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營造法式》白話文翻譯,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巔峰典籍學習

宋《營造法式》白話文翻譯,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巔峰典籍學習

《營造法式》,是我國古代最完整最豐富的建築技術鉅著,1925年,梁思成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父親梁啟超寄給他一本《營造法式》,梁思成說:“這部漂亮精美的鉅著,竟如天書一樣,無法看得懂”。

《營造法式》是研究中國古建築必讀的參考書,只有先弄通古代漢語,又熟悉古建築構造與結構,才能充分理解《營造法式》豐富深奧的內容,而達到這樣的學術功力,沒有幾十年的刻苦積累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宋《營造法式》白話文翻譯,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巔峰典籍學習

根據筆者在某大學教授《營造法式》的經驗以及幾十年研究保護古建築的實踐,我認為學習《營造法式》有八個難懂:


1、 書中的古代漢語文言文難懂;

2、 書中的古建築名詞術語難懂;

3、 書中的古建築樑架結構難懂;

4、 書中的古建築斗栱構件難懂;

5、 書中的古建築類型、功限難懂;

6、 書中的古建築施工技術難懂;

7、 書中的古建築材份制度難懂;

8、 書中的古建築圖樣難懂;


宋《營造法式》白話文翻譯,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巔峰典籍學習

為使廣大古建愛好者、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築學、文博專業的學生能方便閱讀,筆者對《營造法式》有關條文做了一些翻譯,現節選摘錄於下:

《營造法式》卷第四 、大木作制度 有關章節白話翻譯


“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翻譯:凡是構建設計房屋的制度或尺寸規定,都要以材份制度為準,材分為八個等級,根據房屋建築的大小和等級,選用相應的材等。

“第一等:廣九寸,厚六寸。以六分為一分。殿身九間至十一間則用之”。

翻譯:第一等材,高度為9寸,寬度為6寸。以6分(0.6寸)為1份,在設計殿堂9 ~11間時選擇使用。


說明:一等材,材高15份,高9寸,材寬10份,寬6寸,其中6分的“分”為營造尺寸中寸、分的分,6分即6寸的十分之一,6分=0.6寸=1“份”,1份為材份制度中的最小比例單位,就是材高度9寸的15分之一,或寬度6寸的十分之一,即設計時如果選用一等材的話,基本份值就是0.6寸。

宋《營造法式》白話文翻譯,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巔峰典籍學習

“第二等:廣八寸二分五釐,厚五寸五分。以五分五釐為一分。殿身五間至七間則用之”。


翻譯:第二等材,高度為8.25寸,寬度為5.5寸。以0.55寸為1份,在設計殿堂5 ~7間時選擇使用。


“第三等:廣七寸五分,厚五寸。以五分為一分。殿身三間至五間或堂七間則用之”。


翻譯:第三等材,高度為7.5寸,寬度為5寸。以0.5寸為1份,在設計殿堂3 ~5間或者廳堂7間時選擇使用。


(其餘第四等至第八等,殿堂、廳堂、亭榭或小廳堂的材份尺寸翻譯,可參考上文依次類推,不做贅述)。

宋《營造法式》白話文翻譯,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巔峰典籍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