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每日一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每日更新一所院校和一個大學專業,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選專業》每日一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1、培養什麼人?

漢語國際教育,之前叫對外漢語,是對外國人進行漢語教學的意思。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能夠教授外國人漢語的教師。

首先,漢語國際教育教師要有堅實的漢語基礎。在對外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從語言學的角度給外國學生解釋清楚漢語的發音規律、詞彙規律、句式規律,要講清楚“為什麼這麼說”。這就要求其有深厚的漢語語言學基礎。

其次,要熟練地運用外語。這裡的“外語”不僅指英語,還包括其他國家的語言。現在,很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在找漢語教學工作時沒有多少優勢,外語水平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師範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外語水平要求是大學英語四級,這個水平很難對外國學生開展教學。所以,國家在選派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人員時,往往挑選外語院校英語專業和小語種專業的畢業生。在對外教學時,這些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兩門或者三門語言,對於教學過程中的漢語知識教學及教學過程中的溝通互動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加強自己的外語學習。

最後,要有教育學知識和教學經驗。漢語國際教育是一種教學活動,學生從兒童到成年,其年齡結構、文化背景複雜,對教師處理課堂教學、與學生相處的能力要求很高。僅僅掌握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知識是不夠的,注意積累教學經驗,對於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尤為重要。

2、主要代表院校

不同院校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側重點不同。大部分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設在文學院,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等。這類院校側重漢語基礎的培養。少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設在外語學院,如中山大學等。這類學校側重外語能力的培養,會開設英語精讀、泛讀、精聽、泛聽等英語必修課程。還有一些學院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設在國際交流學院,如煙臺大學、東華大學等,這類院校的漢語課程和外語課程相對比較平衡。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代表院校有: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首都師範大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北京語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河北經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

3、開設哪些課程?

這裡主要介紹以漢語基礎學習為主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課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課程包括三方面:語言學知識———這部分課程主要是針對漢語基礎知識而開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漢語中的常見問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心理學、教育學、語言教學法知識———這部分課程主要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瞭解學生的心理,以促進課堂教學;文學和文化知識———這部分課程重在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背景,訓練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語言學知識主要包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課程。

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跟幼兒學習第一語言不同。成年人首先要了解,然後才能掌握。教師必須對所教的語言系統有較為深刻的認識,才能進行有效的語言教學。要教會學生髮一個音,必須知道這個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這要求教師既要對漢語的語音系統有細緻的瞭解,又要對學生的母語有所瞭解。比如,英語學生為什麼對zh、ch、sh和z、c、s分不清楚,日本學生為什麼發不好u、ü這兩個音等。瞭解漢語和學生母語的語音特點,才能預見學生的語音難點,有針對性地解釋和練習。同樣,要教好詞彙和語法,也必須對漢語和學生母語的詞彙和語法系統有較為深刻的瞭解。因此,合格的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必須掌握系統的語言學知識,才能對語言點作出正確的解釋,回答學生的問題。

現代漢語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我們都會說中文,但我們說的中文詞語、句子為什麼是現在這樣的編排方式,我們為什麼這麼說,其中的道理沒有幾個人能夠說清楚。現代漢語課就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現代漢語從拼音開始講起,直至字、詞、短語、句子,分別講述了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知識、漢字的性質和作用,現代漢語的語素、詞和構詞法,漢語組詞造句的規則和有關基礎理論知識,詞語和句式的運用等問題,使學生對漢語語言系統有系統而全面的認識。

漢字是從古代發展變化而來的。只有瞭解古代的漢字和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現代漢字。在古代漢語課上,學生需要閱讀大量經典的文獻選段,除此之外,學生還會學到《詩經》的用韻、古書的註解,古天文、歷史常識,《廣韻》等經典書目的編排。古代漢語可以幫助學生對古代人的研究成果和水平有大體的瞭解。學習古代漢語,掌握漢語字詞的本意及演變,讓學生對現代漢語的語言現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樣我們在教授外國學習者時才能得心應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課程,是集中學習一種語言的特點及規律。語言學概論包括語言的社會功能、語言的性質和特點。除此,該課程還詳細研究了語音、語法、詞義、文字,以及語言的發展,使學生的語言理論知識系統化。

心理學、教育學和語言教學法知識主要包括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概論、第二語言習得、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

從事語言教學必須掌握語言教學法。每種漢語國際教育教材都體現了編寫者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師要熟悉這種教學法才能用好教材。除了學習教學法本身外,教師還要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因為語言教學法實際就是把語言規律、語言學習規律和語言教學規律統一起來的一種方法。分析學生的心理,分析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的不同,研究兒童習得母語和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的不同特點,就離不開心理學。課堂教學的方法、技巧和手段是教育學問題。因此,漢語國際教育教師應當系統地掌握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瞭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更有效。

