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拒當背鍋俠":別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組團忽悠了

老樂新視界,用平民視角展現世界的另一面

剛剛過去的一則新聞:

荷蘭國家電視臺(NOS)28日報道稱,荷蘭衛生部宣佈下令收回已發往醫療機構的約60萬隻中國進口口罩,因為這批口罩"不符合安全質量標準",但拒絕透露涉事中國生產商的名字。

實話講,聽到這個新聞老樂第一感覺不可能。全世界的口罩基本都中國生產的,這麼多的國家這麼多客戶,也沒聽說誰家客戶反饋不合格啊。要知道中國一般外銷產品比內銷產品是要高一個等級的,質量應該是過硬的,要說中國故意賣不合格產品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這事我們做不出。

後來詳細看了幾家的新聞報道,大致理清了情況。

荷蘭是按照中國的質量標準KN95訂購這批口罩的,因為根據的是美國CDC的建議,但卻發現不符合荷蘭的FFP2甚至FFP1的標準;也就是說荷蘭政府認可了中國的KN95標準。荷蘭提及的專業醫療用途,至於這個標準能否滿足那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的焦點是這批產品是否達到了中國的KN95標準?

這個應該是這個事件的核心。

那這批產品達到了中國的KN95標準嗎?

按荷蘭衛生部的說法,應該是沒達到。老樂不認為荷蘭衛生部會說謊,但老樂認為既然產生了爭議,那就應該有第三方機構介入,理清事實真相。荷蘭許多醫院也主動要求獨立研究機構TNO對中國口罩進行再次測試,但(VWS)表示,不允許TNO提供相關的測試結果,理由是採購條約規定,評價質量的權力歸於買家,即荷蘭當局。這裡邊不排除有誤解,有分歧,有種種溝通不到位導致的認知差異;也不排除因為國內生產繁忙,對接不暢,出現規格和質量不對接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中國駐荷蘭大使館關注此事時機恰好。為整個事件降了調門,奠定了雙方妥善處理的總基調,營造了一個還算融洽的爭端解決氛圍。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一些媒體抓住此事迅速跟進進行政治化解讀。如法國國際廣播集團29日稱,目前正值疫情在海外迅速擴散,多國口罩資源緊缺,有分析稱,中國正好藉此扭轉此前的被動局面,展開"口罩外交"。

還有法國主流媒體居然把中國的援助解讀為"宣傳"和"掩飾",為了"掩蓋他們否認了兩個月疫情,說了兩個月謊話的行為"。

本來,對法國外長勒德里昂G7會議上強調,"應為政治目的消費當前危機",聲援中國批評美國的行為在老樂心裡點了一個大大的贊,結果被法媒的報道妥妥的澆了一盆涼水,被代替成了一個大大的差評。

很明顯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這個事件時帶了情緒,藉機嘲諷和抹黑中國。

老樂認為,對於質量糾紛,應就事論事冷靜面對,把"中國"這個標籤單獨拎出來刺激輿論,顯得很不厚道。


聯想最近一段時間來,西方媒體及政客不斷變換角度發力,對中國連續發難,一是捏造宣揚中國隱瞞新冠感染和死亡的數據的謊言並揪住不放,二是把個別產品的醫療產品質量糾紛上綱上線抹黑中國外交,三是繼續強化"中國病毒"宣傳,煽動對中國追責情緒,共同構成各路反華、厭華力量極不合事宜的大合唱。

老樂想說,我們絕不能被這些聲音和謊言忽悠了,他們的謊言最終鬥不過越來越強大的事實,我們拒當背鍋俠,不當冤大頭,他們最終也主導不了世界對這場抗疫的認識。

他們永遠改變不了三個事實:

第一中國抗疫就是做的好。我們用了兩個月扭轉了局勢,和歐美比顯然挽救了大量生命,展現了中國政府和人民非凡的動員力,全世界有目共睹,這對中國的正面講述力足以擊潰各種政治抹黑,時間越往後推,正面講述力將越強;

第二,走出初期困境的中國,成為了世界抗疫的支持力量。我們的醫療物資和醫療專家紛紛走向世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同樣正面的貢獻。無論你怎麼揪辮子、帶節奏,都改變不了中國行動的基本性質,再厲害的語言最終也鬥不過行動;

第三,中國是第一個嘗試開展災後重建的國家。疫情確實被控制住了,但並未結束,前方風險重重,此時如何統籌復工復產,重啟消費與繼續抗疫的關係殊難把握,中國在為全世界其他國家往前趟路。不管結果如何,都將是世界難得的經驗總結。

面對外部的輿論攻擊,今天出現的事實陣容是前所未有的,中國一方面要瞄準攻擊者邏輯和事實硬傷進行反擊,一方面我們要保持充分信心,等待強大事實不斷釋放力量,把荒謬轟然壓塌。

那對於當前的輿情,對於網民的憤慨和網民關於對外援助的爭論。尤其網民們認為的中國協助歐美抗疫費力不討好,要避免成為東郭先生,不如不行動,對此該如何看呢?

