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復材:2019利潤增近四成 包頭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有序推進

光威復材於3月30日披露2019年年報,年報披露的第二天,即3月31日,公司三位高管,即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王文義,財務總監熊仕軍,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王穎超出席2019年年度業績機構交流會,與200多家機構投資者交流、互動。三位高管介紹了公司2019年度業績、公司經營具體情況,並回答了多位機構投資者提問。

2019利潤同比增長近40%

光威復材位於山東威海,是專業從事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碳纖維為核心,以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鏈上下游應用領域為主線,形成了從聚丙烯腈原絲開始的碳纖維、織物、樹脂、高性能預浸材料、到複合材料部件和複合材料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有五大業務板塊,即碳纖維板塊、通用新材料板塊、複合材料板塊、能源新材料板塊、精密機械板塊。

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5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8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7.53億元,同比增長217.91%。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

其中,公司碳纖維及織物業務、風電碳梁業務均保持穩定增長,碳纖維及織物業務實現銷售收入7.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33%,風電碳梁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24%。

在2019年年度機構交流會上,王文義介紹了光威復材在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主要亮點。報告期內,光威復材順利通過《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使公司包含拓展纖維板塊、通用新材料板塊、先進複合材料板塊以及光威精機板塊的相關業務擁有為軍工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和資格擴大了公司為軍工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範圍和機會;拓展纖維與能源新材料一起全力協作,以風電需求為契機開闢低成本碳纖維製造基地,為公司在碳梁業務以及民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發展安全奠定基礎。

報告期內,拓展纖維通過了“溼法紡絲高強碳纖維產業化製備技術”“高強型碳纖維高效製備產業化技術”兩項技術鑑定,其中“溼法紡絲高強碳纖維產業化製備技術”獲得中國紡織聯合會“紡織之光”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產T800H級一條龍項目完成了批次性能評價和相關標準等工作,開始小批量供貨;高強高模一條龍項目通過某院材料評審;國產T1000G-12K級成功進行了工藝性及爆破驗證試驗。

報告期內,公司以拓展纖維的各規格碳纖維為主導的預浸料數據庫逐漸充實;成功開發工裝預浸料、刮刀預浸料、熱熔法酚醛樹脂預浸料等高性能預浸料產品;碳梁生產提速穩定實施,新型號碳梁產品和建築補強板開發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通過了中車四方科研合作方的資質評審,取得合作入門證,併合作啟動多個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開發項目;先進複合材料研發中心繼主體結構完工以後,裝備設施陸續建成投產,為複合材料板塊業務升級創造良好條件;等等。

油價暴跌未影響公司碳梁價格

光威復材風電碳梁業務主要出口,終端客戶為全球業務佈局並擁有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2019年碳梁業務對公司的銷售收入貢獻率為39.63%,對公司毛利潤的貢獻率為17.84%;2020年公司碳梁業務目標客戶主要在亞洲、中美洲和歐洲地區。

而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疫情對公司業務有何影響的問題被多位機構投資者提出。

王文義表示,公司的碳梁業務目前100%開工,但給大客戶維斯塔斯配套企業比較多,歐洲相關生產企業受到疫情影響,所以公司供應維斯塔斯的產品訂單推後,約在一星期左右,影響不大。

王穎超補充介紹,至於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在2019年年報裡面也進行了風險提示。國內疫情出現時,感覺影響不大,國內的客戶訂單起初物流受限,現在正加班加點,給客戶補貨。現在是國外疫情爆發,歐洲訂單預計佔公司全年收入5.5%,2.5%的貨已經發出。另外,公司很大一部分訂單在中美洲,要根據後續疫情蔓延情況進行評估。

最近油價暴跌,按理會導致碳纖維上游原材料聚丙烯腈價格下跌,繼而導致纖維價格降低,那麼這會否影響公司供給維斯塔斯碳梁的價格?

王文義介紹,並不會影響。石油價格降低一般會導致聚丙烯腈纖維價格降低,現在是穩定的基礎上有所增長。且公司與維斯塔斯執行協議價,雙方合同已經簽訂,不會影響到碳梁價格。為了企業發展,以及和維斯塔斯更好的合作,雙方限定了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

包頭項目降低能源成本 解決供應鏈安全問題

包頭項目最新進度也受到機構投資者廣泛關注。2019年7月19日,公司披露,公司擬投資20億元分三期在包頭市九原工業園區內投資建設萬噸碳纖維產業化項目。

王文義稱,目前完成了公司註冊、工商登記,包括項目規劃、備案、立項等,也完成了環評和安評,正在做施工圖設計。稍慢程序是要走土地招拍掛,預計招拍掛在5月份左右可以完成。

對於該項目對公司的意義。王文義介紹,同樣級別的碳纖維產品,在包頭可以大約節約15%的能源成本,而能源成本約佔碳纖維成本30%,碳纖維約佔碳梁成本70%。

包頭投資還可以解決供應鏈安全的問題,替代公司外購碳纖維。通過地方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及內部管理上的優化,可以降低成本,正常情況下,可以保持碳梁毛利相對安全和穩定。

王文義還對行業情況進了分析,2018年,全國碳纖維需求是3萬噸,2019年,相對權威數據顯示,中國碳纖維需求量是3.7萬噸,增長較快。但是國產化不到30%,國外企業有量和價的優勢。從光威復材成功的經驗可以看出來,公司不僅僅是產學研,而是注重產學研用,光威復材的成功來自需求牽引。光威復材近年來毛利率逐步提高,也是因為有量的提升。

國內碳纖維產業要有發展,需要國內客戶敢用、會用國內產品。國內的客戶應該給國產碳纖維一個機會,用上去之後,有問題大家一起商量解決,積累數據。“國內碳纖維行業的發展,需要下游客戶的牽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