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群能囚老王介新王嗎?

夢城10


這種介紹蜂王的想法不可取。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無論什麼樣的群勢,介紹蜂王都是一個道理。就是介紹蜂王前必須先拿出蜂王后,使蜂群失去蜂王物質後,在介紹蜂王。我們養蜂人必須清楚,要在蜜蜂失去了蜂王物質以後才能夠介紹蜂王,才會成功率最高。因為蜜蜂對蜂王物質的識別,它是不會識別出來什麼是新蜂王,蜂王物質的,就會去接受新的蜂王。往往也是介紹新蜂王失敗的原因。

新蜂王由於在蜂群中生存還不完全熟練,往往會驚慌,也是造成新蜂王介紹失敗的主要原因。這我們養蜂人都清楚,老蜂王在向蜂群介紹時,成功率要高的多。主要是,老蜂王完全適應了蜂群內蜜蜂各種環境下,生存的習慣,把老蜂王向蜂群介紹時,由於老蜂王的穩重,才是介紹成功率高的原因。

作為弱群也是同樣和強群一樣介紹蜂王的道理。在介紹蜂王前必須先除掉老蜂王,二十四小時以後才能夠介紹新蜂王,這樣才會介紹蜂王容易成功。就是你先把老蜂王扣起來後,雖然介紹新蜂王也能成功,但是老蜂王會在很短時間內就會死亡。只有都是同齡蜂王才能夠在一個蜂群中長久保存成功,作為一老一新蜂王,長時間老蜂王保存成功率是不會很高的,所以建議你還是先拿出老蜂王,把老蜂王放到同齡的蜂群中,才是保存老蜂王的最好方法,也是介紹新蜂王的最好,最容易介紹成功的方法。


純正農家蜂蜜


關於弱群蜜蜂能不能囚禁老王介入新王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裡的囚禁老王介入新王是沒有毛病的,但是具體要看我們的老王囚禁以後是放在哪裡,一般來說要麼放在原來的蜂群,要麼放在其他蜂群寄養,很顯然,如果我們放在本蜂群,這是不可以的,如果是寄養在其他蜂群,短時間並沒有問題,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囚禁以後蜂王放在本蜂群

可能這是很多朋友容易做的事情,因為連這個問題都沒有搞清楚的養蜂人,應該說多數屬於新手,手上的蜜蜂並不多,可以寄養其他蜂群的可能並不大,如果只有一箱蜜蜂的情況下,基本上這種想法就難以實現了。

為什麼說把老王囚禁在本蜂群不行呢?這裡其實是一個先入為主的過程,由於蜂群中的工蜂確認自己蜂群的時候,只認自己蜂群中的蜂王,如果不是蜂群自然淘汰或者失王,不管蜂群中的蜂王是老弱病殘還是身強力壯,工蜂都只認這隻蜂王,這就是先入為主的感覺,所以這時候就算我們囚禁了老王,由於蜂群中本來就有老王的蜂王物質存在的,而且得到了工蜂的認可,我們介入的新王就算質量再好,工蜂也不會接受,所以結果就是圍殺我們介入的新王。

囚禁以後放在其他蜂群

這種情況是我們養殖的蜜蜂多,至少兩個蜂群,我們在介王的時候先把老王囚禁起來,然後放進其他蜂群中暫時寄養,然後在我們的蜂群中介入新王,如果新王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的把原來的老王取回來。這個操作是完全沒有毛病的,也是我們蜜蜂數量不多的情況下的常用方法。

只有一箱蜜蜂怎麼辦?

其實上面說到的條件都太好了,因為都是多箱蜜蜂聯合操作,只要有點養殖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怎麼操作,但是如果我們只有一箱蜜蜂,那麼我們又如何在保證老王不死的情況下向蜂群中介入新王呢?