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概論

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必修課之一,包括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部分介紹了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歷程,中外較為經典的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法、教學模式,漢語國際教育教師的要求,如何上好一堂漢語國際教育課等。實踐部分要求學生自己走上講臺,把同學當作外國留學生,講授漢語國際教育教學課。

中國人學習英語,外國人學習漢語,都是在學習第二語言。母語是我們的第一語言。教師從第二語言教學的經驗中,總結出了大量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如習得第一語言和習得第二語言有什麼不同,在語言機能方面有什麼特點,語言遷移的類型和作用,偏誤分析等。第二語言習得這門課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人類在學習第二語言時的狀態、心理及過程,這有利於更好地設計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活動。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主要介紹教育原理、現代教育學、國際教育與比較教育學等現代教育理念和實踐知識,以及孔子學院建設和發展的情況。

文學和文化知識主要包括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化概論、西方文化與禮儀等課程

文學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培養人的氣質。因此,一個合格的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文學修養,瞭解中外文學的發展歷程,對代表性作家作品要有一定的瞭解。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不僅傳授語言知識,同時也在通過語言傳播中國文化。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往往開始於教師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瞭解中國文學和文化知識,比如中國的地理概況、主要的名勝古蹟、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等。同時,學生還要了解對象國的文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中國文學史包含幾大部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概論包括很多中學課程內容,如中國地理、歷史,也包括中國的文化思想文化現象,如中國的學術思想、宗教信仰、古代的教育、科舉制度,還包括中國的風俗習慣和各類藝術。西方文化與禮儀包含兩個部分。其一是西方的文化,其二是西方的禮儀。在西方文化部分,其介紹西方的歷史、宗教、文化,包括古希臘的多神體系、特洛伊之戰,古羅馬基督教的發展史,中世紀歐洲各式大教堂,文藝復興,莎士比亞,歐洲著名哲學家等。在西方禮儀部分,其介紹西方日常的禮儀習慣,如怎麼樣吃西餐、刀叉怎麼放、在什麼場合應該穿什麼衣服、與不同國家的人見面時打招呼的方式、參加party時應該帶什麼禮物等。這對學生今後與留學生交往及到西方國家生活有很大幫助。

4、畢業後做什麼?

(1)漢語國際教育培訓機構。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國內相關漢語國際教育培訓機構任教,或做漢語國際教育老師,或做教材編寫等相關工作。但由於近期金融危機的影響,來華學習漢語的人數也在減少,因此,各培訓機構的招生人數有限,進而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師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有些省份的培訓機構所要求的最低學歷已升為碩士。

(2)國家漢辦志願者。目前在國外使用和學習漢語的人數已近一億人,有約100個國家在各級各類的教學機構內教授中文課程,漢語教師嚴重缺乏。教育部於2004年頒佈了“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計劃”,從國內招募志願者到國外從事漢語教學。自2004年以來,國家漢辦已派出近5 000名志願者教師,分佈於世界五大洲42個國家。

(3)繼續求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總結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良好的漢語言文字學和文學修養;具備良好的普通語言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和非母語漢語教學基本理論,受到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指導和訓練;具備堅實的文史基礎以及較寬廣的文化視野,對中國和世界文化、歷史、藝術及相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瞭解;熟悉教育法規、現代教育理念,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能力;英文基礎紮實,有良好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能力;有較高的普通話水平,較強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口語和書面語表達能力以及應變開拓能力,能在國內外相關學校或企事業單位從事漢語教學、跨文化傳播及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

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運用漢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教育、新能源、公關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訓/院校

2、新能源

3、公關/市場推廣/會展

4、廣告

5、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6、專業服務(諮詢、人力資源、財會)

7、互聯網/電子商務

8、學術/科研

從事崗位:

畢業後主要從事文案策劃、平面設計師、文案等工作,大致如下:

1、文案策劃

2、平面設計師

3、文案

4、市場專員

5、平面設計

7、新媒體運營

8、行政前臺

工作城市:

畢業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北京

2、上海

3、廣州

4、瀋陽

5、深圳

6、南昌

7、廈門

8、合肥

就業前景

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運用漢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和“漢語熱”的興起,漢語逐漸成為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語言之一。加之國家對漢語國際推廣事業的大力推動,漢語逐漸升溫;特別是2005年首屆世界漢語大會之後,傳統的對外漢語教學開始向漢語國際推廣轉變,漢語學習的主課堂逐漸從國內轉向了國外,全球出現了轟轟烈烈的“漢語熱”。

截至2011年8月底,各國已建立353所孔子學院和473個孔子課堂,共計826所,分佈在104個國家(地區)。由於“還沒準備好就要出征”師資匱乏成為制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就業前景是一片大好!

每日更新一所院校和一個大學專業,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