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未婚,面對家人各種催婚,很惶恐很焦慮!怎麼辦?


在對的人還沒出現的時候,努力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80後的未婚大齡女青年,23、24歲畢業,在職場摸打滾打5、6年後,小有所成,但卻沒有想象中的富足感,二是有深深的焦慮感,這讓人寢食難安。

曾經一起暢談理想的閨蜜們,就如約好似的,火速的在奔三之前嫁人生子,與自己的父母同道,加入催婚陣營。開口便是:趕緊結婚...

80後的一族是一個背鍋的一代,任何優惠政策跟我們都是無關的,上中學的時候,小學上學很便宜,上高中時候,至此中學不用學費,義務教育。我們接受著上一輩夢寐以求的教育和大學,大人們總會說:要好好讀書,不能談戀愛。可是為啥到我們一畢業,他們馬上改口:趕緊找對象,怎麼還沒對象。就這樣一年一年開始催婚,催婚軍團數量慢慢增多,在特殊的節日他們更是會組團出現,在春節達到頂峰。

職場中,你會發現,男子30歲,正式意氣風發、風頭正起之時,通過5、6年積累,他們處理事情幹練有素,成熟穩重,通過不斷努力工作,婚姻事業雙豐收比比皆是。女生30歲,特別是作為未婚女青年,即使工作能力與男青年不相上下,上級也更願意給男青年機會,理由是:有可能快了,要嫁人生子,到時耽擱了不好。如是總總。

人是社會屬性,特別是比較感性的女青年,我們不得不主動或被動的聽到一些信息。剛畢業前3年,那時有一大批跟我們一樣的女青年存在,我們形成一個陣營,相互安慰、相互鼓勵,這給到了自己更多的動力努力向前,現在的我們,越來越考驗自己承受孤獨的能力。

當你工作身心疲憊之時,你需要有人安慰,打電話給最親的家人(爸爸媽媽也受到了外界的壓力),他們總是不忘問你:有對象了麼?這時候自己的內心彷彿在被拷問,疲憊之心更加厚重。

說到這裡,似乎是在證明,彷彿除了結婚,我們無從選擇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要努力做到婚,我願意;不婚,我也可以的自信。

結婚一定是因為“我願意”而結,而不是為了,“我需要”,“我到了結婚的年齡”而結。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我們不能為了長輩的“理所當然”而買單,也許時間證明這不一定對的。我們要遵從內心,跟自己“對話”,縱然有上述說的N種理由,可以給你機會停滯不前,可以給你不努力的理所當然的機會,但總有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我要變得更好,給自己更多選擇的空間。

在對的人還沒出現的時候,努力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當有一天,你等到,結婚,是因為我願意時,你一定會幸福爆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