這種方法也比較多,通常有放在隔板外,放在框樑上等等做法,但是根據蜂部落小編的嘗試,這些方法都不靠譜,這兩個位置都有問題,放在框樑上達不到消除老王氣味的目的,放在隔板外根本沒有工蜂去飼餵隔板外的老王,最後老王餓死,記住,這個蜂群並不是強群,而是一個弱群,所以針對這種情況,蜂部落小編建議暫時的飼養老王。

怎麼飼養呢?可以用我們購買蜂王時用的蜂王盒子,或者自己用礦泉水瓶仿照蜂王盒子的原理做一個儲王盒子,然後暫時的抓幾隻工蜂和蜂王放進去存儲,這樣餵養和十天半月的還是沒有問題的,已經足夠我們介王了,蜂部落小編認為這是在我們蜂群過弱又沒有其他蜂群的時候的最好方法。


蜂部落



農村小7


大家好,我是天數茫茫A,很高興就“弱群能囚老王介新王嗎”這一問題,談談相關問題的看法。

囚老王介入新王的方法,不管是強群還是弱群,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我認為都是不可取的,也很難成功。因為每個蜂群的工蜂,都受自己所在蜂群蜂王所分泌的蜂王信息素的影響。蜂王信息素是一種神奇的物質,它能在無形中影響蜂群的生產生活秩序,並制約工蜂們的生理及行為。

而每個蜂王所分泌的信息素是不同的,蜂群成員很容易辨別出來,而蜂群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因此蜂群在老王還在蜂群的情況下,是很難接受新蜂王的,它們會把新蜂王當著入侵者驅逐,甚至是攻殺。

事實上弱群不管是出於產蜜或繁殖擴群的需要,都沒有必要擁有兩個蜂王。就拿繁殖來說吧,很多朋友認為雙王繁殖會快於單王繁殖,其實蜂群的繁殖不僅僅取決於蜂王,它主要取決於外界蜜源,氣候等原因,而當這些條件都成熟時,一隻蜂王最高能夠在一天內產2000多粒卵,也就是一大半個巢脾的樣子,這樣的產卵量得有多少哺育蜂才能照顧得來呢?弱的蜂群顯然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此從繁殖的角度講,完全沒有必要在弱群留雙王。


而蜂王本身就需要工蜂來照顧,弱群雙王只會增加蜂群的負擔,這對蜂群的生產發展顯然只有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題主的做法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易引發分蜂。如果題主通過一些特殊處理,或者老蜂王有問題,題主的做法還是有可能成功的,當然這點我到沒有實際的經驗。不過可以想象,當蜂群出現兩個蜂王時,其信息素相互影響,但蜂王又不能決鬥,久而久之必將產生分蜂情緒,那麼題主這樣做後果只會是,新蜂王帶領一部分甚至是全部工蜂出走。


從題主描述的情況看,題主可能是捨不得老蜂王,想把它留作儲備王,那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建議題主這樣操做。

①和其它弱群組建雙王群

把兩個弱群加上兩個蜂王組成一個強群,這樣不但有利蜂群生產繁殖,也能有效的儲備蜂王。

具體做法是,先找一個蜂箱,用隔王板或攔板,將其分隔為兩個區域,兩個區域有獨立的巢門,以及飼餵槽等。然後把兩個弱群連蜂帶王置於兩邊。為了提高其相互接受力,在放入蜂群前和蜂群時,應向蜂群和蜂箱噴白酒或者香水等物質,以減輕蜂群自身的氣味,並且最好在傍晚時操作。完成操作後對蜂群進行獎勵性飼餵。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儲王群形成的常用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可以推演出一些別的方法,如把弱群加上其它蜂群分出的部分工蜂,連同蜂王組成新雙王群。或者把弱群加上帶有成熟王臺的子脾,連同一些工蜂組成新群,侍王臺內蜂王出房交尾後形成雙王群。

②弱群介入新王形成儲備王群

弱群介入新王形成雙王群,成為專門的儲王群,是不能囚禁老王的。因為單純的囚老王是不能保證介入新王成功的。

介入新王前,應將蜂群用隔板分開,兩邊有各自的巢門與飼餵槽等。分隔開後一邊就處於“失王”狀態,發現“失王”一邊開始急造王臺時,只要除去急造王臺介入新王即可。介入新王后應加強飼餵,預防蜂群分蜂或飛逃的發生。

