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旅居海外是種什麼感受?有歸屬感嗎?

澳微會


以本人旅居歐洲十幾年的經歷來看,如果成年以後出國,基本不可能會有歸屬感,哪怕生活在海外再久,對海外生活再怎麼習慣,都無法有歸屬感最大的原因就是無法融入當地人的社交圈,有來往的絕大多數還是華人。假如出生在海外或者出國年紀很小,從小接受海外教育,那麼是會有歸屬感的,我孩子都出生意大利,出生默認是中國國籍,到十八週歲的時候可以自願選擇國籍,現在在上小學了,周圍同學老師都是意大利人,我們比較擔心的是有時候她們誤認為她們也是意大利人,我們會讓她們上華人中文補習班,在家用中文交流,給他們介紹中國文化,讓她們知道,她們是華人,拿的還是中國護照,她們的根在中國!


良程國際


你好,我是萬維旅遊 很高興回答問題, 長期旅居海外是種什麼感受?有歸屬感嗎?

長期居住在海外肯定沒有在自己本土生活要好,不會有歸屬感。

原因有三:


第一、落葉歸根 ,植物都是生長在屬於自己的土壤上,所以人一定要生活在適合自己的舒適區

第二、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所以中國人一定是適合在自己的國情上生活

第三、在別人的土地上生活,從人種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不同,也不如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內

所以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越到老越不會有歸屬感,所以長期居住在海外的人一定都希望自己早日迴歸自己的祖國。


萬維旅遊情懷


多數有歸屬感,畢竟炎黃子孫,一脈相承


騎行暴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如果你現在旅居海外也不要太傷感了,一個人年輕時也許都對外面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從來不會去考慮歸屬感。當你慢慢在某個地方生活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原來的圈子其實也挺美好。

喜歡旅遊,特別那種漫遊全球的朋友,感覺都有一顆強大的心靈。不論走到哪裡都用自己的善良和熱情贏得了一份歸屬感。

就像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她熱情的幫助當地人,最後在撒哈拉也受到當地人給予的一份歸屬感,相信不論那裡的普通居民其實都非常友善的。

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不需要考慮太多的歸屬感問題,因為只要學會放棄,你還有太多的選擇。


陌上蘆葦


這個問題替我一個三月初,帶著女兒到荷蘭的朋友回答一下吧。三月份我們國內疫情逐漸減少,變成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而在國外疫情開始爆發。

她老公是荷蘭人,去年12月回荷蘭開始創業,急需她過去幫忙,因為疫情拖到了三月。所以歸屬感還是有的,不然也不會在歐洲最嚴重的時候過去。

她說以前沒覺得有什麼不一樣,除了不能隨時叫外賣,支付還是靠現金等等。從面對疫情戴口罩這件事,讓她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一面,非常沒安全感。

戴口罩

眼看國內疫情大好了,沒白在家悶2個月,卻要出發到荷蘭,歐洲正嚴重的時候,一個個還不戴口罩 ,沒有防疫心。人都覺得自身免疫系統能夠扛過去的盲目自信。

朋友是做餐飲的,出門發傳單還被路邊的小朋友取笑,他老公說客戶看到他戴口罩會不願意買他們的外賣的,戴口罩的壓力太大了。

先是怕被取笑…現在是怕被指責!他們的觀念是健康的人不應該戴口罩,應該捐給醫護人員。

目前荷蘭也停掉了眾多旅遊景點,關閉了眾多博物館、音樂廳、咖啡館和娛樂場所。以往人來人往的大街,動不動就遊行的荷蘭人,也被迫壓抑在家裡,安靜等待疫情過去了。朋友說,今年只求健康度過了。

看來住在自己的國家跟外國差別真的很大,起碼我們現在可以開始逐漸復工,開車出門,健康有保障。


安嘟泥


有句話,越是遠離祖國就越愛國,有過這樣的經歷的話,肯定對這句話有感觸,但是未必適合每一個人,畢竟每個人的三觀和成長環境各異


老城盼復興


雖然身在異鄉為異客,但是時間久了也就自然的融入到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之中了,這未必也不是一件壞事!


不羈的遊俠


開始感覺很新鮮,最後還是感覺自己的家鄉好


A隨緣2255


雖然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海外或者背離祖國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管哪裡有多好,我始終認為我是中國人,心是中國心。

想想那些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國人,真的是像別人說的“國外的月亮就比國內圓嗎?”我不信。你的根在中國,親人朋友在中國,不論外面多好,我相信中國永遠是你割捨不下的情懷。


我想帶你去看風景


只有在自己的祖國才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等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