老樂認為協助(看好是協助不是援助)不能停。世界正在滑向非常可怕的人道主義危機,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綜合挑戰。中國一定要走穩,做世界各國抗疫的堅定夥伴,為挽救各國的生命做出我們的貢獻。這也最符合中國人民的全面安全利益。

我們要儘量拿出自己的餘力,參與到世界的抗疫大戰中去。我們不要寄希望於自己能夠獨善其身,中國需要與各國並肩戰鬥,這會增加中國的綜合安全,最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

前兩天的消息說,法國向中國訂購了10億隻口罩。中國要保質保量地把口罩送到法國人的手裡,法國感染人數上升很快,那裡急需口罩。我們還要認真做好其他國家的支持力量,維護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聲譽。我們在關鍵時刻決不能讓世界失望。中國首先要做好自己,同時必須與抗疫的世界同在。


但是,僅僅靠中國一國的力量想拯救整個世界,是我們無力做到的,我們不應該也沒有能力獨立扛起整個世界。

那我們以何種姿態怎麼協助拯救這個世界呢?

老樂認為中國應當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對外援助的決策考量。

第一,力所能及、量力而行原則。

如果像救武漢那樣救,那絕對不可能,中國沒那義務,更沒那個能力;如果像救巴基斯坦那樣救,咱沒那份交情;如果像救日本、韓國那樣呢?很多國家好像也沒像兩個鄰居這樣幫過我們。總體上講,在能力範圍內,我們要看親疏分遠近。

我們還講知恩圖報。意大利在中國困難的時候多次幫助過我們:上世紀80年代,意大利援助中國在北京建立了急救中心,意方提供了800萬美元贈款,捐贈了42輛救護車。之後還援助中國建立了多個醫療急救中心,它是第一個這樣做的歐洲國家。2008年汶川地震,意大利的救援團隊在西方大國中最先抵達災區,並且派專機送來大批救災物資,建立了流動醫院。這一切中國社會不會忘記。在中國困難的時候很多其他國家也幫助過我們,今天當它們遭遇困難而我們有餘力時,我們要真誠地施以援手。這種真誠,外界總體上是看得見的。

第二,不能讓受援國有過高期待,中國能夠提供的援助是有限的;

我們只能充當其他國家抗疫的外部支持力量,而充當不了扭轉抗疫形勢的決定性力量。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定位,不光意大利,涉及到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對方提什麼要求我們就做到什麼,我們自己不能說些我們很難辦到的事,以至於對方期待高了而我們又做不到,援助了反而落下埋怨,出現升米恩、鬥米仇的怪現象。

第三,我們中國自己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把疫情期間的對外援助就定位為純人道主義援助。

它會增進中意和中國與有關國家的情誼,但也僅限於此。我們不能指望一夜間,原來歐盟國家和西方陣營的組成分子,因為疫情就改變了身份認同,不要想象援助能消除對方社會與我們的基本意識形態分歧。

因此我們的對意援助一定要保持在人道主義的質樸層面上,不扯多餘,不做引申,要低調,輿論宣傳點到即可,不搞政治拔高。

我們國際輿論處境不利,有人在惡意對你進行抹黑:你不幫別人會罵你恨你,你幫了也會有人指責。

想要黑你,雞蛋裡都能挑出骨頭的,最近我們在向其他國家贈送口罩的時候,不是已經有媒體說出"口罩外交"這樣的謬論了嗎。要提防這樣的混賬邏輯,這分明就是國際版碰瓷 ,只不過從"不是你,你幹嘛扶她"變成了,"不是你造成的,你幹嘛幫?"

所以,我們要堅信"種善因,方能結善果" 。用我們內心的強大來化解周遭環境的不友好。

第四,物資捐贈要慎重,派人更要小心。尤其對美國,避免被搞秋後算賬。

美國正好有現成的例子:十幾年前,在美國颶風災難中,中國有個建材公司捐給美國災民幾百萬建築材料。結果,幾年後被告上法庭,說材料不符合美國標準,侵害了美國人健康。十幾年官司打下來,最後賠償人家17億和解了事,還掏了3億訴訟費,你說冤不冤?

這次的荷蘭的問題口罩事件,雖還沒最後調查清楚,但從目前形勢看,有很大可能就是此類情況。

最近美國招募全世界醫生赴美抗疫,個人不建議我國直接選派人員。弄好了是特朗普的功勞,出了問題我們就得背鍋,對方是法治國家,我們的醫生不懂美國政治,沒準會侵犯人權、觸犯美國法律,怕是回不來了。

因為美國的特殊性,美國國力雄厚,經濟發達,法治健全,因此對美國的援助政策,最主要的還是道義上支持,方法上指導,物資上有償供應。

中國防疫經驗要毫無保留的向美國傳授:封城隔離,禁止聚集,強制戴口罩,也包括在疫情診治方面的經驗分享。

針對部分西方媒體帶著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帶著各種偏見及歧視,無端的對我們進行指責、攻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不應再沉默!

偏見和歧視往往源於無知。當遭遇不公正待遇時,一方面我們的節奏不能被帶亂,還是要既定計劃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要奮起理性反抗,讓更多人聽到我們的聲音,這是應對歧視的正確姿態。絕不能讓謙遜扭曲成自卑,讓寬容扭曲為無底線。一味的忍讓、息事寧人,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尤其對於一些原則問題,我們應該勇於訴諸輿論,甚至法律,我們必須高聲鼓與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拒做背鍋俠。

老樂只生產觀點,不生產材料。歡迎大家關注老樂,感謝大家支持!本文為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