鰱等個體較大的選2---4號線;三是看魚的活躍性,冬天魚的活躍性差可選小一些的,春夏魚很活躍要選大一點的;四是看環境,野釣時不知道可能中什麼另一種和大小的魚魚,應該選大小適中的子線,黑坑釣知道魚情就要選合適子線。


矢馬特


釣魚的子線和主線的選擇有講究的。一般主線都是被染過顏色的,子線都是無色透明的。主線較硬,比較耐磨,子線要求柔軟,又要求主線的延展性較低,以免在大魚中鉤之後會越來越長,子線則不然,要有一定的延展性,在魚中鉤時有較好的緩衝性能。無論子線和主線都以結節力強為佳。

老釣魚人都知道釣多大的魚用多大的線組和多大的鉤以及用什麼樣的杆。現在我們就來著重講一下釣魚的線徑問題,主要是野釣。野釣都是以鯽魚和鯉魚為主,其中又以鯽魚為大多數釣友的主要對像魚,野生的鯽魚個體都不會太大,一斤以上的甚是少見。一般在魚吃口大的季節,主線可以用到一點五左右,子線可以用到零點八左右,這樣的搭配也也應付三斤左右的鯉魚,杆子也要軟一點。在冬春兩季魚吃口弱,主線不要超過一點零,子線則不要超過零點六,同樣也要用軟點杆子,最好是三七調,子能兼顧鯉魚。

當然,如果是專攻鯽魚,線組還能放小。但是如果目標魚全是三斤以上的十斤往下的鯉魚,主線可以用到四號,子可以用到三號,這是鯉魚吃口大的魚情,冬春兩季可以小一號


LAOFANG928


總體來說要因魚而選子線!

一:小鯽魚類小魚。子線要求細軟透明尼龍子線,一般30-40cm對摺!0.4-0.15號。

二:中鯽魚類(半斤至二兩)。0.6-0.2號。

三;大鯽魚(半斤-1斤)。1號-03號。

以上是因魚而選子線的比例大概!比如飛磕,可用硬蕊碳線,抗磨損,提高速度!

你是競技用的就是適合競技比賽魚情的子線!如果是釣青魚也是按魚大小選號!

無論如何,管你競技還是休閒,應地制宜,子線分貴點和便宜的兩種,一般貴的線號不會超號!便宜的跳號!貴的軟,便宜的結實!便宜的也硬點。需要魚吃口猛或生口,可以硬點。魚滑口刁口用細點軟點隱蔽性好的!

還是那句話,合適就好!斑點線,藍水色,分段色,碳線,陶瓷線,大力馬,火線等等,魚喜歡上口硬道理!一般還是透明為主!

市場上進口的,國產的不專業也是傻傻分不清!日本,德國也是進口兩大主流,日本線偏軟!

這個標題太寬了!希望釣友看過我的總結,釣魚子線選的是自己路上的!而不是人云亦云也!


愛車懂車百姓家


首先你得看釣的對象魚習性體型,再根據季節變化,冬季早春晚秋攝食慾低魚口輕,子線要相對細,釣中上水層魚子線相對長一點,甚至大飛鉛......總之釣無定法,多看看老師傅的視頻講解,根據自己現實情況慢慢摸索!


QQ十年砍柴


尼龍線:

【尼龍線】主要用在淡水釣的主線、子線。以及海邊磯釣、淡水拋竿釣的線輪主線。但是極度不耐磨,稍一磨傷即斷線。

【優點】線質柔軟、節結強度高,結出的線結可靠

【缺點】不耐磨但對於沒有牙齒的淡水魚,用尼龍線即可、較易捲曲

碳纖線:

【碳纖線】最大的優點是耐磨,多做海釣子線,以及障礙物多容易磨線的釣場。由許多細微的碳纖絲做成,稍稍磨傷還保有部份拉力值。

【優點】1耐磨、不易捲曲

【缺點】節結強度比尼龍線低(同號數而言)

(PE線)編織線:

【編織線】用佈線編織而成,耐磨、超高拉力值。一般做釣大型魚的時線輪的主線,及專業路亞釣時的線輪主線。大力馬是編織線的大廠牌。

【優點】耐磨、超高拉力,1號線等同於尼龍或碳纖線2倍拉力、完全沒延展性,於路亞釣時,可以完全感受到路亞的遊動與魚來咬餌時的輕微動作

【缺點】價格高、完全沒延展性,用細線現時,中魚易斷子線或拉裂魚嘴


一川海竿野釣


有很多新手釣友們在垂釣的時候,完全沒有在意子線長度的問題,一般是在漁具店中購買現成子線,子線多長完全不關心。待到對垂釣稍微熟悉一點之後便會提出問題:釣魚子線長度多長合適?其實,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因為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對象魚,可能需要不同的子線長度。現在將子線長度的相關知識做個彙總。一般來說長子線力傳導損失比較多,浮漂的反應越比較慢,所以相對比較鈍,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所垂釣的魚體型比較大,較合適使用長子線。在我們垂釣對象魚的時候,較粗的子線對應大魚,要稍長,鉤也要適當增大。短子線對應小體型魚,子線稍細,用小鉤。並不是所有長子線都適合釣大魚,長子線可以在釣慢魚,或釣大鯽時使用,目的是要鉛墜到底後的鉤餌那一擺引魚就餌。釣底層接口時我們也常用長子線。我們還可以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口吞浮漂我們是能看的到的,只要魚沒吐掉,我們也能把它釣上來,在子線合適的情況下,浮漂的下頓全部是鉤餌入口的表現。魚的攪動,浮漂的反應是標的上下起伏或左右晃動,空竿是魚吐鉤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5ef908571f34cf7a9ce15b81ac82fb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