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經濟迅速發展,傳統觀念受到衝擊,越來越多的男女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仍處於單身狀態,有的因為工作忙綠無暇分心,有的因高昂的結婚成本對婚姻望而卻步,有的因個人觀念發生轉變等等,這些不一樣的原因令以前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遭到巨大挑戰。

雖然現在的男女對於婚姻持有多元看法,但是我們的老一輩明顯沒有從老思想裡跳脫出來,他們的生活環境及經驗決定了其固定的思維和認知,這是可以理解且根深蒂固的。新老兩代人對婚姻的不同想法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發生了激烈碰撞,令兩代人在思維變革更替中不斷尋找新的平衡點。

女性不論是在長輩的觀念裡,還是普遍的認知裡,總是承擔著相夫教子的家庭責任,比起男性她們的婚姻情況更令人擔憂,適婚年齡更短暫,選擇的權力也相對較少,不少年紀剛到25歲,甚至是還未到25歲女性的父母就開始忙著拜託親戚朋友為其介紹對象,將一場場流水式的相親宴提上了日程,而有些時候女性的尊嚴就在這一場場相親中被損害。

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一、相親中女性的基礎值和男性的中間值

當下有不少女性通過自身的努力已經足夠養活自己,甚至還略有積蓄,更加優越一點的買房買車都不在話下,但是現在很多男性思維仍停留在女性勢利圖錢上,對於每次相親他們總是帶著防禦機制的精打細算投入產出比。

女性朋友小美經不住父母的催促同意與相親對象小張見面,兩人前往餐廳吃飯,小張點了一葷一素,當小美提出點個湯時被小張拒絕,小美不再作聲,吃完飯兩人邊聊天邊散步,小張說他有三個姐姐,家裡就他一個男生,說小美是本地人以後結婚兩人逢年過節回他老家方便,更是直說他要是女生就不會要太多,房子車子實在是要求太高,只要兩個人過的幸福就好。

相親過後回到家裡,小張問小美對其印象如何,小美委婉拒絕,誰知男生瞬間翻臉,說她騙吃騙喝,小美想著二十多元的飯錢還要遭到對方侮辱心裡倍感委屈。

薛兆豐教授曾說婚姻就是辦企業,籤的是終身批發期貨合同,男女拿出的資源包是不一樣的。這句話說的客觀在理,作為合夥人選擇優質資源也是合情合理,但是辦企業是需要雙方拿出各自的資源整合籌劃,而不是一方坐享其成等著另一方掏出所有的資源。

小美的父母因著急女兒婚姻,將其信息放到相親角故而吸引小張,小張看到小美條件優越主動聯繫本無可厚非,但在與小美見面後卻精準控制成本,甚至在還未進一步發展時就自私地明言小美本地人的優勢及自己取得的好處,並在自己無車無房的情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女生不要要求太多等話,又在小美婉拒時羞辱其騙吃騙喝,著實令人氣憤。

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男性在結婚的道路上,房子車子丈母孃成為其最大的攔路虎,殊不知從何時開始,女性在脫單的道路上,房子學歷男性原生家庭也成為其婚姻的最大阻礙。都說女性拜金勢利,其實男性在投入產出中也衡量的一樣清楚。

但是女性對於靠自己能力買房買車的男性總會另眼相看,頗為尊重,但男性對靠自己本事擁有房子的女人大多會在發出驚歎後望而卻步,說出會賺錢的女性太強勢的想法,轉頭選擇靠父母出資買房的女生,但仔細想想,這樣的說辭和選擇不是同時傷害了兩種女性嗎?

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女性婚前買房,你們會同她結婚嗎?

不少男性回答:分情況而定,若是該房子已經全額付款,那自然沒有問題,若是需要每月還貸,則最好不要,因為男性不僅要承擔貸款,還有可能房產證上不會加上自己的名字。

現代人不論男女在利益上均會精打細算,這是社會高速發展後所產生的正常變化,但是男性對於女性條件上的篩選更為苛刻,賺錢多說你工作拼命沒時間管家,賺錢太少感覺自己吃虧付出太多,女性學歷太低覺得無法吻合自身的價值觀,學歷太高又害怕自己駕馭不了,

女性對於男性的要求有基礎值卻無明確上限值,而男性對於女性的要求只能取中間值。

而相親正是揭開此殘酷面的地方,兩個互不熟稔的人自然鮮少顧及對方的感受和想法,更多的是站在自身立場為婚姻鋪路,故而利益的盤算會多過感情的醞釀,而男性對女性更為嚴苛的條件則會令情緒更加敏感女性受到傷害,而女性又因生育年齡的限制不得不在一次次相親中降低基礎值去匹配合適男性的中間值。

