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青坪村美麗鄉村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扶貧幹部走訪貧困戶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曾榮祥搬進了新家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開州區厚壩鎮青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香桃基地
  厚壩鎮青坪村地理條件惡劣,以丘陵山坡為主,交通不暢、飲水不便、產業匱乏,2014年被納入市級貧困村,全村有119戶402名貧困戶。村民為改變生產生活條件,有的外出務工,有的搬到了集鎮上。近年來,厚壩鎮按照貧困村建“八有”、貧困戶解“八難”的脫貧要求,解決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在青坪村種上“搖錢樹”、組組通公路,村民喝上自來水、住上“小別墅”。2016年青坪村實現整村脫貧,113戶392名貧困戶如期脫貧。
  走上“便捷路” 心裡美滋滋   “村裡原來沒通公路時,貨車、摩托車都開不進來,運送物資全靠人用揹簍背、籮筐挑,累得很。”3月29日,青坪村9組村民殷興中講起以前的生產生活條件時直搖頭。
  要想富,先修路。為解決青坪村1216戶4638名村民的出行問題,近年來,厚壩鎮多方籌集資金2000多萬元,硬化青坪村的公路20多公里,如今的青坪村公路實現組組通暢、戶戶通達。同時,為保障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該村還修建了日供水量50立方米的桂花坪水廠、整治了90口山坪塘、整修了1口飲水池。
  公路硬化後,還帶動了青坪村的旅遊業發展。每年春暖花開、果實成熟時節,絡繹不絕的遊客驅車來到青坪村賞桃花、觀李花,採香桃、摘藍莓。村民也忙著把自家的土雞、土鴨以及蔬菜賣給遊客,讓昔日寧靜的青坪村變得熱鬧起來。


  “現在公路通到家門口,車子停在院壩裡,上街趕場、購物購貨都方便,不僅節約了時間,還節省了物力和財力。”青坪村6組村民嚴合財高興地說。
  住上“小別墅” 生活樂悠悠   “全靠黨的好政策,讓我不花一分錢就住上了寬敞明亮、安全舒適的‘小別墅’。”曾榮祥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高興地說。
  57歲的曾榮祥居住在青坪村6組。2014年,他和母親因病致貧被納入建卡貧困戶。2017年10月,曾榮祥享受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了新家。村裡還給他安排了清掃保潔的公益崗位,每個月有1800元的收入。另外,他家還享受了每月50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2017年底,曾榮祥家脫了貧。
  “除曾榮祥以外,我們村還有27戶貧困戶住進了新房子,其中7戶住進了美麗鄉村。”青坪村黨支部書記鄒方順說。
  種上“搖錢樹” 財源滾滾來
  “目前,300畝標準化果園已建好,全部種上了無籽沃柑,3年後就是‘搖錢樹’,村民的年均純收入將增加近1500元。”鄒方順指著標準化果園說。
  按照貧困村建“八有”中貧困村有一個主導產業的脫貧要求,從2016年開始,青坪村利用配股到戶扶持資金,陸續培育了700畝的主導產業,其中沃柑220畝、晚熟青脆李300畝、香桃110畝、藍莓70畝。為了便於管理,青坪村成立了綠山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管理模式,給村民帶來多重經濟收入。一部分是土地流轉費,村民將土地流轉給專業合作社,每畝每年收取300元流轉費;一部分是務工費,村民在專業合作社務工,平均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還有一部分是入股分紅,每人每年有100多元。

  “我家2畝土地流轉費每年有600元,在合作社幹活的工資每月有1000多元。我還有入股分紅,這3項加起來,一年有1萬多元的收入。”青坪村5組貧困戶李聖地說,他家2015年就脫貧摘帽了。
  (記者 熊瑛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