總結,弱群不能囚老王介新王,因為這樣易造成工蜂驅趕或圍攻新介入的蜂王,而想要在弱群保留雙王,則應將蜂群分成兩個區域後,待一邊有失王表現後,才介入其中,成功率會比較高。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天數茫茫A


一、囚王時間長,如何成功放王不會產生圍王按照過去常規做法,在放王的同時緊脾、治蟎一起進行。如果採取以下方法放王,就會大大減少圍王發生。在開繁前5天檢查蜂群,先調整飼料,治蟎,不緊脾,先少喂粉,不放王。同時,最好前1~2天適當獎飼蜂群,讓工蜂興奮,適量喂粉的目的是讓工蜂有育子情緒。3~5天以後治蟎,蟎基本消失,再放王,前一天晚間再適量獎飼一次,但應選擇好天氣。當第二天早上在工蜂未出勤前,將王放開不會圍王,不緊脾,等到蜂王產卵9天以後,巢內有少量封蓋子時,再緊脾正式開繁。

二、帶蜂王節制套,為什麼放王還會被圍因為節制套工具只用一個,當使用第一隻蜂王時很少出現圍王,繼續使用就會出現圍王。關鍵是取套工具每使用一次都會留下蜂王物質,蜂王物質與本群蜂王物質有差異,所以會出現圍王。在使用時,最好取一隻進行清洗,或取完套將工具尖端在有蜜房的巢房中插一下,來消除本只蜂王物質,就很少出現圍王了。

三、怎樣防止雙王群放王被圍

雙王越冬群和雙王繁殖出現一側少王,這種現象是怎樣造成的?第一,組織雙王群時,群勢強,外界有蜜粉源,巢內子脾齊全,基本不會出現少王和圍王。當進入秋季或越冬初期,出現一側少王問題,大部分兩側蜂王新老程度不一致造成,或者中間隔王板有工蜂互通的地方,一旦隔王板不嚴,工蜂互通,進入斷子後,往往新王被圍致死,而年齡略長的不會死亡。如果一側有王,另一側無王,蜜蜂的應急反應,在適宜的天氣裡無王群的工蜂會投入到有王一側,從巢門或從隔王板空隙進入,要想補王,最好的方法是從有王的一側將蜂王提走,將兩側蜂數平衡後,堵嚴隔王板。在兩側工蜂同時發現失王時,再同時將兩蜂王放入比較安全的地方。要想讓兩側短時間內接受蜂王,巢內有子脾的應先將兩側子脾抖蜂提出,使用無子化介紹王法快速安全。

關於囚王容易放王難的幾點看法

四、長時間介王不接收,應採取什麼方法

如果蜂群多次介王被圍,應該採取換脾法,將群內巢脾包括子脾與有王群對換,但無王群應減少子脾數量。最好給無王群加1張混合子脾,3天后出現急造王臺時,可以介紹產卵王,也可以介紹處女王。應注意:確定該群是否有處女王存在,調入其他群混合子脾查找是否有處女王存在,在換入其他群子脾後2小時,然後查該子脾上是否有處女王存在。該脾上無王或有王都會體現。

五、交尾群介臺或介王不成功解決方法常常出現在非流蜜期,交尾群產卵王取走後,直接介紹王臺或處女王及老王,短時間內都不成功。給大家介紹一種可靠的方法:

關於囚王容易放王難的幾點看法

交尾群新產卵王取走後,最好3天以後,讓交尾群出現急造王臺時,再介紹王臺或處女王及老產卵王。如果時間急,當時有備用王臺或處女王和老產卵王,可採取將交尾群的全部巢脾與生產群的半蜜脾和粉脾對換交尾,只留從其他群裡換的半張無卵、無蟲、正出房老子脾,讓交尾群的工蜂快速做出應急反應(失王反應)。2~3小時以後,發現交尾群大量振翅,呈現混亂狀態。這時可以直接介王。當放臺或放王后,工蜂馬上恢復正常,說明介紹成功。此方法適合生產群,但根據群勢的大小,工蜂應急反應時間不等,越強群反應越慢,介臺介王時間相應要滯後。大群介王最好採取分區無子化介王效果好。

