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關於工痕

在對於古玉工痕問題上,不少專家提出並總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但是,基本都是基於理論上。卑人從事玉石雕刻工作,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條件,反覆琢磨,感受玉石在雕刻時出現的各種痕跡。潛心研究實驗,在古玉和新玉的雕刻的痕跡上有了新的發現。

我們來做一個雕刻痕跡實驗。

首先,準備一塊玉料,用筆畫出兩個圖形。一個用古代工藝雕琢出來,一個用現代電動工具雕琢出來。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現代玉石雕刻所用的金剛磨頭,仔細看,在合金的鑽桿上沾滿金剛砂。解玉砂的材質有很多,多為較硬的玉石或金屬粉末。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下面實驗開始

首先先用現代電動工具加工一個圓,製作很簡單,用時大約1分鐘。如下圖所示: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我們來看看工痕放大什麼樣,如下圖所示: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砣具走過的地方出現了一條一條的具有規律的痕跡,能明顯看出砣具在玉石表面加工時的順序,方向,加工過的痕跡比較粗糙。而且在工痕邊緣出現了崩茬。

為了模仿古代工痕,我又在原基礎上加上了掃把痕。下圖所示: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下面用解玉砂手工製作另一個圓。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首先,用水把解玉砂調成漿,塗抹在需要雕刻的地方。用一根竹籤,蘸著解玉砂漿沿著畫好的輪廓反覆摩擦。直至磨好一個圓,用時大概三個小時。這個時間漫長枯燥。

做完的效果是這樣的: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來看工痕放大效果: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很明顯,在解玉砂的作用下,工痕表面留下了深淺不一,痕跡不規則的現象。這是因為相對與電動砣具來說,解玉砂在磨玉時是一種遊離狀態,哪裡有砂,哪裡就會產生磨損,但是主要著力點是在竹籤的作用處。由於每一次作用力是不均勻的,以此便出現了這種痕跡。而且邊緣處不見崩茬。

下面與館藏古玉的工痕做一下對比: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館藏玉工痕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館藏玉工痕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實驗工痕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實驗工痕

怎麼樣?是不是很像了?這種工痕對於古玉收藏者殺傷力十分強悍!這就證實了這個結論,古玉的工痕並不取決於製作工匠或製作手法,而是直接取決於工具。利用現代工具無論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藝痕跡,這就好比一個書法家用鋼筆和毛筆寫同一個字,不可能做到相同,原因不在書法家,也不再於紙墨,而在於筆的差別。

引申一個問題,關於古玉的拋光

請先看下面的圖,都是雕刻後沒有進行拋光的。明顯看出電動工具加工後的痕跡表面是毛糙的,不具備光澤。而模仿古代解玉砂砣制的痕跡表面是光滑的,且具有光澤。這是什麼原因呢?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

分析

由於古代制玉是用解玉砂一點點磨製。那麼在砣磨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拋光的過程。通過實驗可以證實這點,大膽猜測,古代製作一件玉器並非像今天似的,雕刻完成後在進行拋光。而是雕琢完成後,拋光也隨之完成。因此才會出現工藝痕跡的光澤與玉體表面一致的情況,而並非是由於工痕包漿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