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的特點是什麼?

用戶5828654687010


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的特點是什麼?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民俗是最重要的文化組成部分,而其中的各種節日,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節日,而節日所表達的紀念的東西也有所不同,春節可以說是我們過得最隆重的了,而其他的節日也都有不同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春節,在我們國家的文化中,是一年的開始,也是一年的結尾。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在春節我們都要掃塵,貼年畫,貼對聯,放爆竹等等等等,一年四季在外忙活的人也會回到家裡面來團聚等年過了再出去。寓意著團團圓圓。

清明節,我們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是對已經逝去的人的一種懷念,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而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這個季節都會下一些小雨,也許也是上天對逝去先祖的一種懷念吧。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朽木家的醬油瓶


春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清明節: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重陽節: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還會有未來嗎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一年之歲首。是舉家團圓的日子,俗稱新春或者大年。有貼對聯、守歲、拜年、吃團圓飯等習俗。春節體現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理想。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來,後來演變成祭祀先祖的節日。有折柳枝插於門前的習俗。

重陽節是每年九月初九,俗稱老人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曬秋等風俗。


一米陽光愛生活


春節,清明節,重陽節這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因為地域廣袤,種族不同,所以各地,各個種族又各有特色。現就我們河北漢族三大節的特點簡單歸納如下:

河北春節是三大節中最喜慶祥和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最傳統的節日,他有幾千年的歷史底蘊,有著豐富的文化和娛樂生活。它使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這裡得以放鬆,只有在春節期間,才能表達對一切美好的祝福,她是人們的希望,希望來年更美好,生活更富裕。紅紅的春聯訴說著吉祥如意,大紅燈籠高高掛,無聲地表達著美好,每到春節前就開始殺年豬,備年貨,孩子們也是想著紅包要到手裡來了。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吃喝玩耍已不再難得事情,難得的是他慰籍了人們的心靈,感受到親情之偉大,之幸福,因此,在這裡注重親情是她最大的主題。

再說清明節。他是一個因祭祀先人而留下的節日,他的特點就是緬懷先烈,先人,他不僅僅是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懷念,而是通過發思古之憂情,將雨紛紛的懷念變成繼承遺志的豔陽天。春季三五結伴出遊,踏青遊園,野炊已成其目的。

最後說重陽節。重陽既尊老,這是主題無誤。講孝道,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几十年,讓老年人生活幸福,得以安度晚年,這是人生之大幸,通過重陽節讓我們把尊老,敬老,關愛老年人的精神得以發揚和廣大。不太全面,望諒解。





暗香香


節日是人賦予的,特點也是不斷變化的,時移世易。

春節闔家團圓,清明祭祖,重陽敬老

春節的習俗和文化:祭祀神靈、祖先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春節是中國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內涵的節日,更是推動產業經濟和內需消費的重要內驅力。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祭祖、踏青、插柳、遊樂、牽鉤、放風箏、盪鞦韆、射柳、蹴鞠、鬥雞等。

重陽節習俗: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節日是人賦予的,特點也是不斷變化的,時移世易。

春節闔家團圓,清明祭祖,重陽敬老


蟄伏舵手蘆鈺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民族,在這漫長的歷史文化積澱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是我們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傳統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中春節,清明節以及重陽節就是三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及其特點

春節,其實每個人都很熟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曆的“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百歲年為首,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華名族最重要的傳統佳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一歲(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歲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因此春節最大的特點就是辭舊迎新、祭祝祈年,在過春節悠久的歷史中我們也逐漸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習俗,雖然祖國之大各個地方受地域文化的影響習俗不盡相同,但大都是圍繞除舊迎新祭拜祖先祈禱豐年展開的,比如有“祭灶、掃塵、貼對聯、吃年飯、守歲、壓歲錢、放鞭炮等等。

春節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春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底蘊。

清明節及其特點

清明節,一般春分後15天是清明節,時間大概在公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是我國重要的春祭節日。

清明節主要是形成於上古時代春祭活動的過程中,既是自然節氣點又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並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的傳統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因此清明節最大的特點就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掃墓祭祖歷來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清明節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能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重陽節及其特點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重陽名字的由來來自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因此兩個九就是重陽。

重陽節也是我們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清明節是春天重要的祭祀節日,而重陽則是秋天最重要的祭祀的日子。重陽節一般有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習俗活動。傳承到今天,重陽節也被賦予了尊老敬老的新含義,融合了中國傳統道德中孝道。

因此重陽節最大的特點就是登高祭祖,孝敬老人,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春節、清明以及七月半並稱為中國四大”祭祖節日“。


無論是春節清明節還是重陽節,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體現,是中華文化的底蘊,是維繫傳統的重要形式,即使生活在現代化的社會,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這些優良傳統,時刻不忘文化的根源。


識海泛舟


春節做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目,有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辭舊迎新的美好祝願,一直傳承延續。比如打掃房子、貼春聯窗花福字、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祭祀等等。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往年,大家會到故人墓碑前,擦拭墓碑、敬獻鮮花、鞠躬磕頭,以表達追思與悼念。

重陽節,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好、助老的老年人節日。

三個節日側重意思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文化傳承的瑰寶,需要我們每個人守護、傳承、發揚!


艾條艾柱艾絨


春節的習俗和文化:祭祀神靈、祖先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春節是中國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內涵的節日,更是推動產業經濟和內需消費的重要內驅力。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個人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春節消費也由傳統的置辦年貨發展為具有時代特色的賀歲作品。

元宵節的習俗和文化: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

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中國傳統節日習俗適應了中國社會廣大民眾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在物質生活層面,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許多不同節日獨特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和文化: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吸收了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涵。

端午節的習俗和文化:如掛艾草、午時水、沐蘭湯、薰蒼朮、食粽子、扒龍船等習俗。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七夕節的習俗和文化:七夕乞巧、穿針乞巧、喜蛛應巧等習慣。七夕風俗中流傳時間最久、流傳範圍最廣的當屬“乞巧”。古人對一年一度的乞巧習俗十分重視。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

中元節的習俗和文化: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中秋節的習俗和文化: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祭月、賞月、拜月。

重陽節的習俗和文化: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據現存的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祭祀、登高、飲菊花酒等風俗。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春節


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年”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均有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古人根據天地運行規律來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與終點,“年”成為一年四季的時間總稱。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循環往復。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定出一年之歲首。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干支曆法的“立春”,當天象“斗柄指寅”時,萬物蘇萌,天下皆春。

上古時代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是由歲首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以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蹟;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歲的習俗,新年期間盛大的祭神祭祖節儀活動,由此可見古代歲首祭祀的蛛絲馬跡。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歲首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尚書·大傳》中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年開端之始,謂之歲首,民間俗稱新年或年節。春節民俗的形成與定型,是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清明節


清明節歷史悠久,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日習俗的形成與此時的節氣特點密切相關。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冬至後第108天,也就是陽曆4月5日前後。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期古人依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氣候規律,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事生產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清明節後氣溫變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事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掃墓祭祖禮俗的源流與信仰、祭祀、曆法以及劃分出的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清明時節,大地呈春,陰陽轉化,吐故納新,生氣始盛,萬物皆潔齊,正是春祭好時段。同時郊外踏青也是古人們的節氣主題。古時代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並且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重陽節


起源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

重陽節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起源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

重陽節

在古代,古人對火總有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並認為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起源其三

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裡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




眾生緣一木


春節是慶祝新一年的開始,時間在春天開始時,清明是祭祀祖的日子,時間在春夏之交。重陽節是看望和敬重長輩的傳統節日,在秋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