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模”提高的是圖書的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書模”提高的是圖書的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說到書模,小編想起了一個人,吳倩,她就是青春文學作家饒雪漫的簽約書模,饒雪漫稱她是最合適她的書模。而她也因為上面這張海報,受到了多人的關注,為自己打開了一條影視之路。雖說飾演的角色都比較單一,都是清純小女生為主,但是因為她,我們留意到,眾多的大明星都曾給饒雪漫當過書模,他們分別有林更新、馬思純、陳意涵、蔣夢婕、迪麗熱巴........用低成本打造銷售品牌,同時也給他人提供了機會,可謂一舉兩得。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談談書模書模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圖書模特,是一種新型的圖書銷售模式。現今賣車的有車模,賣服裝有服裝模特,連加油站為了營銷利潤,也出現了模特站臺,這可是稱為油模?模特經濟現在種類日益繁多,現今的書模,其實是一種圖書代言的形式。那麼,問題來了,尋找

書模到底是提高了圖書的銷售量,還是提高了閱讀量?

“書模”提高的是圖書的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書模的誕生

書模最早誕生於日本,當時是為了振興日本出版業的低迷現象,所採取的一項舉措。但是,現今的書模已經不再是圖書展覽這麼簡單了,它融合的是一種視聽技巧,將書中的精彩部分用影音的形式進行展示,吸引大眾,讓大家對這本書產生興趣。

最初國內的圖書代言講究的是一種名人效應,運用名人自身在社會上的影響帶動大眾去關注某本圖書。 比如:2001年在昆明舉行的第12屆全國書市上,中國文聯出版社聘請中央電視臺“文化視點”節目主持人姜豐作為形象代言人,並推出她的《玫瑰心》和《相愛到分手》兩本新書。

這一舉措給出版社本身的知名度進行了一個提升,另外,名人的權威也會給信任他們的群眾製造一定的影響力,讓群眾們對這一圖書的閱讀產生一定的想象空間。但是,長此以往,名人的出場費用也會逐漸昂貴,特別是一些知名度高的明星,他們的費用遠遠會超過圖書銷售利潤。

本身圖書銷售的利潤就不高,如果真的需要宣傳就必須得降低成本,這個時候,書模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了。首先,書模大多來自於大眾平民,不需要花費高昂的出場費。其次,書模的海選可以通過網絡,操作起來十分方便。當初饒雪漫也是在微博上認識吳倩這位女孩子,以致於她當上《雀斑》的書模的。報酬基本上沒有,都是友情贊助,當初,饒雪選書模都是通過

名人義務代言和大學生書模選秀。這樣就可以避免圖書定價低、利潤薄,難以支付名人代言的尷尬境況。

“書模”提高的是圖書的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書模的作用

剛剛談到了書模的誕生,那麼它誕生以後,是否給圖書市場帶來了相應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 2012年饒雪漫的新書《雀斑》首印高達百萬冊,饒雪漫稱已經橫掃了各大排行榜的第一名。
  • 莫言的《蛙》在舉行新聞發佈會時啟用了“書模”,收到了極好的讀者反響。
  • 2005年5月18日,天津第十五屆全國書市上,重慶出版集團出版的小說《水與火之歌》截選了書中的部分情節,讓書模進行表演,演出結束後有不少發行商上門訂貨。

由此可見,書模是一種非常新穎的營銷模式,能夠讓讀者通過影音等各種模式快速瞭解書中的內容,從而決定要不要購買。

現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圖書已經越來越少的人會去閱讀,他們更多地是關注各種電子書,讀起來方便且易消化。而紙質書卻是需要一種十分安靜的環境好好地研磨才可以真正地讀進心裡。

隨著掌上閱讀的流行,各大出版社要更加地迎合大眾的口味,開創出各種新的運營模式,且結合多媒體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現今已經很少有人樂意靜下心來好好看書,再也沒有過去這般樹蔭下看書的愜意。無論在車上,還是餐廳裡,或者其他的公共場合,刷手機的人永遠比看紙質書的人多。

基於這種情況,書模對於圖書的宣傳運營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像饒雪漫,讓書模們拍攝MV,出單曲,也拍攝電影。在售書時,隨書附贈MV或者單曲,或者膠片電影,這些都是一種獨特的運營模式。以致於她出版的書籍不會過於枯燥乏味。

同時,饒雪漫她也是牢牢地抓住了自己的讀者的心理。她是青春文學作家,讀者大多是花季少女,花季少女最喜歡做夢,也最愛美好的東西。所以饒雪漫便想方設法幫助她們把夢展現在她們的眼前,她是位極其成功的商業家,她的書的受眾群體小,那麼她就牢牢地把握住這一群體的需求,寫出她們愛看的文字,且幫助她們圓夢。

“書模”提高的是圖書的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書模帶來的是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無可否認,書模給出版社行業帶來了一項創新,但是這一創新帶來的究竟是銷售量還是閱讀量呢?其實,我們觀其本質是帶有極強的商業性的。他把讀書與娛樂結合在了一起,用娛樂去刺激大家對這本書的購買慾和閱讀欲,可是有多少人買回去會真的閱讀的。

我們知道,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買回去的書沒開封的都一大把,除非你買了以後馬上就讀,否則就永遠都不會讀了。

書模帶來的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的出版書的目的是什麼?自然是為了傳播文化,如果買書只是為了滿足娛樂性,那還不如掌上閱讀呢。

書如果足夠的專業基本上都是枯燥的,必須得讀好多遍去慢慢消化,而現在的快節奏時代,不少的自媒體大軍開始把一些很難的書進行簡單的語言講解,把它切成塊,讓大家好嚼一些。可是,這樣一來,我們時常推薦的要多讀書又顯得意義不足了,讀書讀的是別人的觀點,消化以後就是自己的理解。何為讀書,如果真的用心讀是一定要靜心的,若是不靜心,那不叫閱讀,那大多隻能叫翻閱,翻閱是沒有個人獨到的理解的。

人無風趣官多貴,案有詩書家必貧。

這是袁枚諷刺官場寫的一句話,意思是官場之中只有虛偽無趣之人才會官運亨通,飽讀詩書的人家中一定會清貧,這是對“學而優而仕”的一種極大的嘲諷。那麼,把書和美女這種高消費的物質融合在一起是否顯得不倫不類了,因為書向來就不是一種闊人的消費品,古人云窮書生,若是硬要將書和美女混在一塊,怕是會玷汙其文化價值。真正專業性強的書籍,怕是運營不起這事。

“書模”提高的是圖書的銷售量,還是閱讀量

結語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秦始皇的暴政之一就是焚書坑儒,就算他再怎麼施行愚民政策,最終也還是敗給了不讀書的劉邦和項羽。意思是說,人的思想是禁錮不住的,就算你能禁錮一個人的行為,但他們心中的想法終究還是支配了他們的行動。

雖說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但真正搞文化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研究學術向來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斷不會像商品銷售這般一下子就能獲取暴力,他們的耐力源自於他們的見識的飽滿。而項羽大哥雖說是生於楚貴族,但不讀書之人,他的心胸和眼界也就只有那一點點,他只要有美女、金錢和農田就已經足夠了。

書模無疑是出版社的一個春天,也給影視的新興之秀提供了不少機會,但是,從提高圖書閱讀量來講,這種舉措算不上是一種有效的做法。讀書是需要堅持的,也許書模能刺激你三分鐘的熱度,但是從深入閱讀的角度講,書模所起到的作用真的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