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80多歲老人不來城裡住,卻頻頻找茬咋辦?

雨中漫步haisen


有時候兒女感覺自己很孝順,但是很少考慮過自己的所謂付出,是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如題目中所言,您想把家裡80歲的老人接到城裡,但實際上老人需要的不是大房子、便利的交通和燈紅酒綠的現代化生活,他渴望晚年的平靜和兒女的陪伴。

許多老人在鄉下生活了大半輩子,那個村子就是他的舒適圈,都一把年紀了,為什麼還要強迫他們離開舒適圈來適應新的環境呢?老人在鄉下有熟悉的鄰居、自己的老朋友,平時有人說說話,有地方遛遛彎。來到城市,左鄰右舍都緊閉著大門,這恐怕不是他們習慣的生活。再說,白天兒女去上班了,萬一出現什麼狀況,連個幫忙的人都找不到,您能保證80歲老人能學會使用各種現代化設備嗎?

對於您所說的“找茬”,我更願意理解為老人的“求關注”。其實父母上了年紀就跟小孩子似的,他們也會孤獨,他們也會無聊,他們希望能有個人陪在身邊聽他們嘮嘮家常。換言之,那個人不是您,還能是誰呢?

所以,希望您對老人耐心一點兒。平時可以多給他們打打電話,節假日多去探望,不要總想著把老人接到身邊一勞永逸。如果老人是自己一人生活,最好能請個負責做飯和收拾屋子的保姆,說實話用不了多少錢,至少您平時上班的時候能安心一點兒。希望我的能對您有幫助。



廣參堂鮮生


老人80多歲,如果說說他幹不了什麼什麼的,讓你幹這個那個,那還可以理解的,畢竟老人年齡大了,就跟成家人差不多,會感覺孤獨,心裡會空虛。

如果說他就是屬於嘴巴整天絮絮叨叨的,沒完沒了的,有的人他脾性就那樣,整天操心操不完,還喜歡嘮叨,看你這個人做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

平時呢,多很老人說說話多哄他開心,說到不喜歡的話題你可以岔開,然後繞著彎把他帶出去,話題很容易引起高興的事情的,比如:小時候,或者他年輕那會兒[可愛]


檸檬換了wu甜心


老人是習慣了在老家生活了,俗話說故土難離,捨不得離開他們生活一輩子的家鄉,至於你說他們找茬,你們的確對老人不瞭解,關心得少,老人自己在家,孤孤單單的,他需要的是兒女的問候和關心,試問你們有經常打電話問寒問暖嗎?你們有沒有經常回家看看他們沒?很多事情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我相信你們如果對老人關心備至,絕對不會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的,老人只是需要關心呵護,他們每時每刻都是為孩子著想,想給孩子減輕負擔的。


廣府易成子一休


答:治病需要對症,解決問題要找出問題的原因。

老年人在老家,不願意去城裡,一般會有如下原因:

1

故土難離,落葉歸根。很多老年人在農村老家生活了一輩子,有句話說:人不親,土還親。這裡的環境,這裡的一切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人在熟悉的環境裡無論做什麼都比較得心應手,而陌生的環境就不行,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建立聯結。再有從心理學上講,人對於新的陌生的環境會有失控感,會因為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焦慮。

而且,老年人一般都有落葉歸根的情懷,覺得老家才是自己的根基所在,沒有了根,便不再心安,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樣的老人能讓自己安心或許只有老家的鄉土氣息。

2

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在老家所有的生活都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旦更改可能會不適應,包括作息時間等一些生活習慣。

3

有的老人認為和子女一起生活會有諸多不便,包括一些飲食習慣等,畢竟不是一代人會有很多不相容之處,不想在一起去面臨某些矛盾和衝突。

再來說說總是找茬

我個人覺得如果說老人找茬,或許是出於某種焦慮。老年人的焦慮往往表現為: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等。所謂的找茬應該是對於某事不滿的一種訴求,心理學認為人有的時候做出一些不令人理解的行為或許是想要博得關注。

解決上訴問題,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與老人溝通,如果不能直接與本人進行有效溝通,可以考慮找個第三者介入進行,總之必須要了解老人的真實訴求,知道老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他需要什麼?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意見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朱九十


給老人找個保姆,既解了老人孤獨感,也不抌誤自己的工作,八十多了還有幾年?


706702


老人年紀大了都想孩子陪在身邊,也不想去陌生的地方,他們更需要陪伴,他們養我們小,我們養他們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