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

亞瓊


新一代的家長越來越重視英語教育,語言類的學科,讓孩子越早接觸不會有什麼壞處,只有好處,個人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啟蒙:

第一、遵循語言學習的規矩。語言學習黃金時期是0到12歲,那麼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如果想做好啟蒙,3歲開始,不行也要5歲開始,這個時候寶寶的模仿能力超強,而且擁有完美耳朵,不排斥任何語言的聲音;其次,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從聽開始,所以早起讓孩子多聽,聽原版英文,比如英文兒歌、律動、動畫片、繪本、故事等,讓孩子感興趣,毫無壓力的英語環境中浸泡,自然而然習得。





第二、3到5歲啟蒙階段,6歲開始掃盲。這時候繼續聽故事,看動畫片,繼續積累聽力詞彙,基本都能理解了這些內容了,就報培訓班(最好是外教班)學習自然拼讀。將前期的聽力詞彙量轉化成閱讀詞彙量。



總是,要從大量的聽開始,該聽的時候不要逼著說讓孩子在自然而然的過程中“習得”;讓閱讀伴終身!


覺醒父母


2歲多差不多3歲,按照語言發展規律,3歲左右就應該給小孩子做語言輸入了,看動畫剛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動畫片聲畫俱全,所以很適合語言輸入期把畫面直接轉化成具體信息,例如學英語,小朋友看到佩琪說No. 以及她的表情,她可以理解到no表示拒絕,而不是像成年人學英語,還得把No翻譯成中文意思不,再記住no是不的意思。看到🏀,聽到Ball. 就知道ball這個發音對應的是🏀這樣東西,而不是Ball~球~🏀,所以我建議可以給小朋友多看動畫片。但是動畫片也是需要家長篩選的,不能電視臺播什麼就看什麼,因為國內的動畫片諸如《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都是涉及暴力情節,或者還有不守信這樣的,所以不適合小朋友看。如果是學中文,建議看中文版的《小豬佩奇》,如果做英語啟蒙,我推薦看原音動畫《小豬佩奇》《Yakka Dee》.《Little Princess》

同時還可以給孩子讀繪本,我覺得牛津樹分級閱讀就挺好的,孩子從自然拼讀法則開始,一級級聽到慢慢能語言輸出,加上游戲等,此外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語小短語和小孩子對話,例如起床說good morning. 做得好說good job. Excellent……


Pinky老師


小盆友2歲半…剛開始是不想讓小朋友輸在起跑線,一頓猛操作又是聽英文歌又是英文繪本,但是發現小朋友也就聽聽,因為太長了,小朋友根本記不住,加上老母親遠離學業太久,能很他學以致用,互動的可能性又太少。所以也就聽聽了,唯一有點用的可能是小朋友的語感會有幫助吧。

所以根據實踐,建議先從生活中常見的詞彙的英文詞彙開始學習……

可以買英文彩色卡片,反覆教小朋友,反覆在他耳邊輸入,認知教學和雙語教學一起實現了。讓小朋友有體驗感也有學習的成就感,像我們家小朋友現在就是水果類的詞彙比較多。

育兒路遙遙,家長主要還是激發小朋友的學習樂趣,慢慢來…畢竟我們都是過來人了



洋洋旅行成長記


讀故事,聽兒歌。





百禾英語


言傳身教,生活中說和用肢體語言表達,切身體會分享。


美霖姐姐


唱一些簡單的英文歌,看英文原聲的動畫片。


梁國標律師2


多聽,動畫片,先看中文,小朋友一般都會反覆看,然後就換英文的,訓練聽,之後慢慢的可以過度到繪本,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