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關照 一往無前

承“蒙”關照 一往無前

白衣執甲,英雄凱旋。

兩個多月的火線衝鋒,逆行的白衣戰士們用救死扶傷的大無畏精神,履行了來時家鄉人民的重託。

你們是中國的脊樑,你們是草原上的雄鷹!

1月28日起,內蒙古自治區8批英雄共計849人陸續抵鄂,支援武漢、荊門和隨州。

你們就是火紅的薩日朗,開在荊楚大地。

英勇的草原兒女,是逆行者,也是“匿形者”。面對英雄城市的人民問候,你們卻說:“我不敢露臉,我是偷偷報名出征。”

他們當中,有人主動中斷婚假,有抗擊非典的“老兵”,也有“玩著抖音、刷著b站”的90後。

承“蒙”关照 一往无前

逆行出征,請記住他們的名字——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護士王坤,與新婚妻子說得最多的,不是思念,而是“加油”。

56歲的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卿:“雖然害怕,但捨我其誰?”

內蒙古第二醫療隊隊長、“武漢閆媽”閆蕾說:“我們每一分付出,終將會換取一個血肉之軀的躍動。”

……

他們無畏生死,卻“無名無姓”。在江漢方艙,從陌生到熟悉,患者記住了防護服上的名字:“烤全羊”“蒙古奶茶”“牛肉乾”“陽光”……

在湖北人心中,他們的名字響噹噹,叫作“逆行者”。

在內蒙古人心中,他們的名字響噹噹,叫作“巴特爾”。

生命的儀器滴答作響,生死的良方謹慎醞釀。

在鍾祥同仁醫院ICU病房,一名54歲危重女患者出現“人機對抗”,情緒緊張。內蒙古醫療隊的醫生朱淑芬,一邊調試著呼吸機,一邊緩和著聲音:“我是內蒙古來的重症科專家,你的情況非常正常,不要緊張,按照我的要求做。”

在護目鏡後沉靜的眼神裡,患者讀懂了什麼是信念。

“我們會咬牙堅持,一往無前!”這是他們的信念,也是不朽的蒙古馬精神。

承“蒙”关照 一往无前

第一次,武漢患者練起“八段錦”——“師父”是在武漢肺科醫院的內蒙古醫療隊員劉東明。

第一次,武漢患者有了蒙古族名字——江漢方艙的內蒙古醫療隊員莎日娜,給患者逐一起名:“你叫琪琪格,花兒的意思;你叫格日勒,光芒的意思……”

京山市患者聽到了草原歌曲。內蒙古醫療隊員李慧敏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舒緩悠揚的旋律,讓很多人暫忘了病痛。

戰地歌聲送給患者,也送給戰友,激勵著自己,凝聚起力量。

3月18日,內蒙古白衣天使陸續踏上歸程。荊門市民傾城相擁,用“高規格”禮儀護送。

承“蒙”关照 一往无前

“謝謝你們曾為我們拼命!”荊楚大地用真情“喊”出心聲,隊員揮淚告別。

車隊經過路口,民警立正敬禮,市民或揮手,或鞠躬,或大喊:“我愛你們!”

愛,在蒙鄂之間互動。

很多患者都會說“賽白努”,還會用蒙古語說“切勒麥!”

這場不見硝煙卻見生死的戰爭,蒙鄂結下生死之交。

待疫情煙消雲散,我們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作 者:餘瑾毅、內蒙古日報 劉 春

圖 片:柯 皓、王 敏,內蒙古日報

編 輯:蔡朝陽、袁超一

設 計:羅 懌

出 品:湖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