六、工蜂產卵群多次介王不成功的解決方法因失王時間過長,已出現工蜂產卵,最好的方法是將該群內所有被工蜂產過卵的巢脾提出,從其他群帶幼蜂提入正出房的老脾1張,1張卵或小蟲脾補入,這些脾都帶有幼蜂。將原工蜂產卵群蜂齡比例打亂,3天以後,工蜂在卵蟲脾已造急造王臺時,將該脾抖蜂提出,清理王臺,加入其他群。在只有蛹無卵情況下,工蜂會迅速出現無王應急反應,這時再介臺、介王都可以。當蜂王正常產卵,再補入蟲、蛹脾,按蜂數補子,以防群勢減弱。


A檸梔


朋友你好。不知你指的中蜂還是意蜂,中蜂和意蜂介王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意蜂介王前必須要把老蜂王提前移走,讓蜂群有幾個小時的失王意識,如果把老蜂王囚禁仍放在本群內,蜂王物質還會時有時無的在蜂群中間傳遞,對以後介新王是不利的,成功率極其低下,希望你不要這樣處理。

中蜂完全可以把老蜂王囚禁放在群內,囚禁蜂王採用可放在箱底脾下間隙處,蜂王與蜜蜂全阻隔或半阻隔都行。中蜂沒有意蜂對蜂王過渡敏感。

中蜂還能在有囚禁蜂王的蜂群內介臺婚配新蜂王,而意蜂則使不得。

所介入的新蜂王必須是繁殖了一代蜜蜂的蜂王,這樣的新蜂王體大穩重,成功率高。


用戶怪人養蜂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囚老王介新王的辦法是可行的。

作為養蜂人,每年在蜜粉充足期間,培育新王更換老王,可以改善蜂群質量,增強出勤採集力,擴大蜜蜂群勢。也是擴大規模和提高效益的方法之一。

現在我本人把在春季用囚老王換新王的做法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1、囚老王 用“窗齒式”囚王籠,把要更換的老王囚入籠內,擋在蜂窩中有存蜜的邊框框角後,靠上隔板。

2、介王臺 看老王身體的大小,先囚王一夜或1~2天后,把質量好的成熟王臺移進囚王群中。在分蜂熱期間可邊囚王邊介王臺。

3、毀臺基 囚王群雖介了王臺,但多數蜂群的工蜂會利用幼蟲再急造王臺,在新王交尾產卵前應把未被新王毀去的臺基人為地毀掉。

分享幾點在介新王的過程中的體會

1、蜜蜂用的“窗齒式”囚王籠有竹製或全塑的,使用簡單。囚王籠空間大而圓滑,被禁老王不會爬傷腳趾和磨壞翹膀,工蜂能自如出入飼餵老王。

2、王出房後,一群兩王,以籠相隔,不出現相互咬殺或分群,不影響工蜂出勤。經3~4 天,新王能正常外出試飛或交尾,回群后不出現圍王的問題。交尾成功後,新王正常產卵,保持強群並擴大群勢,增強採集能力。

如果新王交尾不成功,此時,把籠中的老王放出繼續使用,縮短再介紹王臺時造成的斷子時間,或避免暫無王臺而另介他王的麻煩。

3、若是還有利用價值的老王,可作為備用王。在被囚期間,他群或他人蜂群出現失王時予以介紹使用。

從實踐中可以看出,蜂王產卵力不因被囚而受到嚴重的影響。採蜜期過後,在王臺緊缺時,還可供分群需王之用。

4、實踐表明,使用蜜蜂的囚王籠,絕大多數中蜂王囚後不能鑽出,待蜂王身體繼續收縮,還不能鑽出時,介入新王臺。對於比較瘦小的蜂王,我試過縮小“窗齒”間的寬度,就可以做到工蜂能進能出,而蜂王能進不能出。

在囚王籠中,對囚王還有斷子清脾的作用,對處理幼蟲病和巢蟲病等很有益處。

總結:用囚老王換新王辦法,可以減少採蜜期被迫分群的問題,保持並擴大群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