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閃光少女》講述了學習民樂的少女陳驚在民樂與西洋樂的碰撞、青春期對友情和愛情的追逐中尋覓到了自己初心的故事。影片充滿著新生代文化色彩——無論是主人公的舉止或是二次元的人設都體現了這一點,但呈現卻不免落於模式化與刻意。


本文嘗試由敘事節奏與故事內核入手,淺談該片的主題意蘊。


西洋樂與民樂:對立還是共存


影片一開始,就用流暢的剪輯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西洋樂與民樂的對立。無論是西洋樂學生對民樂的鄙視態度,抑或是陳驚向學鋼琴的學長表白卻遭到對方的嘲諷,都為影片後來的勵志場景埋下了伏筆。


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事實上,《閃光少女》也揭露了民樂的尷尬現狀和暗含了致意國粹的心理,這一點不由讓人聯想到帶有相似故事內核、風格卻不盡相同的《百鳥朝鳳》。


兩部影片中同樣都把西洋樂設置為民樂的對立面,例如《百鳥》裡紅白事上的樂隊由嗩吶班子變成了西洋樂團,不同之處在於《百鳥朝鳳》更加偏向對現實的呈現和凝重的反思。《閃光少女》則更具有時代氣息,它用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將民樂與朝氣蓬勃的青春聯繫了起來。


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在《百鳥朝鳳》的結尾,徒弟站在師傅的墳前,不知何去何從。而《閃光少女》則是讓民樂和西洋樂的學生合作完成了一場演出。結尾也暗示了民樂仍然正常招生,體現了女主等人憑著熱愛與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故事原本的結局。


這兩部影片都沒有就一個問題給出答案:民樂究竟何去何從?也許電影的使命並非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喚醒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閃光少女》不盡人意之處在於,比起《百鳥朝鳳》裡市場自然的優勝劣汰,本片中西洋樂和民樂的對立衝突顯得非常刻意,無法引起觀影共鳴。


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西洋樂作為既定的反派力量出現在劇情中,西洋樂學生遵循著青春勵志片中既定的行為模式:對主角由開始的冷嘲熱諷到後來的伸手相助,之間的轉折顯得十分俗套,跳不出日式青春勵志片的框架。


整體敘事牢牢遵循著先抑後揚的模式。如果扒去民樂、二次元等新生代背景,《閃光少女》的故事本身其實並沒有帶給我們太多驚喜。


小眾愛好的探討:普及還是曲解


無論是影片中女主角彈奏的“揚琴”,還是作為一大賣點的二次元文化,都成為了觀眾們熱議的焦點。其中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就是,電影打著保護傳統民樂的旗號,但影片中卻存在著大量的音樂知識硬傷。


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另一個引起更廣大範圍內的討論是影片中對幾個重要角色“二次元愛好者”這一身份的設置。片中通過二次元氣息濃重的衣著、談吐,以及若隱若現的“小眾文化優越感”來體現人物性格特徵,未免流於標籤化和扁平化,也與真正的二次元生活相去甚遠。


影片中無論是櫻仔因社交恐懼症受到欺負、502宿舍因迷戀二次元而被恐懼,甚至男主角也一直隱瞞著自己二次元愛好者的身份,都在有意無意的塑造著這一文化的受冷落、邊緣化的特徵。


片中的鄙視鏈十分明顯,學長曾說“音樂是分階級的”,因此西洋樂鄙視流行樂;音樂廳裡的母親認為二次元愛好者們“都是奇奇怪怪的人”,因此大眾文化鄙視小眾文化;而二次元文化裡動漫愛好者又認為古風老氣,因此女糰粉絲鄙視古風樂隊。


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而打破對立衝突的方式統統是主角團隊精彩發揮,展現夢想的力量,到這裡又令人覺得一切的衝突點只不過是為了給“燃情”演奏製造矛盾,這些對立衝突背後並沒有足夠的動機支撐,因此影片邏輯顯得十分的簡單粗暴。


青春的要義:不狗血不虛浮


即使存在硬傷,但《閃光少女》仍舊在一眾國產青春片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歸根結底,是由於國產青春片一向以狗血聞名,而本片則以悸動的青春、年少的熱血為依託,女主陳驚和男主油渣嬉笑打鬧中懵懂的感情萌芽更是一派真摯。


左手青春,右手音樂,從比較評論與類型分析看《閃光少女》


當陳驚坐在公交車上打瞌睡,坐在後排的油渣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扶住她不讓她磕到的時候,恰如每一個少年在初戀中將對方視若珍寶,卻無法宣之於口的模樣。直到最後,男主角拿出一直以來拍攝的陳驚照片,委婉的表白了自己的心跡,遍野升起悠悠的螢火蟲的光亮,如同仲夏夜之夢。


整體而言,《閃光少女》的影片基調非常明快。無論是鮮亮的色彩運用,抑或是明亮的打光照明,以及女主角在為達成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的同時,找回了對揚琴的熱愛這一主線,都契合青春片應有的風貌。也許正是笨拙而青澀,使人莞爾的青春,才能引發觀眾心中的共鳴。


文| 陳嘉玥

聊聊影視文娛,談談武俠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