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2020年,世界上仍在上演著“農夫與蛇”的鬧劇。


馬雲和阿里巴巴好心好意向加拿大捐贈口罩,可加拿大卻稱其捐贈的口罩“不符合標準”。那好!既然加方如此“不領情”,那麼立即暫停向加拿大銷售疫情相關醫療防護用品、檢測儀器和消毒產品,以免讓加拿大人用著“不合格”的防護用品,加劇本身的“富貴病”。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真大快人心!

加拿大並不是唯一一個“發難”的國家。眾多西方國家似乎最近都和中國“槓上了”——荷蘭衛生部宣佈召回從中國進口、已經分發給醫療機構的數十萬只口罩,理由是質量不達標;西班牙計劃退還從中國進口的9000個快速檢測試劑盒,理由是檢測靈敏度不夠高;捷克從中國採購的一批快速檢測試劑盒“錯誤率高達80%”;菲律賓衛生部稱來自中國的檢測試劑盒存在問題。

等等?怎麼這些“新聞”被西方媒體大肆報道後,好像事情的進展並沒有像預設那樣“退回所有防疫物資”走下去啊——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西班牙本來要退還的檢測試劑盒,不僅沒退回來,而且追加測試後,突然“檢測結果變得很好”,還追加了總價約為4.32億歐元的口罩和其他防疫用品。

菲律賓所謂的“問題檢測試劑盒”被為菲律賓衛生部副部長“曝光”後,轉眼又稱中國援助的檢測試劑盒完全符合標準,為菲律賓抗擊疫情提供了巨大幫助。

捷克口中“錯誤率高達80%”的檢測盒,後來被捷克政府進行了澄清,承認是捷方人員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原因是相關醫護人員檢測時沒有嚴格按照有關說明規範操作,所以才造成了“結果偏差”。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好巧呀!

你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怎麼這麼“巧合”,在中國的防疫物資剛剛輸送到該國,並且已經分發出去後,忽然就被“曝光”了“質量門”呢?而且既然存在“質量問題”,那為什麼不“全數退回”,反而還要繼續追加?怎麼沒收到防疫物資前“安靜如雞”,而一拿到救命物資後就開始“大放厥詞”?當中國是“慈善家”和“冤大頭”嗎?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你說,為什麼這麼“湊巧”呢?

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確實存在部分因兩國標準而造成的誤解。荷蘭本身使用的是歐盟的FFP2的標準,而美國使用的是N95標準,中國則是KN95的標準。正因為標準不同,所以荷蘭在接收到這批口罩時便“立即拒絕了這些口罩”。

這真的是口罩有問題嗎?並非如此!實際上,只是因為荷蘭的醫生不會使用KN95標準的口罩,所以在沒有閱讀說明書的情況下,便直接宣稱“這些口罩不能正確關閉,病毒顆粒就會通過。我們不會使用它們,因為這是不安全的。”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更有甚者,直接看都沒看直接斷言“看這口罩的質量就不符合FFP2的標準,也不是安全性較低的FFP1。我估計充其量只是某種FFP0.8。”看來荷蘭的醫生的確“火眼金睛”,能夠隔著紙箱和包裝袋就看到口罩的質量,果然是“未卜先知”。

另一方面,更關鍵的因素是,外媒已經養成了“逢中必呲”傳統和習慣。在報道對中國不利的消息面前,外媒的嗅覺總是特別“靈敏”,眼睛總是格外“雪亮”,習慣性拿著放大鏡找中國的錯誤,甚至直接“炮製證據”,更不惜直接造謠。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荷蘭一名知情人士稱,《共同日報》在中國的口罩還未運抵荷蘭前就已經撰寫好了新聞稿,裡面早已捏造好了造謠的內容,只等口罩一運送到醫院就按下回車鍵,讓這些“莫須有”的“新聞”第一時間擴散出去。這位正義的新聞人提出抗議,聲稱“這是褻瀆新聞真實的造假行為”,卻被該報直接“回頂”,負責人明確告知“現在我們打得不僅是一場醫療戰爭,更是一場輿論戰爭”。

難道所謂的“輿論戰爭”,就可以隨意造謠、撒謊甚至抹黑嗎?更何況,被謠言中傷的對象還是不計前嫌提供幫助的恩人,在西方最需要物資、最需要外援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站出來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換來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觀察 | 外媒為何如此“湊巧”開始報道中國的“問題”物資?

抹黑中國已經成為了西方媒體的“政治正確”,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用來負面解讀,而任何小道消息都能被其奉為圭臬,借題發揮和大肆渲染,目的就是遭輿論上抨擊中國,在形象上抹黑中國,以此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做人吶,最重要的是要講良心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