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二、相親中男性的自信和女性的壓抑

雖然現在鼓勵女性創造自己的價值,但是很多女性還是不得不在結婚後為了家庭放棄對事業的追求,不得不在柴米油鹽中尋找人生新的平衡點。即使是新時代,仍有不少男性存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優越感令他們在找伴侶時變得盲目自信。

例如同事小玲上週相親的男子阿木,小玲和阿木的父母是朋友,阿木35歲,小玲27歲,雖然年齡有些差距,但小玲父母覺得阿木工作靠譜,條件不錯,便撮合小玲見面,小玲不忍父母為此事焦急憂愁便同意前往。

兩人前往公園見面,阿木與小玲邊遊園邊聊天,阿木說他身邊的兄弟,有一半都離婚了,而且提出離婚的居然是女方,還表示不能理解。小玲聽此話暗自不爽,但並未表態,阿木繼續說女人在50歲以後就會知道沒有男人不行,但是男人在50歲之後沒有女人一樣活的好。

小玲感覺自尊心受損說:男女都有選擇離婚的權力,我的姐妹裡就有主動離婚的,因男方據理力爭要孩子,小玲在與親人商量下決定等孩子大一點再給男方家庭撫養。沒想到阿木聽此表示不解:不是一般女性在離婚後都會要孩子嗎?難道捨得?

小玲道:男方家庭堅決要孩子,而且小玲一個單親媽媽經濟條件不太好,所以才同意將孩子交給男方撫養。沒想到阿木聽此,來了句:這個女人真是太自私了!而且孩子跟父親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最後兩人走到休息區,小玲請了阿木一杯飲料後,兩人分道揚鑣。

回來後小玲生著悶氣,說當時說話太客氣還請其喝飲料,白白受辱,女性同事聽了她的經歷也憤憤不平。阿木滿心都是男權思想,認為女性沒有男性便難以生活,到了年齡便無法如同男性般存在優勢,話語裡也隱晦出女性結婚後沒有與男性平等的婚姻選擇權,並對女性提出離婚的行為表示不解,還將孩子的撫養選擇權力也一邊倒的偏向男性,這樣的思想相信不止出現在阿木身上,也出現在其他不少男性身上。

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他們仍將女性視為附屬品,輕視其自身價值,仍然認為婚姻生死大權掌握在男性手中,將男性的形象看的過於高大。不論是現在的輿論導向,還是老輩思想,都會覺得女性的適婚年齡普遍低於男性,這原本應是從生理層面得出的結論,但現在卻引申為其他各個方便。

年齡偏大的男性會在相親時選擇年紀小的女性,而年紀稍長一點的女性就會在相親中失去市場,這樣的相親選擇過程或許符合人們趨利的心理,但對年紀稍長女性著實不公平,特別是男性帶著挑剔的眼光質疑年齡時,更會對女性的心理造成嚴重傷害。

遺憾的是,女性父母認知也是如此,他們會從女性年紀偏小時就開始不斷催促其相親,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看著仍沒有對象的女兒,會變本加厲的刺激,更會站在好似客觀視角的分析你的優勢及劣勢,會叫你認清時間的無情及年齡的逝去,他們介紹的對象也會不斷降低標準從而打破你的底線。

相親本是一場你情我願,帶著相互欣賞心理的交友之旅,沒想到經過社會無形對女性的壓力,經過親友對女性的步步緊逼,以及男方對女性的輕視態度,會壓得女性喘不過氣,最後不得不選擇一人嫁掉匆匆完成任務,要不就是接受不了從而逃避。

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三、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放到現在,若是男性不結婚,大家不會過多討論,但是女性不結婚,便時常會面對是否性格不好或是情感觀不正的質疑,更有甚至會在私下對其起難聽的外號進行諷刺。

單身女性所受的偏見對於男性來說會多很多,她們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女性相比於男性更容易被慣以“弱者”的稱號,對於男性來說她們更加需要被保護,

而事實上,女性需要的只是大家的關心和愛護,而不是同情,她們需要的是被認可和接納,而不是一味以愛之名的施壓和羞辱。

對於當代的女性來說,她們的正常訴求及基於個人意志的選擇都需要被尊重,而不是一場場身心俱疲的相親,外界總是告訴女性要做個什麼樣的女人才會被男人喜愛,相親機構也會通過塑造市場歡迎的女性角色來滿足男性的需求,但女性不是商品,也不能被定義,她們本就有無限可能,而不應該被生活的教條和男性的標準所束縛。

相親本事件美好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從事前、事中、事後都變成了某套約束女性個性和選擇的運行指南,這是女性的不幸,也是當下時代的悲哀。

為了讓女性能發揮更大的自身價值,能得到更多的認同感,能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請給她一次倍感尊重的相親吧,尊重女性,從一場相親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