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與女兒斷絕關係,婚後恩人孩子跟他姓

引言:

古往今來,無數詩人崇高的風骨以及高深的文學功底,給我們留下不少動聽的篇章,詩人也常給人以高風亮節、不願意同流合汙的印象。正如白居易在

《對琴酒》中所寫: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應康與籍,及我三心知。對於詩人來說,似乎只要有酒有美味就已能人生愜意,不再追求其他。

他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與女兒斷絕關係,婚後恩人孩子跟他姓

範曾

但事實上,有很多文人雖然留下無數珍貴墨寶,但他們的感情生活卻飽受爭議甚至為人詬病。在當代文學界中,卻有這樣一位文人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兩人晚年成婚之後,恩人孩子也隨他姓,而這段愛恨糾葛的三角戀故事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好心救濟“朋友”,豈料引狼入室

在當代文學界中,範曾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散文家書和畫家......在很多方面,範曾都能夠成為眾人的老師,同時他也是一位慈善家,可謂是多方面發展。範曾的身上有無數的光環,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就連在國際上地位也很高。然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學者,樂於做善事的成功人士,感情生活卻很矛盾。

他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與女兒斷絕關係,婚後恩人孩子跟他姓

範曾

範曾一共有三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林岫比自己小7歲,兩人曾經是南開大學的校友,由於林岫書法很好,獲得過海內外的眾多獎項,因此林岫並不待見範曾,認為範曾的書法是“死墨”。兩人即使走入婚姻殿堂,但是各自性格很強,在戀愛中發生種種衝,突因此他們僅僅經歷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便匆匆分開。範曾與第二任妻子曾寶華同樣沒有走到最後,在這段婚姻之間,範曾還遇到了人生的真愛:張桂雲。

在一次學校活動期間,範曾結識了張桂雲的丈夫須遵德,由於兩個人為工資太低,因此常常擠在一個倉庫裡,當時須遵德工資要比範曾高些,因此他常常會接濟這個小老弟,甚至會把範曾帶到家裡吃飯。當範曾第一次見到須遵德的妻子張桂雲時,就被她的貌美打動,雖然當時的張桂雲已有了三個孩子,但依舊清心動人。

他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與女兒斷絕關係,婚後恩人孩子跟他姓

張桂雲

在此之後,須遵德夫婦對範曾關懷備至,當範曾因病住院時,他們還三番五次的為他送來飯食。也許是須遵德夫妻太關心範曾,在這期間範曾深深地愛上張桂雲。從那之後兩個人開始秘密的交往,只要須遵德不在家,他們就在一起約會。由於須遵德經常在外演出,使得張桂雲和三個孩子與範曾越來越親近,範曾還與他們一起拍很多合影 ,孩子們也故意隱瞞範曾與張桂雲的交往,此時的須遵德倒像是一個寄人籬下之人。

他與恩人妻子密會10多年,晚年成婚恩人孩子跟他姓

兩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每次範曾去須遵德的家裡都會刻意避開他人,以至於兩人秘密交往10多年,須遵德一直都被矇在鼓裡。直到80年代,須遵德才發現兩人之間的秘密,須遵德與張桂雲的婚姻也因此而結束。離婚之後,須遵德離開北京並將房子暫時借給張桂雲住。

他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與女兒斷絕關係,婚後恩人孩子跟他姓

三年之後,範曾與張桂雲正式結為夫妻,此後範曾甚至與自己的親生子女斷絕關係,張桂雲便把自己三個孩子都改為範曾姓氏,只剩下其女兒沒有隨範曾姓。雖然法院把三個小孩判給須遵德,但是這三個孩子都已經不再認須遵德這個親生父親。

須遵德無疑是個老好人,即使離婚之後還將房子借給前妻住,但他引狼入室的行為卻讓自己落得個一無所有的下場,這段複雜的三角戀情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

以德服人:空有墨寶沒有底線,不能讓人苟同

很多詩人因為高貴的性格,不願與別人同流合汙的品格而受到孤立,杜甫曾在《夢李白二首·其二》寫道: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以此表示其他文人都衣冠遮蓋,只有李白顯得落寞有憔悴被人孤立。

他與恩人的妻子密會10多年,與女兒斷絕關係,婚後恩人孩子跟他姓

範曾與須遵德

文人因高貴品格不願與外界同流合汙值得人們敬佩,然而有些人卻因為自己的私生活混亂受人詬病,這並不是值得後人追隨和讚美之事。“以德服人”這話不假,能夠讓一個讓人們佩服的,除了是才氣之外,更應該是品德和道德。如果空有才華和墨寶,品質差也不能被人認同。

白居易《對琴酒》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